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学报大讲堂第20期】| “新锐科学家”成果分享会(八)拟定于2022年5月22日上午举行,本次分享会将围绕“矿井地球物理与智能化”,邀请王皓研究员、王勃研究员、贾宝新教授、刘静讲师与大家分享相关成果,敬请期待!
一、线上观看地址
手机端观看方式:微信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可直接观看直播
电脑端观看方式:https://k.cnki.net/CInfo/Index/18457
观看提问:观看大讲堂直播活动,可发送弹幕向专家提问,每位专家均将在提问环节回答相关问题。
二、主讲人简介
王皓,男,1981年9月13日生,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区勘探与水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煤田地质与勘探》副主编,《工矿自动化》青年编委会委员等。主持或主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业标准制修订等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6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出版英文专著2部。曾获“全国煤矿建功立业优秀毕业生”“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陕西青年五四奖章”及“陕西三秦青年科创先进团队负责人”等荣誉。
研究方向:矿井水害防治
主要成果:长期致力于煤矿顶、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建立了华北型煤田奥灰顶部垂向三带划分准则,形成了奥灰顶部隔水段利用与含水段注浆改造技术体系;研发出厚煤层分层开采顶板水害预测与防控技术,大幅减少了顶板水害事故,为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孟加拉国)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王勃(1984.12),男,安徽安庆人,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研究员,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会百人计划A类创新型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煤炭学报》青年编委,十余本SCI期刊审稿人。长期致力于矿井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受邀前往美国、日本等国参加学术交流,并获得1项MITSUI MATASUSHIMA AWARD国际学术奖(R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主持华为公司、河南能化集团、山西华阳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等委托项目40余项,其中“千万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6308.5万、1447.9万);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国际领先鉴定成果3项,获国家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R1),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R2);因扎实解决重大隐蔽致灾源精准探测及靶向治理问题并避免了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新华日报》(头版)、《科技日报》及学习强国、江苏卫视等权威媒体积极报道。
贾宝新,男,1978年8月3日生,辽宁抚顺人,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矿冲击地压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高新企业咨询专家,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咨询专家。现任辽宁省矿山沉陷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常务主任。先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973)等基金项目3项。目前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尺度区域构造三维波速场构建及震源定位方法的研究”及“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资助项目:“复合动力灾害微震信号分类方法与发生判据研究”等5项。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巨型岩堆和永冻层赋存条件下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环保施工关键技术”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际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煤炭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4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
研究方向:矿山灾害力学与地下工程防灾减灾
主要成果:在矿山灾害力学领域,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积累,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矿山微震监测理论与技术。提出了矿山微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准则;建立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矿震波传播方程,揭示了复杂地质结构层状岩体微震波传播规律,构建了采空塌陷区精细化波速模型;提出矿山微震监测三高准则,即高频、高速和高密度;建立了大数据条件下矿震数据检索与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到时拾取方法和时频分析原理的双波联合微震信号到时拾取方法,建立了基于TFA-DC到时拾取的双震相微震震源定位方法和变步长加速搜索下的震源定位新算法。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沈阳焦煤集团公司红阳三矿、平煤集团十一矿、同煤集团塔山矿和龙煤集团集贤煤矿,累计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亿元,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生产起到积极意义。在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领域,与中铁十八局集团合作,针对辽宁省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技术难题,提出了巨型松散块石岩堆堆积体加固关键技术、永冻层大空隙率岩堆定向定位注浆加固技术、浅孔小台阶爆破开挖技术、特大型桥梁桩基水土共压深孔控制爆破技术、泥浆分离固化处理技术和特大型岩堆高陡边坡植被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形成了巨型岩堆和永冻层赋存条件下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施工关键技术,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累计节约工程建设资金3700余万元,减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达2.8亿元,对保证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提供科技支撑。
刘静,女,1985年3月生,山东曹县人,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系教师。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与仪器设备方面的研究,以地电场勘探和重大水害防控等研究工作为主,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励、省部级科技成果、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等奖励近10项。
研究方向:地电场探测与监测;重大水害防控;矿井地球物理仪器设备
主要成果:系统研究了岩土体流固耦合演化的地电场响应机理与勘探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电场多参数耦合解析的水害预警方法;研究了采动岩体渗流系统中的自然电场形成机理和响应特征,对被动源地电场探测方法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从事并行电法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的研究十余年,推动了并行电法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和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