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热点聚焦

Focus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亮相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

10月2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中国煤科重磅推出近200件(套)技术装备,举办6场新产品发布会,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近年来涵盖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最新研发成果和产品,充分彰显中国煤科引领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的“国家队”硬核实力。历经七十余载发展,中国煤科建成了涵盖煤炭行业全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是煤炭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综合性科技创新型中央企业。近年来,中国煤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1245”总体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深度协同行业各大合作伙伴开展科技协同攻关、装备联合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项产品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我国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建设,时刻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再获国际权威认可!中国煤科煤科院取得Intertek最高等级实验室认证

近日,中国煤科煤科院检测公司获得Intertek天祥认证集团(以下简称“Intertek”)颁发的RTL Level2实验室认可证书,该级别是Intertek的最高等级实验室,标志着煤科院的电磁兼容测试能力获得国际权威实验室认证机构的认可,为煤科院拓宽业务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煤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245”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实施转型发展,提升发展新动能,围绕“优势业务提升、转型业务拓展”两大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巩固提升主赛道、开辟拓展新赛道,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北京检测”品牌,致力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实验室,为集团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10个前沿科学问题、9个工程技术难题包括、10个产业技术问题;其中“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入选“10大产业技术问题”

 

全球首发!中国煤科联合华为公司发布“矿山行业全系列智能安全单兵装备”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10月2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中国煤科携手华为公司全球首发“矿山行业全系列智能安全单兵装备”。中国煤科煤科院3款最新产品KT618(5G)-S2矿用本安型手机、FHS3.7(C)矿用本安型手表和KLX10LM本安型信息矿灯在发布会上亮相。

 

重大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大气田!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10月2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000米地层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是中国海油继山西临兴气田后发现的第二个千亿方大气田。近年来,中国海油在陆上非常规油气领域努力寻找战略接替资源,大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地质气藏认识、优化配产方案,高效推动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表示,该发现为中国海油建设陆上万亿方大气区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海油将秉承“海陆并进、向气倾斜”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陆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储产量不断实现新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基础探索

Basic Research

 

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技术路径

从产氢机制、产氢数据、制氢成本及CCUS多角度探究了煤炭地下气化低成本制氢技术路径及应用前景。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耦合气化空腔封存CO2,并联产化学品或协同驱油/驱替煤层气路线,可规模化制取低成本氢气,同时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对解决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难题及发挥新型能源体系支柱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化石能源清洁转型发展路径。

成果以《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技术路径》为题发表于《洁净煤技术》2023年第8期。


 

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方式以井工开采为主,由于采掘活动对顶底板含水层的影响,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同时,煤矿开采过程还必然引起区域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这也是矿井水水质演化最主要的驱动力。煤矿开采过程中,一方面,受顶底板采动破坏带的形成、控水构造活化失稳和封闭不良钻孔、采空区积水等影响,使矿区地下水动力场发生重大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矿井水的水量及流速,这直接决定了参与水-岩、水-水混合作用等反应的水量及反应的时间,从而影响水质的形成与演化;另一方面,原始地层在人为扰动以后,其温度、压力、介质条件、氧化还原等理化条件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引起矿井水中某些特征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打破了原有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平衡,进而进一步影响矿井水水质。因此,矿井水水质的形成与演化是由煤矿区水动力场驱动,水化学场、微生物场等多场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既能体现煤矿采空区特殊水动力场又能够表现多场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并且煤矿采空区水动力场的特殊性及多场作用的复杂性也进一步限制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推进。

成果以《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网络首发。

 

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技术研究

雷达生命探测技术具有穿透力强、定位迅速准确等特点,特别是超宽带(UWB)雷达生命探测技术具有功耗低、穿透性好、保密性高等优点,为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灾后快速展开人员搜救、提高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际上已推入市场使用的部分雷达生命探测设备如下。已有设备的发射信号中心频率基本处于400 MHz,穿墙后的检测距离均为10 m 左右,可基本完成生命探测功能,但分辨率、探测精度等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穿墙后探测距离仍有待提高。 

成果以《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技术研究》为题发表于《工矿自动化》2023年第9期。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煤制乙炔研究取得进展

乙炔(C2H2)和一氧化碳(CO)是制备各种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化合物。电石(碳化钙,CaC2)法煤制乙炔工艺提供了将包括煤炭在内的各种固体碳(C)直接转化为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乙炔化工的龙头工艺。然而,电石合成温度高(2000℃~2300℃)、废气废渣排放大,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和高碳排放、高污染的大化工过程,限制了电石工业和下游乙炔化工的发展。设计和开发绿色的煤制乙炔新工艺对推动乙炔化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研究进展及发展路径

