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江论坛”开幕式于12月8日上午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参事室指导,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承办。
本次论坛中,国务院参事室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参事、专家齐聚一堂,以“协同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强长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促进长江流域文化协同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论坛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参事室将共同举办“第二届长三角政府参事专题研讨会”,沪苏浙皖和南京、徐州的政府参事围绕“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携手走在现代化建设前列”主题,开展主题演讲、组织交流对话。
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在开幕式上表示,江苏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省份,岸线长、人口多、经济占比大,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近几年来,江苏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扎实推动沿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但目前江苏沿江环境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环境监控手段还存在不足,“重化围江”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区域协同工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次论坛必将为有效破解长江大保护面临的具体实践问题、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表示,“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发展应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二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要锚定“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任务,要围绕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综合交通、区域协调、对外开放、长江文化七个方面重大任务,结合实际列出清单,建真言,献良策。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在题为“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报告中指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十分值得关注。他指出,碳达峰与碳中和既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健康危害,也为改善我国空气质量、保护健康提供巨大驱动力。
江苏省政府参事,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沈坤荣发表了题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城市群建设”的报告,他表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重点包括四个关注点,即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城市集群和乡村振兴;三个基础设施建设,即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领域,即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将考察燕子矶片区沿江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和南京滨江规划建设展示中心,了解燕子矶片区化工综合整治与生态修改、南京滨江建设成果与未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