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大有可为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我国石化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催生出巨大资金需求,转型金融不失为满足企业转型资金需求的重要抓手。

  据中金公司测算,2030~2060年碳中和时期,石化化工行业是我国高碳行业中资金需求最多的行业之一,高达3.9万亿元。但由于我国绿色金融标准相对严格、募集资金用途较为单一,多限制于纯绿产业,即使当前较为成熟的绿色金融也无法满足对石化化工行业的转型资金需求。而同属于可持续金融中的转型金融不仅可弥补这一不足,还有利于碳排放密集行业向低碳和零碳高转型。所以,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石化化工企业急需转型金融支持。

  截至2023年3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方面,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共计发行62只,合计资金规模777亿元;在转型债券方面,共计发行15只,合计资金规模78.3亿元。由此看来,一方面目前转型金融的规模并不大,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转型金融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因转型金融相关政策标准未统一,无法根据项目的转型活动判断是否与净零排放路径一致,从而规避“漂绿”“洗绿”等风险;同时投资项目周期冗长、前期投资金额较大,也使得金融机构对转型项目融资持观望态度。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关键时期,石化化工行业该如何借助转型金融获得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

  第一,统一转型金融政策标准。国内已成功借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推出转型金融产品,对其内涵、转型信息披露和募集资金管理等方面发布指导标准。考虑到八大高碳行业的转型各有侧重,需进一步针对石化化工行业特色对其转型进行明确的路径研究,对转型活动作出统一界定,制定转型金融目录,并利用关键指标和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追踪、监督转型活动的进展情况,使得整个转型过程公平公正,引导石化化工企业和投资者在标准统一、信息对称前提下,更多地参与到转型金融中来。

  第二,创新转型金融产品。转型金融还应创新除了债券以外的其他产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对转型的支持作用。对于债务成本高的企业可推出股权融资,鉴于转型活动的不确定性也可推出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转型保险,另外转型基金等金融工具也可以帮助促进行业转型。

  第三,企业需践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提高企业信用评级。石化化工企业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需加强环保资金投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多关注企业环境效益。将ESG纳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提高企业信用评级,那么投资者也会加大转型项目投资的意愿。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基于千眼视频智能分析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 2煤矿智能化重要进展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 3电子雷管在小断面隧道、井桩作业中拒爆问题探究
  • 4精煤泥双段弧形筛在棋盘井选煤厂的应用
  • 5南芬露天矿智能穿爆系统
  • 6东曲煤矿采空区矸石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
  • 7鄂尔多斯盆地麟游区煤层赋存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
  • 8煤炭科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科技创新展望
  • 9灰熔融性测试仪弱还原性气氛控制研究
  • 10近距离煤层下伏煤层巷道顶板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东曲煤矿采空区矸石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
  • 3河南能源集团再添一处省级工业遗产
  • 4石泉煤矿X5陷落柱结构特性探测与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 5五虎山煤矿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研发及应用
  • 6煤矿井下有害气体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及测试性研究
  • 7基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智慧矿山可视化系统应用
  • 8露天矿加水站智能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9膏体与固体协同综采充填技术研究
  • 10煤矿井下劳动定额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24小时内最火

  • 1钻孔瞬变电磁法
  • 2利民
  • 3采空区“三带”
  • 4表面分形
  • 5气泡表面积通量
  • 6采空区三带
  • 7煤与煤系气地质与勘查
  • 8随掘地震
  • 9煤矿井下随采地震技术的试验研究
  • 10充填开采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4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6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
  • 7中国矿业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8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9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