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撑。在管控平台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们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为管控平台的功能开发及现场应用提供了思路。然而在研究及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对管控平台的概念描述不一致、管控平台功能开发及建设重点偏离核心发展方向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管控平台的本质,以把握重点发展方向;研究了国家能源局及各地、能源央企智能矿山验收管理办法中对管控平台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管控平台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结合文献调研和现场实践情况总结管控平台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路径。

成果以《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研究进展及发展路径》为题发表于《工矿自动化》2023年第9期。

 

技术刷新

Technology Refresh

 

矿井视觉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煤矿井下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空间狭窄、装备众多、工艺条件及环境复杂、隐蔽致灾隐患多,因此,实现智能化无人操作一直是煤炭行业的普遍需求。建立有效的面向煤矿井下应用的视觉计算理论是实现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的重要一环。矿井视觉计算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矿井这一特定应用领域,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的感知、描述、识别和理解模型与框架,以使智能装备具有通过图像或视频感知煤矿井下三维环境信息,增强煤矿井下环境感知能力。为了有效推进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煤矿智能化建设,首先围绕煤矿井下视觉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计算机视觉与矿井视觉计算的异同,总结提出煤矿井下视觉计算的组成架构体系。然后,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视觉计算所涉及的视觉感知与增强、特征提取与特征描述、语义学习与视觉理解、三维视觉与空间重建、感算一体与边缘智能等关键技术,并从矿井视频智能识别、预警与机器人定位、导航等方面简要介绍视觉计算在煤矿井下的典型应用案例。最后给出煤矿井下视觉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重点总结分析了目前矿井视觉计算在煤矿井下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和矿井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平行智能采矿两种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煤矿井下视觉计算理论的不断突破和完善,矿井视觉计算在煤矿智能化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果以《矿井视觉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为题发表于《煤炭科学技术》2023年第9期。

 

煤矿坑道钻进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

煤矿坑道钻进施工环境恶劣、复杂的煤层结构和繁杂的操作工序造成钻进效率低、钻进成本高。开展煤矿坑道钻进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围绕煤矿坑道钻进控制过程关键技术,从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钻进参数智能优化和智能控制3方面展开。首先,为了准确判断含煤地层类型,建立基于BP-Adaboost的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模型。然后,在不同含煤地层条件下,建立基于机械比能和钻速的智能优化模型,为司钻人员提供最优给进压力和转速参考值。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给进压力控制策略,实现给进压力的有效控制。最后,基于煤矿坑道钻机智能钻进系统在淮南矿区某煤矿井下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75%;智能优化方法显著提升现场钻速,消耗的机械比能降低,在提高钻进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钻进成本;给进压力控制策略使给进压力稳定运行在最优值附近,减小给进系统超调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给进压力的动态响应更加平稳。煤矿坑道钻进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能够保障钻进过程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煤矿坑道钻进技术智能化发展。

成果以《煤矿坑道钻进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为题发表于《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年第9期。

 

基于图像识别的矿用气体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

煤矿智能化是指应用场景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精准的判断决策能力及行之有效的执行能力,可根据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决策与执行,并具备自学习与自优化的功能。矿用气体传感器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础层感知设备,其对外部信息的实时感知与获取能力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础,决定着智能化系统分析、决策与执行的准确性;同时矿用气体传感器也是煤矿环境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准确性是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矿用气体传感器在投放市场前必须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整机型式试验,验证其对环境气体的感知实时性与准确性,取得安全标志证书。

成果以《基于图像识别的矿用气体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为题发表于《智能矿山》2023年第9期“智能监控”专栏

 

企业新闻

News

 

重磅!中国煤科天玛智控“煤矿无人化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矿山时间敏感网络控制系统”2项重大科技成果在京发布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10月25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在中国煤科天玛智控顺义创新产业基地联合举办新产品技术发布会,“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矿山时间敏感网络(TSN)控制系统”2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本次中国煤科实景展区以“引领煤炭发展,智创绿色未来”为主题,通过“智能制造“室内装备“室外装备”三大分展区,集中展现了中国煤科所属天玛智控、上海煤科、沈阳研究院、天地奔牛、唐山研究院等企业研制的30余套煤矿前沿技术装备,展示了中国煤科打造煤炭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煤炭科技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国资央企使命担当!

