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热点聚焦

Focus

 

风劲帆满图新志:煤科总院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科技工作十大新闻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追求真理 探索奥秘勇于创新 家国情怀「前言」2024年是煤科总院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元年,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的关键一年。01煤科总院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4月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赋能 产业焕新”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矿山人工智能发展,煤科总院在2024青年沟路5号矿山人工智能论坛上宣布成立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时隆重发布“太阳石矿山大模型”。12月28日,太阳石矿山大模型作为“AI大模型在我国煤炭领域应用取得新进展”典型案例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中国煤炭报联合评选的2024煤炭科技十大新闻。

 

中国煤科有效专利数突破10000件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中国煤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追求真理、探索奥秘、勇于创新、家国情怀”科技创新新理念,以知识产权资本化为引领,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5年1月20日有效专利拥有量突破10000件大关,达到10051件,标志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里程碑。2023年以来中国煤科创新性提出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截至目前,已建立“1+3+N”知识产权资本化制度体系,并推动1200余件知识产权实施资本化,科研人员获得收益分配近3500万元。

 

优秀进步企业|中国煤科煤科院:聚力改革创新 向新求质向质发力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再获集团公司“优秀经营进步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考核“优秀”。首次获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所属一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启航企业。改革深化激活经营“新动能”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依法合规运行。2025年是纵深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国煤科煤科院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狠抓“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着力稳增长、强创新、优布局、提价值、防风险,全力抓好科技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攻坚、人才要素保障、党建引领保障等各项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基础探索

Basic Research

 

首发|王双明院士:煤炭开采地质体复合损害与减损保障

炭长期处于我国主体能源地位。随着近年开采规模和强度的增大,煤炭开采区岩石、土壤、水圈、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得到强化, 急需从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出发,理解煤炭安全开采和绿色开采中围岩移动变形、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涌突水、地面沉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等之间的耦合关系和链生特征。

论文以《煤炭开采地质体复合损害与减损保障》为题发表于《煤田地质与勘探》2025年网络首发。

 

煤矿覆岩矿震关键层及其破断释能机制

提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概念,总结了覆岩矿震关键层特征及其与关键层之间的区别联系,給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判识方法。通过分析覆岩矿震关键层破断过程中的裂隙发育和能量演化规律,揭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破断释能机制。此外,覆岩矿震关键层内部还出现了水平向的层内裂隙,层内存在节理应变能和剪切耗散能聚集区,覆岩矿震关键层具有分层破坏特征;⑤ 当岩体所承受的实际最大应力超过岩层或结构接触面强度极限时,覆岩矿震关键层出现破断或结构失稳,形成覆岩型矿震,该过程中部分弹性应变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矿震能量以及各类耗散能等。

论文以《煤矿覆岩矿震关键层及其破断释能机制》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5年第1期。

 

350 MW超临界锅炉低负荷深度调峰水动力实炉测试与计算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该超临界螺旋管圈锅炉在20%BMCR深度调峰负荷运行时,系统总压降为0.6037MPa,上炉膛最大出口汽温偏差为29.4℃,最大外壁温度为381.1℃,最大鳍端温度为383.4℃,壁温和鳍片温度均在材料许用温度范围内,保证了20%BMCR深度调峰负荷运行时的水动力安全可靠,且流动稳定性良好。

论文以《350 MW超临界锅炉低负荷深度调峰水动力实炉测试与计算分析》为题发表于《洁净煤技术》2024年第9期。

 

含膦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氧化镁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

MgO吸附剂因其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再生能耗低等优势在CO2吸附领域应用广泛,但比表面积低限制了其吸附性能。以高表面积、多级孔结构的含膦多孔有机聚合物POL-PPH3为载体,采用浸渍煅烧法和超声煅烧法制备得到POL-PPH3负载的MgO吸附剂,用于CO2捕集。探究制备方法、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MgO/POL-PPH3吸附剂上CO2吸附性能的影响。高比表面积及多级孔道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及CO2传输与扩散,进而增大MgO/POL-PPH3吸附剂的CO2吸附容量。MgO在载体上高度分散也有利于增强与CO2的接触,以加快CO2吸附速率。

论文以《含膦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氧化镁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为题发表于《洁净煤技术》2024年第4期。

 

