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调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优化学科资助布局

2020-03-25   来源:科学通报   作者:刘哲 丁爱军 张人禾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背景下, 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形成, 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更加紧密。为了更好地顺应科技发展趋势, 满足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应对全球挑战,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了“改革倡议”,并在新时期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系的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确定了 “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大改革任务。

 

  在三大改革任务中, 学科申请代码调整是“优化学科布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切入点。基金委明确提出了申请代码修订工作的重要原则: “提高申请代码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通过较粗的申请代码结构尽可能涵盖更多的研究方向。鼓励设置跨科学部申请代码, 加强对跨学科大交叉研究的支持”。


  作为对改革的积极响应, 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提出了以“宜居地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简称“宜居地球”)为顶层设计的地球科学“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 “宜居地球”旨在从“深地”、“深海”和“深空”3个方面研究驱动地球宜居性演变的“引擎”, 推动以“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地球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搭建“三深一系统”的资助构架。 地球科学部亦明确要求下设各学科优化调整申请代码, 使申请代码与学部“三深一系统”顶层设计有效对接。大气学科积极落实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 主动对接地球科学部倡议的“宜居地球”顶层战略设计。 基于明确的“问题导向”, 在科学界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开展资助战略研究, 集思广益形成了2020年度申请代码设置方案, 并通过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后予以实施, 助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


  为了便于广大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代码调整过程以及调整可能引起的学科布局变化, 更好地指导科研人员更为便捷、准确地选择项目申请领域,一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刘哲,以及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分别从申请代码调整的背景、思路以及代码结构和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解读。


  研究人员在对先前的应用程序代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指出了几个关键缺陷。它们包括但不限于:(1)逻辑结构缺乏自洽性;(2)对子学科的覆盖不完整;(3)与地球科学顶层设计脱节。


2020版基金委大气学科代码设置总体思路示意图。

 其中, 内、外圈分别代表 “传统气象学”和“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下的大气科学”; 灰框红字为“分支学科”, 棕柱白字为“支撑技术”, 黄框黑字为“发展领域”, 外围黑色文字为相关联的母学科; 箭头体现代码间逻辑结构及大气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关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政策宣讲、调研以及调动广大科学家踊跃参与的积极性等方式,使大气科学申请代码调整后的内容体系性和结构性均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1)从“时间尺度”和“母学科”两个维度设置分支学科, 使得各分支学科间不再相对孤立, 有利于分支学科间互相融合。(2)“支撑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方法。(3)“发展领域”——应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在“发展领域”内的申请代码, 要紧扣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事实上,“发展领域”的本质就是把“分支学科”和“支撑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转移到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不断满足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前瞻性需求,这也正是大气科学充满无限生命力的原因所在。(4)“论证过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2019年3月以来, 基金委大气学科组织专家近200人次共商学科申请代码调整问题。 同时依托战略研究项目,认真梳理了大气科学前沿及发展态势,深入研究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气学科资助结构, 并向业务单位诸多专家问计国家发展需求。在学科、战略研究组及科学顾问、广大科学界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上下”有机结合,广泛深入研讨,最终形成了申请代码调整方案。


  这项成果以《调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优化大气学科资助布局》(点击查看)为题,于3月25日进行了网络首发。


  责任编辑:宫在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地压治理、地...

亮点论文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枣庄市为例作者:张凤,张雷,胡建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文章刊发:《煤炭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摘要:为揭...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