 

煤科总院生态研究院阜新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项目取得阶段成果

近日,煤科总院生态研究院与科工生态共同编制的《海州露天矿北帮综合治理先行示范工程前期项目》《海州露天矿残煤自燃和边坡稳定性勘查》顺利中标,标志着生态研究院在阜新海州露天矿治理与整合利用项目上提出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获得认可,为海州露天矿地灾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中秋国庆假期,由首席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坚守一线,围绕海州露天矿北帮(东部)地灾治理、路网建设、截排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冬春季绿化、博物馆等建(构)筑物加固五项内容,团队合作完成了“阜新海州露天矿北帮地质灾害治理及环坑道路与景观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团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信任和认可,团队的拼搏精神受到称赞。生态研究院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与集团公司各级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围绕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等方面与阜新市政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项目合作,致力将海州露天矿治理打造成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全国典范。

 

龙煤双矿 “数字”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日前,黑龙江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召开。“数字”矿山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积极站在时代前沿,高举科技兴企大旗,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矿山,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龙煤双矿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现有新矿井建设,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当好全省煤炭保供“压舱石”、能源开发“主力军”贡献力量。

 

汾源煤业:“大倾角”“三软”“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智能化建设全面升级

2019年学习借鉴,2020年产量57万吨,2021年探索研究产量突破100万吨,2022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行业领先”,2023年智能化综放开采设备安装投用……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汾源煤业公司大倾角“三软”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持续升级。尽管收获了一定成绩,但智能化操作系统也仅运用了冰山一角,大倾角“三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煤机自动化割煤、随机拉架等技术的现场运用仍存在诸多难题,现阶段还离不开人的干预和控制。面对挑战,汾源人信心满满,他们将一如既往深入钻研与实践,努力向自动化与无人化推进,力争年底完成智能化矿山验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能源集团打造高原千万吨级煤炭保供基地

10月22日,记者从青海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为高质量推动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精准把脉煤炭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企业研究出台《加快打造千万吨级煤炭保供基地服务全省“四地”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2030)》,提出全力实现“盐湖产业基地的煤炭要素‘十四五’末需保障2000万吨/年煤炭供应,‘十五五’末保障4000万吨/年煤炭供应”目标,保障青海清洁能源调峰煤炭供应,确保青海能源供应安全、青海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稳定国计民生。

 

政策管理

Policy&Management

 

国家能源局批准261项能源行业标准及42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1部分:总则》等261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Specification for geotechnical test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等42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

 

关于降低和撤消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公告(10月23日)

2023年9月11日,淮北青东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2023年9月17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对呼图壁县东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发现煤矿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仍在组织生产;2023年10月4日,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增子坊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有关规定,安徽省能源局于2023年9月11日将淮北青东煤业有限公司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降为三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于2023年9月21日将呼图壁县东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撤消;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10月4日将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增子坊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撤消。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日前发布,主要涉矿内容:一是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内蒙古战略性矿产资源系统性勘查评价、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提升稀土、铁、镍、铜、钨、锡、钼、金、萤石、晶质石墨、锂、铀、氦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二是支持内蒙古油气勘探开发,加大油气勘查区块出让力度,推进鄂尔多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高质量建设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三是做好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重点勘查开采区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的衔接,基本草原内允许新设经依法依规批准的国家重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四是全面推动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探索制定促进矿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激励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相关制度,推动非煤矿山资源整合,鼓励综合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五是研究设立区域煤炭交易中心,支持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依法合规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六是推动与蒙古国、俄罗斯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观点智库

Think Tank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煤炭的清洁问题中国做的最好

10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2023年战略咨询会议, 50余位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国内外嘉宾就行业研究与跨学科协同合作、科技金融与产业良性循环等关键议题进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煤炭的清洁问题,中国做的最好。相比2013年,2018年中国的煤炭发电的量都在增加,但雾霾数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降低了93%。

 