技术刷新

Technology Refresh

 

坚硬顶板特厚冲击煤层智能高效安全开采关键技术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①当抗拉强度分别为0.76、1.57、2.68、3.95和5.68 MPa时,坚硬顶板对应的弹性能密度峰值分别为6.5、25.4、71.6、168.2和340.1 kJ/m,弹性能密度峰值Uemax与坚硬顶板抗拉强度σ0呈现二次函数关系,具体关系为Uemax = 10.715σ020.718σ0。②定向人工裂缝改变的坚硬顶板的边界条件,以兖矿能源集团103上02工作面为例,理论上人工缝网使得工作面砂岩层的初次破断步距从250 m减小为123 m。

论文以《坚硬顶板特厚冲击煤层智能高效安全开采关键技术》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5年第1期。

 

矿山地质层改性的理论架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据此,从地质条件变化研究入手,提出矿山地质层改性的概念,从理论架构、研究内容、工程技术应用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尝试建立矿山地质层改性理论和技术体系。矿山地质层改性理论将地壳浅层空间地质层(体)系统的观念贯穿整个改性过程,突出场效应和多场叠加制约下的地质属性及演变规律的重要性,强调基于自然优良属性的仿生改良和近似恢复重构等改性技术的系统性,从源头保障地壳浅层空间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一体化推进资源、安全和生态地质属性的系统改性,为矿山绿色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提供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论文以《矿山地质层改性的理论架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5年第1期。

 

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道端头和超前段是安全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智能化工作面内巷道设备自动化运行难度大,转载机导向和自动调节控制、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推进偏离调整和位置姿态调整、端头支架与转载机相对位置监测等依赖人工操作,作业环境设备集中,人工作业安全风险大。为解决以上问题,以黄陵一号煤矿为试点,开展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装备自动化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实现超前支架与工作面液压支架的超前联动智能高效开采,提升了工作面设备协同度和开采效率。

论文以《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为题发表于《智能矿山》2025年第1期。

 

企业新闻

News

 

中国煤科规划院获批煤炭行业生态修复能力资质

近日,经应急管理部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技术咨询中心评价,中国煤科规划院获批煤炭行业生态修复能力资质,业务范围包括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共伴生资源利用的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本次资质的获批是对中国煤科规划院生态修复专业能力的肯定。下一步,中国煤科规划院将持续做好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器,并围绕绿色开采、生态修复、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源耦合等领域提供“规划+设计+工程”一体化服务,持续推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科工国际举办印尼法律及业务风控专题培训

《CCAJ煤炭周报》总第202期(20250126—0201)

为进一步增强境外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妥善应对印尼市场特殊的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1月21日,科工国际举办了印尼法律及业务风控专题培训。培训邀请了印尼知名法务专家详细解读了印尼当地的法律法规、签证制度、外商投资形式及限制、劳动用工、土地制度、合同、担保等7个板块的主题内容。通过本次培训,各涉印尼业务单位在开展业务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地法律框架,有效保障业务合法合规。科工国际未来将继续开展系列境外业务培训,持续加强与各二级单位的沟通交流,协同提升境外业务风险管控能力。

 

华电煤业集团2024年十大新闻

近日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华电煤业2024年度十大新闻重磅揭晓一起来看!6个集体9名个人荣登2024年煤炭运销系列品牌榜榜单。华电煤业精心组织承办,参赛选手奋勇争先、唯旗是夺,崭获12个奖项,展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其中,华电煤业荣获“优秀组织奖”,华电煤业和不连沟公司荣获“特别贡献奖”,团体赛包揽前三名,个人赛实现大满贯。依托该工程,华电煤业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完成计划的117%,采煤沉陷稳定区实现100%全治理。

 

龙煤集团2024年大事回眸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集团公司2024年大事回眸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沿着时间的脉络,让我们共同回望2024年。2024年是龙煤集团成立二十周年。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龙煤集团作为东北蒙东地区最大的国有煤炭企业、省属标志性国有骨干企业,扛起了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淮北矿业集团2024年十大新闻

编者按: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4年,淮北矿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577”年度目标任务,踔厉奋发、团结奋斗、勇毅奋进,各领域工作效果显著,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陕西煤业2024年十大亮点工作回顾

