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页岩气巨头“复活”,行业迎来大洗牌,我国油气行业如何应对?

  在申请破产保护一年后,倒下的页岩巨头切萨皮克重新“站起来”了。近日,切萨皮克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页岩气公司,成为了其东山再起后的首个大动作。

  

  事实上,以切萨皮克的动向为代表,美国的页岩油气行业正在历经一场整合浪潮。

  

  在此之下,曾经依靠数千家小公司撑起来的页岩行业,将会变成“寡头格局”。

  

  强者恒强,依旧是油气行业不变的真理。

  

  美页岩气巨头“复活”,行业迎来大洗牌,我国油气行业如何应对?

  

  页岩行业是时候洗牌了

  

  回望切萨皮克的企业沉浮,实际上也是美国页岩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球油气规则的改变者,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给行业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繁荣。

  

  这场繁荣背后,有两个必要的推动因素,其一,彼时油价稳定在90美元/桶以上。其二,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企业可以获得巨额的低息贷款。

  

  红利之下,企业蜂拥而上。但这也导致了北美页岩油气企业数量繁多、规模零散且债务庞大,综合来说,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

  

  尤其是在2020年,国际油价暴跌之后,美国页岩油气产业“一夜入冬”。初期借助高价格、高负债发展的企业难以抵挡冲击,纷纷陷入破产或困境。

  

  大批企业的黯然退场,给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冷静期,也催生了行业发生新的变化。

  

  在花旗集团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过去的第二季度中,美国页岩油气收并购交易的规模超过了330亿美元,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值。

  

  火热的收并购背后,是行业正在加速整合的信号。

  

  在切萨皮克收购Vine之前,先锋自然资源也斥资64亿美元收购了DoublePoint。

  

  此外,包括雪佛龙、康菲石油在内的顶级石油公司也对页岩油气资产予以极大关注,“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正在行业内频繁上演。

  

  事实上,在经历了上一轮行业动荡之后,中小型的页岩企业已经伤痕累累。

  

  石油市场能否重回繁荣尚未可知,加之碳中和浪潮的来临,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日渐加大,这对于大部分页岩油气企业而言都将是一次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油气的开采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大型石油公司逐渐占据开发的主场。

  

  加之在波动市场下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大型石油公司在页岩油气开发中取代中小公司成为了必然。

  

  花旗分析师对此表示,“行业里的中小企业正在做两件事,要么彼此合并,变得更大后卖给大型公司。要么直接卖给大型公司,如果他们的质量和规模能保证的话。”

  

  此外,分析师指出,随着行业整合的推进,那些市值低于100亿美元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大型企业的入场,也将给页岩油气行业带来更好地回报。

  

  无疑,在新一轮的整合浪潮下,原本占据主体地位的中小页岩企业将逐渐淘汰出局。

  

  而以此为拐点,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将转化成寡头格局,跨入“百亿美元俱乐部”的新时代。

  

 美页岩气巨头“复活”,行业迎来大洗牌,我国油气行业如何应对?

  

  对我国油气产业有何借鉴?

  

  设立重大专项,加快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加强战略谋划,继续设立油气重大专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公司协同攻关。大力发展以“大幅度发现经济可采储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大幅度降本增效”等为成果的系列核心技术,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老区、低渗、稠油、深层、深水油气,以及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资源的高效开发。加快发展以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大型催化裂化重整装置、大型炼厂综合一体化及智能化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炼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的综合一体化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勘探开发对象的多元化、劣质化和复杂化,给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带来严峻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此,一方面,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开展高端装备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器件研发,大力提升原创能力和高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要打破体制藩篱,全国一盘棋,加大专业化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走市场化道路,培育一两个能与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比肩的融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形成先进制造新产业和石油工业的新盈利极。

  

  推动更高水平上的市场开放与对外合作

  

  围绕年产2亿吨原油“压舱石”目标,中国油气产业要勇于创新,充分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对外合作,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一是加大上游领域开放力度。不断完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及民营资本进入油气风险勘探与开发领域;严格执行勘查、开采许可证时限管理和退出制度,促进勘探开发投入;建立储量交易市场,盘活存量,促进储量及时有效动用;进一步推动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面向全球引入先进的服务队伍与技术装备,助力增储上产与降本增效。二是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加强国内石油公司间合作,通过联合研究、联合勘探、信息共享,推动勘探大发现、开发高效益;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及民营资本的合作,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探开发新格局。

  

  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油气产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一是打造创新文化与机制。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增强科研人员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构建开放创新格局,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项目长负责制、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双序列”等改革配套措施;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二是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限制制度。完善科研绩效评价,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使真正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三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加强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条龙”机制的作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推动奖励、股权和分红等创效激励措施的落地实施;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技术交易市场与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与交易。

  

  文章来源: 石油Link,陆家嘴金融网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3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4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5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6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7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8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9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
  • 10宁东煤气化细渣及其碳灰分离产物物理化学性质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智能示范矿井┃李伟董事长:山东能源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创新实践
  •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光伏充电桩能源调度系统研究
  • 4基于OpenFOAM的典型复杂地形流场演变
  • 5考虑风电机组健康状况与双重注意力机制CNN-BiLSTM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6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 7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 8考虑风光发展趋势与碳排放评估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9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短路电流与无功支撑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10煤科总院召开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24小时内最火

  • 1智能矿山数量
  • 2能源经济
  • 3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 4公文
  • 5谢郁馥
  • 6侧向支撑压力计算
  • 7理论计算
  • 8侧向支撑压力
  • 9侧向支撑压力 理论计算
  • 10侧向支撑压力理论计算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4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8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9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10中国矿业大学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