谢和平院士:深地科学与深地工程技术探索与思考

同时,随着浅部资源的开采殆尽,千米级深部资源开采工程已成为常态,煤炭开采深度已达1500 m,地热开采深度超过5000 m,金属矿开采深度超过4350 m,油气资源开采深度达8800 m。而深部岩体工程活动大大超前于基础理论研究,但深部岩体力学理论尚未建立,深地科学规律尚未探明,深部工程活动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低效性和不确定性,地球深部内源动力、结构演变规律、致灾机理等处于“黑箱”或“灰箱”状态。迫切需要发展适用于深部实际环境和不同工程活动方式的深部岩石力学新原理、新理论,探索深地科学规律新奥秘及深地工程技术新认识,为认知地球演变规律与深地资源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此外,地表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环境恶化、城市综合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地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未来趋势,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亟需探索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地热、地下水资源与生态资源,构建深地自循环生态系统的深地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建设全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可见,深地科学规律的探测与揭示以及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深地工程技术攻关成为深地科学领域探索的重要方向。然而,学术界尚未对深地科学这一领域形成统一认识,包括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专业行业对地球“深部”及“深地”的表述、理解及认识各有不同;对深地科学与深地工程科学及技术也有不同的表述和认识,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还未有明确规划,因此本文想从地球科学的视角定义深地科学的学术内涵,理清深地科学与地球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探讨深地科学、深地工程技术与深地工程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明确深地科学的研究内容与规划,以及深地工程技术内涵与攻关方向,以期促进深地科学领域的发展。

成果以《深地科学与深地工程技术探索与思考》为题发表于《煤炭学报》网络首发。

 

告别“傻大黑粗” 煤矿“智”变面貌新

近三年,用于煤矿智能化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产能占比达到59.5%;煤炭数字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及研发投入等主要指标均保持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曾被视为“傻大黑粗”的煤炭产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进一步增强保供能力的同时,还展现出转型升级的新面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7家重点煤炭企业的智能化产能达13.93亿吨/年,占其总产能的74.7%,综采工作面平均人员劳动工效提升27.7%,掘进综合单进平均水平提升32.8%。进一步优化升级煤炭数字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有序推进企业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煤矿井下万兆、十万兆等工业环网建设,科学推进5G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成熟场景应用。同时,全面赋能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推进煤炭装备制造智能化和煤矿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此外,完善煤炭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各类优势企业,加快煤炭特色场景的技术研发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港口动力煤市场继续僵持,市场对后期看法存分歧

自10月中旬走弱以来,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依旧持续偏弱运行状态,但在买卖双方的僵持下,成交稀少,基本上市有价无市。 河北某贸易商表示,询货几乎没有,成交更少,仅有个别已经锚地的船舶成交意愿较高,5000大卡价格能给到888元/吨,成交一单。 浙江一贸易商表示,市场上基本就没人问,现山西煤(CV5000,S0.8)报价890元,(CV5500,S1)报价1015元,价格可谈。 整体来看,市场报价浮动区间较大,5500大卡的基本在1015元/吨上下,5000大卡的在900元/吨左右,最低报价中,5500大卡几乎没有低于1010元/吨的,5000大卡几乎都在880元/吨以上。 对于后期的走势,市场看法存在明显的分歧。部分人仍然继续看好。他们表示,产地价格十分坚挺,5500大卡现在发到港口的成本价还在1020元/吨以上,后期支撑仍然存在;而且当下距离电煤消耗旺季已经不远,后期需求可能将陆续释放。 但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则偏看空,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且相对较为突出,个别悲观的甚至认为可能会跌到年底。 

 

数据图表

Data&Chart

 

1-9月份全国煤炭采选业实现营业收入25735.2亿元 同比下降14.4%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消息,2023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5万亿元,同比持平。采矿业营业务收入44673.9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25735.2亿元,同比下降14.4 %。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928.1亿元,同比下降19.9%。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783.0亿元、同比下降26.5%。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生营业成本81.96万亿元,同比增长0.3%。采矿业营业成本28700.1亿元,同比下降5.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成本16472.3亿元,同比下降8.4 %。

 

世界煤炭市场一周概览(2023年第42周)

过去的一周,随着巴以军事冲突的持续升温,油气价格大涨,全球动力煤市场价格也普遍上涨,而炼焦煤市场价格在前期一直大涨达到高位水平后,似乎有些“高处不胜寒”,涨势暂停且略作调整、有所回落。华南地区:10月20日,热值3800千卡/千克NAR动力煤华南到岸价(CFR South China)为72.3美元/吨,环比前一周每吨上涨0.7美元;热值4700千卡NAR动力煤华南到岸价92.55美元/吨,环比前一周上涨1.15美元;热值5500千卡NAR动力煤华南到岸价为123.0美元/吨,环比前一周上涨2.0美元。京唐港:10月20日,进口一线主焦煤京唐港到岸价(CFR)为294美元/吨,环比前一周下降3.0美元;京唐港库提价为2400元/吨,环比下降100元;进口二线主焦煤京唐港到岸价(CFR)为249.0美元/吨,环比下降3.0美元;京唐港库提价为2125元/吨,环比持平。中蒙口岸:10月20日,甘其毛都口岸焦精煤报价1940元/吨,周环比下降50元/吨;策克口岸1/3焦煤报价950元/吨,周环比持平。

