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矿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导升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作者

    付孟雄刘少伟贾后省姜彦军卢运海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蓥山龙滩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煤矿巷道底板锚固孔钻进是利用锚杆(索)控制底鼓的关键环节,成孔质量与锚固效果成正比。长期以来,底板小孔径下向孔钻进排渣困难是高质量快速成孔的瓶颈问题;因此,明晰钻渣在狭小空间内的运移规律对提高排渣效率至关重要。利用理论分析及多相流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底板小孔径锚固孔钻渣运移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配合泵送条件下的正循环排渣较泵吸反循环具有更高的排渣效率;正循环排渣过程中,钻头中心孔附近钻渣会进行上下螺旋往复运动,中心孔外围钻渣在绕流阻力、浮力和自重作用下先进行减速运动,进入钻杆与孔壁的环形通路后又呈现出类匀速向上的运动状态;现有两翼式钻头结构均存在一定钻渣集中区域,这些区域的存在会对钻渣造成能量损失;钻杆截面形状对排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四棱钻杆在排渣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工作性能,钻孔深度及钻渣粒径与排渣效率呈负相关;在钻孔存在倾角时,钻渣会在下半侧孔壁处集聚,提高钻杆转速能够提高钻渣聚集区域偏转速度,避免钻渣沿下部孔壁形成带状聚集。研究成果可为巷道底板小孔径锚固孔排渣方式选择、排渣动力参数设定、钻具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实现底板小孔径锚固孔快速高质量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 关键词

    锚杆支护底鼓控制底板锚固孔钻渣运移规律多相流数值仿真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4083,52074102);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CF20200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440004);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NSFRF210308);
  • 文章目录
    1 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导升速度特性
    1.1 正循环排渣钻渣导升速度特性
    1.2 泵吸反循环排渣导升速度特性
    1.3 正循环与泵吸反循环钻渣导升速度对比
    2 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运移仿真分析
    2.1 模型构建
    2.1.1 基本假设
    2.1.2 数值模型
    2.2 锚固孔内钻渣运移特征分析
    2.3 排渣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3.1 钻杆截面形状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2.3.2 钻孔深度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2.3.3 钻孔倾角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2.3.4 钻渣粒径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2.3.5 进液压力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2.3.6 钻杆转速对排渣效果影响分析
    3 讨论及建议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付孟雄,刘少伟,贾后省,姜彦军,卢运海.煤矿巷道底板锚固孔钻渣导升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2,39(03):584-597.DOI:10.13545/j.cnki.jmse.2021.0252.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