​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章建华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国家能源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立足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牢牢保持战略定力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必须增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举措。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能源行业规模体量大、关联作用强、影响范围广,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能源发展一头连着物质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跨越能源转型变革这个关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改善民生等艰巨任务,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我们仍将保持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需求。高质量保障这一需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调整能源结构这个牛鼻子,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大力提高能源供给质量水平,坚决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高耗能高碳排放老路,切实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以能源行业深刻变革支撑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突飞猛进,到“十三五”末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历史性降至56.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5.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9.8亿千瓦、位列世界第一,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体量大,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高,能源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硬性约束。在基本控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后,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力,成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定走好这条路,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能源事业,更好把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树立绿色低碳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更好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大任务,努力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

  

  积极推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选择。随着绿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120多个国家提出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自顾倾向明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交往受限,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履约践诺成效低于预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面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勇于担当、勠力同心。我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全面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有助于提振国际社会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士气,促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得到有效落实,有助于寻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各国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大力加强科学谋划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强化战略思维、拓宽战略视野、做好战略设计,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统筹处理好三大关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衔接,努力保持科学合理、协调一致的工作力度。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更好运用改革发展办法一体推进生产供应和减碳降污,着力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减排进程,以减排约束倒逼行业创新,推动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切实把发展和减排的目标关系统一于保障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要求。统筹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自觉把局部利益放在整体利益中把握考量,坚持以国家顶层设计作为落实行业任务的根本遵循,以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保障,更好发挥走在前、作表率的带头作用,努力作出更多行业贡献,切实把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关系统一于全国一盘棋。统筹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统筹谋划进度安排,既要充分认识能源转型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又要从务实解决当前突出矛盾问题入手,聚焦用力打好歼灭战,努力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把短期和中长期的时序关系统一于实现“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明确能源碳达峰思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稳步推动能源碳达峰。科学设置战略目标,紧紧围绕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对能源碳排放、消费、效率等行业指标进行深入论证测算,主动认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努力做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树立起科学合理的目标指引。明确聚焦战略任务,坚持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两大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发力,严控煤电项目,严控煤炭消费,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大力压减高耗能高碳排放能源消费,以高质量的供需互动促进任务有效落实。加强政策措施保障,结合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制订出台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储能、政策体系等分领域措施,明确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抓住用好关键期窗口期

  

  我国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时间,“十四五”时期是关键期、窗口期。奋发有为做好“十四五”时期工作,全面推动落实能源碳达峰任务,推进重点领域取得历史性进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持节约优先发展战略,严格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切实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控煤电项目,积极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减煤限煤,大幅压减散煤。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增速,科学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全面实施油气绿色生产行动,大力推进油气输送降碳提效,积极推动油气加工转型升级,深入开展碳捕集技术研发应用。要确保“十四五”时期化石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较“十三五”进一步降低,实现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5%的目标。

  

  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迭代发展,稳步加快替代力度和节奏,切实让绿色低碳发展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战略作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储能技术,扎实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和政策支撑保障,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全国电网格局,完善区域主网架,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风光互补、水火互济等多能互补,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双向调节作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完善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盐矿溶腔精细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2风化煤暗发酵生物制氢与关键代谢途径分析
  • 3厚硬顶板潜在矿震风险地面压裂预控技术
  • 4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技术探索研究—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为例
  • 5圆柱形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 6不同混合度下液体介入难辨别煤矸红外图像识别准确率
  • 7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技术方案设计与选择研究
  • 8SiO2催化制备煤基石墨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9门克庆矿31201工作面复合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 10智慧矿山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与总体设计

24小时内最火

  • 1660 MW燃煤机组直接掺烧沙柳颗粒试验研究
  • 2乌鲁木齐机场T4航站楼屋面系统风灾易损性分析
  • 3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破断机制研究
  • 4煤可可的科普之旅·揭秘智能机器人如何手眼协作去除毛刺
  • 5综采集控系统测试平台应用实践
  • 6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储配煤基地保障区域用能需求
  • 7山西原煤产量连续四年位于全国第一
  • 812月第一周内蒙古煤炭价格环比下降
  • 912月第一周陕西省咸阳市煤炭价格有涨有跌
  • 1012月第一周湖南省煤炭市场价格小幅下降

24小时内最火

  • 1纯甲醇
  • 2无水甲醇
  • 3铁路工程信息模型表达标准
  • 4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
  • 5煤的显微组分组含量自动测定图像分析法
  • 6陕西煤矿智能化验收评分表
  • 7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试行)
  • 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 9基于液体介入的难辨别煤矸红外识别研究进展
  • 10张锦旺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3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 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6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7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重点实验室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8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应急避险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
  • 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