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回放|【煤炭学报大讲堂第13期】“新锐科学家”成果分享会(二):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

2022-04-12   来源:煤炭学报

  点击这里,查看直播回放


煤炭学报大讲堂】第13期|“新锐科学家”成果分享会(二)于2022年4月16日下午举行,本次分享会围绕“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邀请韩军教授、张俊文教授、曹安业教授、崔峰教授、陈结教授、王宏伟教授、朱斯陶副教授与大家分享相关成果!

  

  1649735968823636.jpg

  

  线上观看地址

  

  手机端观看方式:微信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可直接观看直播

  

  电脑端观看方式:https://k.cnki.net/CInfo/Index/17962

  

  观看提问:观看大讲堂直播活动,可发送弹幕向专家提问,每位专家均将在提问环节回答相关问题。

  

  主讲人简介

  

  

  1649736087835171.jpg

  韩军,男,1980年5月6日生,内蒙古临河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辽宁青年科技奖、煤炭青年科技奖。

  研究方向:岩层控制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

  主要成果:致力于煤矿巷道围岩控制和冲击地压研究。基于锚固力学载荷传递机理形成了锚杆结构设计的新方法;研发了适合于深部大变形围岩条件下的新型螺纹钢锚杆支护技术和材料;提出了巷道冲击地压的卸载滑脱机理和相应的巷道支护方法。研究成果为深部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支撑。

  

  

  1649736133118597.jpg

  张俊文,1977年8月20日生,内蒙古凉城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兼任巷道支护与灾害防治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绿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动力灾害预警与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煤炭科学技术》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IJMST及《煤炭学报》中青年编委。曾获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煤炭青年科技奖及入选了越崎杰出学者奖励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纵向及横向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及行业协会各类奖项10余项,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出版《深部卸压开采力学原理及技术》等专著3部,出版煤炭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矿业系统工程》规划教材3部。

  研究方向: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主要成果:(1)提出了符合深部卸压工程特点的室内力学测试新方法,获取了深部应力恢复后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发现了“平台特征”、“二次压密”及“体积复容”现象,揭示了卸压工程能量演化新特征,从理论上揭示了卸压工程的目的和意义;(2)提出了卸压开采结构调控防灾理念及技术,完善和丰富了冲击地压及巷道大变形发生机理,对指导我国煤矿灾害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3)构建了负煤柱卸压开采围岩结构体系,提出了负煤柱开采连续卸压技术,为负煤柱开采防治冲击地压等灾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及技术手段;(4)提出了深部卸压空间围岩稳定性分区理论及远近场协同控制技术,为卸压空间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1649736195668840.jpg

  曹安业,男,1982年6月26日生,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矿山地震监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煤炭学会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科技副总,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与行业协会科研奖励10余项,参与《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等规章编制工作。

  研究方向:煤岩冲击动力灾害防控;地球物理监测与预警;矿震孕育机制与震动效应

  主要成果:致力于研究冲击地压预测预警、矿震震动效应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采动应力与动载应力波协同作用下冲击地压内在机理,揭示冲击孕育过程中动静载叠加演化诱灾的本质规律;研究挖掘冲击地压复杂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多元前兆信息特征,开发基于地球物理监测的冲击地压多元融合预测预警方法;研究矿震震源孕育机制反演方法、矿震类型分类方法及不同类型矿震震源参量特征,揭示矿震能量传递衰减规律及对采掘空间的冲击扰动效应。

  

  

 1649736252389197.jpg

  崔峰,男,1986年,河南新乡人,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第十届全国高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担任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动力灾害预警与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完成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检索20多篇,1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出版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9项。

  研究方向: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动力灾害控制、矿山多源灾害监测与智能化分析

  主要成果:致力于西部地区采动煤岩力学响应规律及其控制研究,探索煤矿动力灾害“三突一冲击”的共性科学问题,建立融合工程设计/采掘扰动控制/煤岩改性三维联动的动力灾害控制技术体系。研究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研发了急倾斜特厚煤层耦合致裂技术,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科学产能确定方法,开发了基于采动加卸载响应比的动力灾害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成果在陕西、新疆等地的煤矿转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了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与稳定供给。

  

  

  1649736291469549.jpg

  陈结,男,1984年12月11日生,湖南邵东人,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任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副院长、矿山开采与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入选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后备人才”、“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高等学校矿业石油安全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协会一等奖2项、协会二等奖 2项。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其它部委基金4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完成国家级重点项目6项,发表 SCI/EI论文98篇,一作或通讯的SCI检索论文36篇、 EI检索论文13篇(JCR一区论文19篇),5 篇 SCI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入选当年前 1‰的 ESI 热点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2部。

  研究方向:盐矿水溶开采及溶腔综合利用开发、矿山岩石力学行为理论分析、矿山岩石灾变信号监测预警及灾害防治技术

  主要成果:致力于建立新的岩体工程失稳判据模型及灾变智能预警新技术,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自主研发的层状盐岩造腔仿真系统,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地下盐穴储库的长期安全性,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盐穴长期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为我国盐穴形态设计和后期储存安全性评价提供直接指导,已在四川久大盐矿、中石化金坛储气库等地得到成功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岩石灾变信号学和岩石工程灾害预警理论研究,提出了失稳-致灾全过程信号参量的矿山岩体灾变智能预警技术,开发了“滑坡体失稳前兆信息识别-智能化预测预警平台”及“煤矿动力灾害3D协同可视化智能预警平台”,实现了底层数据实时感知、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特征参量同步传输、孕灾过程动态分析、预警结果3D展示等功能。


  

  1649736337598444.jpg

  王宏伟,男,1981年12月7日生,山西朔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煤炭学报》、《力学与实践》、《煤炭科学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科学编辑和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荣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煤矿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与冲击地压相关性及致灾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果:致力于煤矿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与冲击地压相关性及致灾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与煤矿冲击地压的互馈机理,研究了高应力、逆冲断层、倒转褶皱和巨厚坚硬覆岩的力学特性及工程动力响应规律,建立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工作面及断层构造动态失稳演化模型,揭示了复杂地质构造失稳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TOP期刊13篇,国家卓越计划期刊EI检索论文30篇;出版专著3部;第一完成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作为项目骨干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1项。负责了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在义马、鸡西、开滦、大同、北京等多地都开展了煤矿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机理和预测防治工作。

  

  1649736411405746.jpg

  朱斯陶,男,1990年5月24日生,湖北荆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21年度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矿山深部开采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及防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41项。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EI论文2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2项二等奖排名第1,4项二等奖排名第2)。

  研究方向:煤矿冲击地压/矿震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及防治

  主要成果:致力于煤矿冲击地压/矿震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揭示了煤矿开采型矿震及诱发灾害类型与发生机理,构建了煤矿开采型矿震及诱发灾害预测方法,提出了基于顶板裂化的煤矿开采型矿震主动防控方法,实现了煤矿开采型矿震诱发灾害的源头防控;研究了我国煤矿整体失稳型冲击地压类型与发生机理,提出了整体失稳型冲击危险的评估方法和防治对策;构建了以“分类治理”为核心思想的冲击地压“七模块”防治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我国巨厚表土、巨厚硬岩、巨厚煤层、多煤层及孤岛等二十余个冲击地压/矿震矿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宫在芹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