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中美两国石油化工产业差距在哪里?

2020-05-27   来源:化工进展   作者:宋倩倩 慕彦君 侯雨璇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原料和商品像石油一样,对当代人类的生活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冲击。

  

  1865年,美国记者博恩在《石油和油井》一书中写道:石油照亮我们的住屋,润滑我们的机器,并在许许多多的艺术、工业部门和家庭生活中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了。目前如果失去它,就无异使我们的文明倒退整整 一个时代。怀疑它的越来越大的用途等于对世界的进步缺乏信心。

  

  150多年来,美国在规模和技术上一直引领世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2018年产量达到5.44亿吨,同比增长17.2%,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据国际能源署(IEA) 发布的《2019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8—2024年全球新增原油供应中70%来自美国。

  

  多年来,中国在原油产量在2亿吨上下波动,2016年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勘探开发力度减弱,原油开采成本提高,我国原油产量连续下滑,2018年产量为1.89亿吨。

  

  在炼油能力方面,截至2018年底,美国炼油能力达到9.35亿吨/年,较2007年增加7.2%,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国。截至2018年底,中国炼油能力为8.31亿吨/年,较2007年翻了1.08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炼油国,其中超过60%的炼油能力掌握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公司手中。近6年来,受国内供给侧结构改革、安全环保监管趋严、油价波动等影响,我国炼油开工率一直低于75%,低于世界平均开工率10.32%。

  

  原油二次加工装置方面,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步伐的加快,我国加氢裂化装置加氢裂化由2011年的8.07%升至2018年的10.76%;2018年加氢精制占比达到44.03%,催化重整的比例也由2011年的7.28%增至2018年的10.93%。相反的,催化裂化及延迟焦化能力则在持续下降。而美国近年来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占比均有所下降,加氢比例逐年攀升。

  

  我国汽煤柴等成品油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总产量3.60亿吨,同比增长2.3%,较“十二五”期间6.9%的年均增速下降明显。美国汽煤柴等成品油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增速平缓。2018 年总产量7.7 亿吨, 同比增长2.1%。

  

  在炼油技术方面,我国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万吨级炼油装置成套技术,炼油重大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部分设备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在重油和渣油加工、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多项技术领域与国际同步。近年来,为加速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重点围绕炼油催化剂、新型设备、节能环保、控制系统与集成优化、油品快速评价等领域加大研发,形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美国炼油技术一直居世界领先水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引领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伴随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和原油劣质化程度的加深,同时积极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 2020年船用燃料硫含量不超过0.5%新规定的实施,美国炼油技术重点围绕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与处理、烷基化等传统炼油技术不断进行升级与创新。

  

  石化涉及范围非常广,从最基本最重要的原料“三烯三苯”开始向下游延伸,包括有机化合物、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合成纤维、特种化学品等,产品杂且数量多。其中,乙烯是石化最基本的原料之一,不仅是生产各种重要有机化工产品的基础,而且其生产规模、产量、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化工业发展水平。

  

  2011—2018年,我国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6.4%,截至2018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2532.5万吨/年,为世界第二。我国乙烯消费量持续增长,2018年表观消费量为2098.6万吨,从下游消费来看,2018年我国乙烯57%用于生产聚乙烯。美国是世界上乙烯产能最大的国家,特别是页岩气革命带来大量廉价的乙烷,截至2018年底,美国乙烯总产能为3406.7万吨/年,超过60%的乙烯产能集中在陶氏、伊奎斯塔、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菲利普4家公司手中。

  

  因聚乙烯工艺和催化剂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我国聚乙烯产品多以低端通用料为主,而高端产品绝大多数依赖进口, 2018 年对外依存度仍高达61.8%。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和聚烯烃弹性体(POE) 对外依存度100%、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约为92%、茂金属聚乙烯约为74%。

  

  尽管在规模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化工国家,但原油进口量高居不下、对外依存度已超70%,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乙烯当量进口量不断增加,低端化工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页岩油气革命给石油化工强国的美国再次注入发展活力,并在逐步实现能源独立。与美国相比,中国石油化工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自2018年3月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双方局势一度升级到剑拔弩张,直至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双方经贸关系才有所缓和。一年多以来的加征关税,短期内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比如石化下游的纺织、塑料及橡胶制品行业的出口,2019年1~9月纺织品及原料、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三类商品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为453.37亿美元,同比减少3.5%。然而,经贸摩擦是一个长期、复杂、反复的过程,中长期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要考虑到过程中可能出现美国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等极端情况。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更多的是给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敲响了“警钟”,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还有很多“卡脖子”技术,较石油化工强国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谋发展。值此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际,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应紧抓发展机遇,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激发内生活力,实现技术的赶超、产品的国产替代。(1)中国应强化原油供应,拓展进口渠道实现多元化,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与科技创新,全方位保证能源供应安全;(2)中国应严控炼油能力,持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强化装置结构调整,扩大成品油出口,加快传统炼油技术升级及新技术创新;(3)中国应坚持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化,加快石化产品结构调整,强化高端化工产品科技创新。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陈金友、197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正高级职称,主要...

亮点论文

基于2010和2018年专利交易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市际技术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