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郭建春 张涛 武玺 赵志红 李
-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
摘要
大规模压裂改变了煤层气低产、低效的开发现状,但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不清晰、渗透率演化机制不明确,极大地限制了煤层气藏的高效开发。为此,考虑煤层吸附膨胀、裂缝压缩和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总应变演化,结合立方定律建立渗透率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FVM)结合瞬态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tEDFM)求解压力和渗透率场。依托嵌入式流量交换原理,建立吸附-游离多重采出计算框架,实现压后生产动态分析和产能计算。研究发现: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包括初期高产、解吸上升、中期稳产、后期衰减和末期枯竭5个阶段。兰氏压力越大,吸附气上产越快,兰氏压力为2.6 MPa时,1800天后吸附气主导生产。兰氏体积增加至15m3/t,解吸附贡献占比持续上升,吸附态甲烷在560天后成为主要气源。水力裂缝越密集,泄压面积增大显著提升初期产能且衰减越晚。裂缝间距增大3倍,最高产气量减少约48%,裂缝半长增加50 m,初期产量增加近一倍。渗透率演化包括损失、恢复和增强三个阶段,裂缝压缩系数为0.031/MPa,800天内损失率高达76%。尽管裂缝闭合造成渗透率损失,当甲烷解吸并采出,膨胀应变减小,使得渗透率进入恢复阶段。压裂规模增大,渗透率恢复越快且程度更高,促进煤层气长效采出。当解吸附应变大于0.06,渗透率在生产后期可恢复并增强至初期的1.2倍。煤层粘弹性模量越低,蠕变造成的渗透率损伤越明显。
-
关键词
煤层气多尺度渗流FVM-tEDFM嵌入式流量交换多重采出渗透率演化
-
文章目录
0 前言
1 数学模型构建
1.1 渗流控制方程
1.2 渗透率演化
2 数学模型求解
2.1 FVM数值离散
2.2 瞬态修正的tEDFM模型
2.3 耦合求解
2.4 产能计算
3 模型验证
3.1 数值解验证
3.2 生产历史拟合
4 煤层气压裂井生产动态评价
4.1 生产动态阶段划分
4.2 生产动态敏感性分析
5 煤层气压裂井渗透率演化分析
6 结 论
-
引用格式
郭建春,张涛,武玺,等.煤层气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及其渗透率协同演化机制[J/OL].煤炭学报,1-18[2024-12-31].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