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中科院联合施普林格·自然发布《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

2021-04-15   来源:新华网

  《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中文版)-1.jpg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碳达峰、碳中和怎么干?科技创新这样来助力

  

  新华社记者胡喆、陈席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何路径?怎样用科技创新助力能源转型和革命?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织的《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对2000年至2019年全球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8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整体及其20项代表性技术主题进行系统分析,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怎么干?近期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按照规划,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专家指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环节有所突破。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键手段。”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和氢能三个领域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燃料技术则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主题。

  

  跨过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坎儿”

  

  太阳能燃料技术的突破及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降低石油依赖。此次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应继续加大太阳能燃料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最根本的减排方式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规模化低碳乃至无碳能源应用,助力地球回归生态平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表示,碳中和路径比较多样,包括植物自然光合作用、海洋吸收、节能减排、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能源革命就是要跨越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这样一个坎儿,能源转型必须发展突破性科学技术,发挥其关键作用。”李灿指出,我国能源供给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需要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像光合作用那样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来代替化石燃料。

  

  在此背景下,“液态阳光”技术前景广阔。“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备绿氢,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成甲醇等液体燃料,这样便能把可再生能源转化、存储在液体燃料中。

  

  “‘液态阳光’技术可助力实现规模化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标。”李灿表示,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既要推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也要倡导民众更新生活方式。

  

  今年起,作为全国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的长春市将加速出行方式电动化步伐,出租车和公务车原则上不再增加或更新燃油车。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已经悄悄变身为电动车。

  

  一辆辆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正成为城市街头的“标配”。作为互联网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的方式之一,为减污降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仅是大城市,在县域层面绿色、共享、低碳的出行也正在普及。松果出行作为智能无桩共享电单车品牌,目前主要在全国各县域运营共享电单车业务。截至2021年3月,松果出行业务覆盖全国24个省份、近千个县城。

  

  “响应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只是在大城市,县域也要有行动。”松果出行创始人兼CEO翟光龙说,在不断增进用户体验的同时,我们利用自身在技术研发、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多、更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表示,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在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应用的同时,还应积极践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绿色、健康、低碳的消费习惯。


附件:《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中文版).pdf




  责任编辑:宫在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