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09-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甘晓

9月12日,“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的智库型项目“科学思想汇”系列活动之一。

研讨会上,科普研究者、科研机构代表、科技企业代表、科普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参与热烈讨论,为新时代科普产业集智聚力、共谋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副处长龙华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科普事业已经呈现出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态势。“科普+”产业的市场化思路不仅能够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也将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1.jpg

研讨会现场,龙华东致辞。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在题为《科普·创造·未来》的主旨报告中回顾了近百年来世界科技发展历史,指出科普在培养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以化工领域的科普为例,分享了自己在投身科普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2.jpg

金涌作主旨报告。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郑念在题为《新时代科普产业的范围界定和未来走向》的主旨报告中表示,科普产业是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产业,由科普产品的创意、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组成。他提出,新时代科普的发展要实现内容上从知识补缺到价值引领、形态上从活动开展到产品供给、机制上从事业型供给推动到产业型需求拉动、行为主体上从部门参与式到履行社会责任等四大转变。


5.jpg

郑念作主旨报告。主办方供图

 

主旨发言环节中,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精神与文化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谢雪以团队做的航天科普实践为例,分享了实现科普和产业互促发展、从科普公益到科普产业转变的一些具体举措。

腾讯科协副秘书长何建红介绍了腾讯在公益科普助力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强调通过科普服务提升产业对前沿科研成果的认知,打破科学家与产业界的对话鸿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独行月球》科学顾问林育智分享了科普赋能影视创作及技术创新的实践案例,提出科普对影视的内容赋能和技术赋能。

中国科学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认为,科学普及在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科普工作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他们所投资的领域和市场情况。 

元一畅想董事长谢浩分享了“人人参与”“人人创造”“人人分享”的元宇宙科普空间设计理念及实践。

科普场馆建设运营机构格方乐融总经理张望分享了在地方科技馆运营中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的诸多收获与困惑。

此外,与会人员还围绕“科普如何促进产业发展”“科普链接科研与产业”等主题展开沙龙交流。

 

3.jpg

沙龙交流环节。主办方供图


4.jpg

沙龙交流环节。主办方供图

 

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科普处调研员杨启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应当充分与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互补。

研讨会由林育智主持。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现场有来自北京市科普基地、科研机构、企业等110余名观众参加,中国科学报、北京电视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工业报、搜狐视频、蔻享学术等20余个媒体平台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230万人次。

“科学思想汇”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的智库型项目,旨在汇集科普相关各领域高水平专家,针对北京市科普工作的顶层规划进行研讨,实现北京市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报记者 甘晓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男,1981年生于河南修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南理工大学瓦斯...

亮点论文

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能源革命伴生的能源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能源结构变化影响能源...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