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70年1月出生于山东东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目前主要从事特殊开采、矿井水防治、安全技术及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深部岩体采动应力场与高承压水渗流场耦合作用特征、底板岩体破坏失稳时间效应及破坏过程、深部采动裂隙发育、底板损伤与突水通道演化机理和底板高承压水突水动力学机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主持的《预防深部开采巷道滞后突水技术》项目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研究成果在多个矿区成功应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7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特殊开采、矿井防治水、底板破坏深度、导水裂缝测试、突水通道演化、耦合计算
主要从事特殊开采、矿井水防治、安全技术及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深部岩体采动应力场与高承压水渗流场耦合作用特征、底板岩体破坏失稳时间效应及破坏过程、深部采动裂隙发育、底板损伤与突水通道演化机理和底板高承压水突水动力学机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项目8项(国家973前期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主持的《预防深部开采巷道滞后突水技术》项目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研究成果在多个矿区成功应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7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1)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
(2)2012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3)2015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指导教师
(4)2016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5)2016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6)2016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教师
(7)2017年中国煤炭学会第五届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
(8)2017年第15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指导教师
(9)2017年第15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
(10)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
(11)2003年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12)2006年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13)2012、2016年度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名师”
现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1]Liu Weitao,WU Qiang, ZHAI Junying, ZHANG Wenquan .Study on testing technique of detecting rock strata destructive scope in mine[C],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4,Beijing:Science Press,2004.10:1020-1023
[2]Liu Weitao,LIU Weitao, WUqiang, GU Jingmei, CHEN Xia.Evaluation methods on safety of mine floor water inrush[C],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4,Beijing:Science Press, 2004.10:973-978
[3]Liu Weitao,WU Qiang,JI Bao-jing,ZHOU Rui-guang.Analysis of deformation & destruction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of F0 fault crush zone in Fangezhuang Coal Mine[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7,13(3):261~265(煤炭学报英文版)
[4]刘伟韬,武强.范各庄矿F0断层滞后突水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2):3604-3607
[5]刘伟韬,武强,顾景梅,何寿迎.破碎断层变形破坏过程的试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12):259-264
[6]刘伟韬,姬保静,何寿迎.断层破碎带变形破坏失稳过程模拟[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6,37(3):33-37
[7]Liu Weitao,Zhou Ruiguang. Research on Fault Zone Water Inrush Time-Effective Rules Based on Creep Mechanics Tests,Atlantis Press,2010.10:389-396
[8]刘伟韬,申建军,何寿迎.黄岛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主洞室岩石块体稳定性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25(2):65-69
[9]刘伟韬,刘士亮,姬保静.基于正交试验的底板破坏深度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5,40(9):1995-2001
[10]刘伟韬,申建军. 含单裂纹真实岩石试件断裂模式的力学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6):1182-1189
[11]刘伟韬,申建军,贾红果. 深井底板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破坏特征研[12]刘伟韬,穆殿瑞*,杨利,李留洋,史晨昊.倾斜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方法及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J]. 煤炭学报,2017,42(4):849-859
[13]Weitao Liu,Xiangxi Meng*,Hui Zhang.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4(1):193-199
[14]刘伟韬,宋文成,张茂鹏,赵春波. 顶板导水裂缝带多段封堵同步测漏系统与应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25(3):615-628
[15]Weitao Liu . Xiangxi Meng*.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mperature, Seepage and Stress 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Online. 2017.8.18
[16]刘伟韬*,宋文成,穆殿瑞,赵吉园. 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系统与应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8(10):2808-2816
[17]Weitao Liu,Dianrui Mu*,Xiangxiang Xie,Li Yang,Donghui Wang.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Floor Failure Depth and a Risk Evaluation of Floor Water Inrush for an Inclined Coal Seam.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Online. 2017.11.11
[1]刘伟韬,武强著.深部开采断裂滞后突水机理及数值仿真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1。ISBN 978-7-5020-3738-3
[2]刘伟韬,申建军著. 深部开采预防巷道滞后突水技术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9。ISBN 978-7-03-038640-3
1. 一种钻孔双端封堵模拟试验台, 发明, ZL201210424804.5
2. 深部开采优化支护参数预防巷道滞后突水的方法, 发明, ZL201310111861.2
3. 一种煤矿底板岩体注浆加固方法及注浆浆液, 发明, ZL201410543168.7
4. 一种煤矿工作面过导水断层时防治顶板和底板突水的施工方法, 发明, ZL201510134180.7
5. 含水煤岩下行钻孔瓦斯压力观测系统, 发明, ZL201410547086.X
6. 深部开采底板岩层损伤破裂演化及破坏规律的分析方法, 发明, ZL201410459217.9
7. 双端封堵测漏一体化观测系统, 发明, ZL201510903251.5
8. 含水煤岩下行钻孔瓦斯压力观测系统的测试方法, 发明, ZL201410546097.6
9. 底板采动破坏范围分段测试系统, 发明, ZL201510358027.2
10. 围岩采动破坏范围分段测试系统, 发明, ZL201510903197.4
11. 煤岩上行钻孔瓦斯参数的测定方法, 发明, ZL201510767483.2
12. 煤岩上行钻孔瓦斯参数的测定系统, 发明, ZL201510767521.4
13. 底板采动破坏带多段封堵同步测漏方法, 发明, ZL201510354666.1
14. 双端封堵测漏一体化观测方法, 发明, ZL201510907628.4
15. 覆岩破坏带多段封堵同步测漏方法, 发明, ZL201510354667.6
16. 一种瓦斯智能抽采系统及方法, 发明, ZL201510975606.1
17. 顶板导水裂缝带分段观测系统, 发明, ZL201510358029.1
******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