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袁亚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冯丹(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辉耀(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珍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寄语广大青年。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3月2日,围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安身、安心、安业“三大盼”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冯丹,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展开深入讨论。
01 培养青年人才就是奠基未来
记者: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动员令,并列出了时间表。青年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您怎么看?
袁亚湘:怎么强调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视都不为过。就未来而言,各国科学技术的竞争主要是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比如我从事的数学学科,更是青年人的天地,领域知名国际奖项菲尔兹奖只颁给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
王辉耀: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多个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需要大量各行各业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青年人才的发展关乎祖国的未来。
冯丹:青年人才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国家的未来。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大背景下,考虑如何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如何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记者:根据您的了解,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袁亚湘:在我看来,中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在国际上是比较优秀的,这也得益于中国教育为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底子好,现在又赶上好时代,国际交流也非常充分,这些都是优势,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我这些年来不断地呼吁要更加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普通青年人才,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及储备情况?
王辉耀:受过良好教育又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国际上对于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凭借有竞争力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人才交流合作计划,储备和培养了大量能为其所用的潜在顶尖科技人才,如美国的富布莱特计划、德国的“洪堡学者”计划、英国的罗德奖学金项目等,不少人才培养、使用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02 为青年人才解压松绑
记者: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和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续聘压力、论文指标、住房问题、“帽子”烦恼等困难,让青年人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造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袁亚湘:近些年我一直在呼吁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晋升压力,且这种压力很可能还会随着职位提升而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感觉像被人推着走,而非单纯出于对科学的兴趣而开展研究。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往往需要年轻人全身心地投入,敢想敢做,出“鬼点子”,只有在没有太多外部压力的氛围中才有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才有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还是要看科学评价体系的大环境。要真正摆脱只看可量化指标的思维模式,让多元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给青年人才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释放活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和欲望。
冯丹:这些困难和压力既有青年人才对自己的高要求,同时也是整体环境造成的,需要从“安身”“安心”“安业”三方面来综合解决。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想留住青年人才,应该想到他们的实际困难,想到如何为他们提供住房保障和比较体面的收入,至少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这样才有“安身”的基础。考核评价方面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多元化甚至是无框架,真正解压松绑,让青年人才不再热衷于追求短期效益,“安心”坐冷板凳,做原创性的长效性的创新工作。“安业”方面,建议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减少竞争性经费和资源获得,为真正热爱科学,真正有能力有意愿的青年人才创造必要条件,让他们不必把更多精力放在资源竞争上。
王辉耀:让青年人才“安业”的平台本身就是多元的,用“一刀切”的统一标准既容易压制平台的积极性,也可能造成地区、专业、项目等多方面的不均衡。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好的方法是让评价体系多元化,鼓励其在创新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还是要以成果为导向,青年人才无论是擅长做科研、教学还是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评价参考。同时这种评价还应考量青年人才在国际同行中的认可度等。评价体系要多元,支撑保障也要多元。自贸区、高新区、留创园等都是很好的平台载体,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些因素都充分利用起来,与科研、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相结合,鼓励各行各业为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认可和支持。
记者:近几年两会期间,不少科学界、教育界的代表委员都在呼吁,要遵循人才成长和科研工作的规律,解除青年人才身上过重的压力,等等。对此,您怎么看?
袁亚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青年人才的不同特点。例如,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青年人才,一方面要在生活上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供一定的待遇保障,让他们安心科研。当人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时,内心会想着要不断进步,不断往前冲,这样的冲劲会不断激励着青年人才在科研上勇攀高峰。另一方面,要遵循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在学术上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顺其自然。如果一味地关注某些、某类青年人才,不仅会给他们带来压力,揠苗助长,还有可能错失其他可能成为世界顶级科学家的苗子。
03 协同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记者:您能否分享下贵单位青年人才工作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
冯丹:我们的经验用三个“大”来概括: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我们学院以计算机系统见长,所以特别强调依托大平台;而开展云计算海量存储这类大系统研究需要多人协作,所以我们也强调团队,老中青传帮带,青年人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以及在大项目的成果驱动下能学到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
记者: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包括青年人才在内的广大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国家、地方、用人单位等各方应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
王辉耀:国家层面,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地方层面,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意见,帮助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根据地区平衡实施有针对性的地区性政策,比如在青年人才子女就学方面缓解他们的压力,在待遇方面,将西部边远地区青年人才的薪酬标准提到和沿海地区相同甚至更高水平,等等。用人单位层面,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他们组建团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在成家立业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多一些关心关爱。
记者:营造良好环境是解决外因,要想挑大梁、成大事,青年人才应如何调动自身内在积极因素?
袁亚湘:青年人才的成长一方面要看外因,但不管外因什么样,最终还是要靠内因,无论环境好与不好,年轻人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目标,真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这是最重要的。身处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青年一代一定要倍加珍惜,抓住机遇,努力做出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