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方案发布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自然资办发〔2023〕19号,以下简称《分区方案》),将全国陆域生态系统在不同区域尺度上进行综合分区,旨在夯实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基础,为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监测评价预警等工作提供国家统一的基础性框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撑。
  《分区方案》从满足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需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出发,立足我国自然地理格局、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内在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一体化考量地上、地表、地下自然要素,综合考量气温、降水、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类型、构造、成土母岩、地下水等要素的空间相似性和分异性,以及造成生态区域差异性的主导要素,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底,利用空间分析技术、遥感综合判释技术和野外实地验证,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嵌套方式进行不同区域尺度综合分区,将全国陆域(不含港澳台地区)生态系统在不同区域尺度上分为一级生态区6个、二级生态区47个、三级生态区233个。
  根据《分区方案》,一级生态区共6个。旨在为国家宏观尺度生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框架,划分依据主要考虑季风气候影响程度及温度水分差异、现代地势轮廓及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所造就的宏观生态系统景观差异性,并与“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自然格局相衔接。分区命名方式为“大地理位置+生态区”,分别为:东北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及川滇重点生态区、东南生态区、青藏高原生态区、西北生态区。
  二级生态分区47个。作为对一级生态区的进一步划分,该分区主要面向区域景观尺度生态问题与风险监测评价,以及生态结构、格局、质量、功能等方面的生态修复成效评价。划分依据主要考虑大地貌组合类型特征、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区域断裂及成土母岩(质)型特征。分区命名方式为“大地貌类型+生态区”,并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分级编号,如1.1大兴安岭生态区。
  三级生态区233个。作为对二级生态区的进一步细分,该分区是开展生态监测评价预警的基础单元,主要面向生态修复参考系设置、区域生态修复导则制定、生态恢复力评价和模拟等。划分依据主要考虑地貌组合类型、土壤类型、植被型组及土地利用类型、一般断裂及成土母岩(质)类等特征。分区命名方式为“地貌类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区”,并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分级编号,如1.1.1大兴安岭北段中山森林生态区。(中国自然资源报)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报废镁合金零部件表面涂层去除机理研究
  • 2利用AutoCAD创建煤矿地测图件所需的线型
  • 3基于钻孔数据的断层带结构数值模型构建及应用探索
  • 4沿空侧向覆岩结构改性防冲机理与实践
  • 5基于透明地质的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开采研究
  • 6“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优质高效选煤厂的建设及管理实践
  • 7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研究进展
  • 8深部高瓦斯低渗透性煤层协同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 9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演化及其预测研究
  • 10VR/AR技术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24小时内最火

  • 1钱建生教授:煤矿AI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
  • 2程敬义副教授: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
  • 3煤炭地下气化顶板砂岩高温致裂规律实验研究
  • 4基于PFC3D的裂隙红砂岩冻融破坏特征研究
  • 5适用于燃煤电厂的碳捕集技术路线选择
  • 6重大进展特刊┃中国煤科沈阳设计院总经理王忠鑫:‌露天矿采剥作业迈入智能协同新时代
  • 7智能矿山一月精选(20250217—0317)
  • 8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 9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 10创新实施“琢玉工程”十年规划 加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斗车转载
  • 3煤矿机电与智能化
  • 4暗环境适应性的基于SLAM的煤矿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
  • 5马建
  • 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 7采煤机 行星
  • 8行星
  • 9采区围岩地质力学评估
  • 10中国科技核心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2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
  • 3北京国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国华科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4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 5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青龙寺煤矿分公司
  • 6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 7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8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9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
  • 10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