盘点20242024年,在集团公司坚强领导下,陕西煤业对照“八个聚焦”任务,深植“四种经营理念”,严格落实 “五个新突破”“五个迈上新台阶”及 “七个全面深化”工作部署,系统推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工作,在全力“打造三个标杆,营造一个氛围”目标上务实奋进,各项工作在“量”的合理增长中,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管理

Policy&Management

 

应急管理部关于调整1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代号的公告丨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调整为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行业标准“AQ”调整为“YJ”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2025年 第1号应急管理部关于调整1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代号的公告根据安全生产标准优化评估结论,现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等11项行业标准类别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调整为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行业标准,代号由“AQ”调整为“YJ”,标准顺序号、年代号和内容保持不变。

 

观点智库

Think Tank

 

中国立井冻结井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分析了“深部化”和“大型化”趋势对中国深井井筒的设计、施工与运维带来的严峻挑战。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冻结法是复杂条件下深井井筒施工最主要的地层堵水与加固工法。回顾了2002年以前国内外冻结井壁技术的状况。针对我国在1 500 m超深土层中以及3 000 m深厚富水岩层中冻结井壁技术将面临的挑战,指出应重点研究:深厚土层中冻结井筒掘进期间浅部外壁破裂新机理,超深土的力学特性,高强、高性能筑壁材料与构件,超高承载力井壁结构及其力学特性,超深冻结井壁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等。

论文以《中国立井冻结井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5年第1期。

 

论“掘进就是掘模型”的学术思想

为了实现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智能掘进,提出了“掘进就是掘模型”的学术思想,给出了“掘进就是掘模型”学术思想的内涵和体系架构,凝练了“掘进就是掘模型”的关键技术问题,即融合多源信息的多元巷道模型构建技术、基于巷道模型的智能截割技术、基于巷道模型的智能临时支护技术、基于巷道模型的智能永久支护技术、基于巷道模型的智能导航技术和基于巷道模型的机群智能并行协同控制技术。

论文以《论“掘进就是掘模型”的学术思想》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2025年第1期。

 

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思考

作为矿业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矿用机器人正逐渐改变传统矿业的生产作业方式,引领矿业进入智能化、高效率的新时代。笔者深入探讨矿用机器人的政策、市场、技术、产业生态以及应用扩展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与建议,以期为矿用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论文以《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思考》为题发表于《智能矿山》2025年第1期。

 

煤矿智能化重要进展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截至2024年6 月,全国已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 201个、掘进工作面2 269 个, 智能化产能占比达45.9%,建设综合成效显著,在井工煤矿、露天煤矿、选煤厂等不同场景,形成了多种可供行业借鉴的模式。2024 年,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又印发了《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 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指导文件,对进一步推进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建设提出要求。

论文以《煤矿智能化重要进展与高质量发展方向》为题发表于《智能矿山》2025年第1期。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近距离煤层蹬空开采围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
  • 2图像识别智能放煤含矸率高精度预测研究(I)——煤流表面含矸率
  • 3数智赋能煤炭企业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 4煤矿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与典型工程案例
  • 5覆岩离层注浆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
  • 6红柳林煤矿25215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与应用
  • 7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绩效评估研究
  • 8基于图像识别的带式输送机输煤量和跑偏检测方法
  • 9矿山采掘岩体渗透变形灾变机理及防控Ⅲ:防水闸墙围岩
  • 10坚硬顶板特厚冲击煤层智能高效安全开采关键技术

24小时内最火

  • 1粉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的成灰和磨耗特性实验研究
  • 2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3对数字、数据和算法的若干哲学思考
  • 4煤矿井下重点场所5G覆盖性能研究及验证
  • 5亚临界H2O-CO体系改性贫瘦煤的配煤炼焦特性
  • 6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
  • 7随钻钻进参数优化下煤体原位应力响应特征解析
  • 8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 9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及扰动拨流控尘技术研究
  • 10运输线上的“螺丝钉”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矿设备
  • 2综采设备
  • 3综采设备、
  • 4两产品重介旋流器
  • 5三机配套
  • 6旋流器改造
  • 7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类型和发生机制及防治技术
  • 8近距离煤层蹬空开采围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
  • 9煤与煤系气地质与勘查
  • 10充填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4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5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 6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 7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 8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9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 10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