 

三季度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达73.8%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二季度上升1.1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5.4%,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2%。  分主要行业看,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3.8%,食品制造业为71.1%,纺织业为7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9.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0.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78.7%,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7.5%,汽车制造业为7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77.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76.5%。

 

2023年1-9月原煤产量前十名企业排名公布

原煤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9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34.4亿吨,同比增长3.0%,9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0.4%。1-9月,我国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增长73.1%。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7.7亿吨,同比增加5794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1.5%。具体情况为:国家能源集团44963万吨,增长0.2%;晋能控股集团32217万吨,增长6.5%;中煤集团20080万吨,同比增长1.8%;山东能源集团19725万吨,同比增长3.2%;陕煤集团18752万吨,同比增长9.2%;山西焦煤集团13857万吨,同比增长1.8%;华能集团8133万吨,同比增长9.8%;潞安化工集团7880万吨,同比下降1.7%;国电投集团6020万吨,同比增长4.8%;淮河能源集团5711万吨,同比增长1.7%。

 

期刊专区

Journal

 

《陕西煤炭》荣获第七届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奖!

10月23日,从“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23年秋季年会暨第七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活动总结会”传来好消息,《陕西煤炭》被评为“精品期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活动是由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陕西煤炭》是煤炭和地学双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自办刊以来,一直以“引领煤炭科技发展,促进煤炭科技交流,推动煤炭科技创新,服务煤炭科技人才”为宗旨,以“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与行业各期刊和单位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拓宽稿件来源渠道和作者队伍。此次荣获“精品期刊”称号,离不开主管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每一位专家学者、作者与读者的热情参与。编辑部也将以此为契机,昂首向前,奋斗逐梦,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招聘】《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责任编辑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由康红普院士担任主编,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双月刊,双月25日出刊。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目录收录。  2021年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2023版显示,《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在“矿山工程技术”学科的25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为2.735,学科排名第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2版)》显示,《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在“矿山工程技术”学科的75种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为4.989,学科排名第2;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3.782,学科排名第3。

 

Int J Coal Sci Tech第三届科学编辑团队增补启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IJCST) 2019年成立首届科学编辑 (Academic Editor) 团队,2023年成立第三届科学编辑团队(点击查看完整名单)。4年来,科学编辑积极参与期刊撰稿、审稿、组稿、宣传等各项工作,为期刊学术质量“硬实力”和业界口碑“软实力” 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IJCST编辑部向全体科学编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为加快推动IJCST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进程,吸引更多对期刊有热情、乐于奉献的青年学者深度办刊过程,为青年学者搭建一个活跃、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IJCST正式启动第三届科学编辑团队增补计划。欢迎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入,与IJCST一起Coal for Green & Clean!

 

期刊企业行丨《煤炭科学技术》走进国能榆林能源公司、陕西神延煤炭公司

10月18日上午,《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骨干编辑朱恩光、周子博走进国能榆林能源公司开展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活动,会议由国能榆林能源公司生产部部长陈伟崇主持。会上,朱恩光介绍了《煤炭科学技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同时从期刊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投审稿流程、稿件录用标准、高质量科技写作要点以及发表论文的重要性等6个方面做了重点介绍。会议期间,还就如何提炼科学问题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18日下午,《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编辑骨干朱恩光、周子博走进陕西神延西湾露天煤矿开展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活动。神延西湾露天煤矿生产部赵树军、李瑞及20余位科研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朱恩光从从期刊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投审稿流程、稿件录用标准、高质量科技写作要点以及发表论文的重要性等6个方面做了重点介绍,并与技术人员开展了充分交流与讨论。通过此次企业行,技术人员均表示此次活动促进了公司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的深度沟通,开阔了领导班子与技术骨干的学术视野,为技术生产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建立了基础,希望日后双方能加深合作,争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科研水平。

 

感恩过去   展望未来—《煤田地质与勘探》跨入T1期刊行列

近日,喜讯传来,在地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公示中,《煤田地质与勘探》荣幸进入T1期刊。这一荣誉是对期刊长期以来坚持高质量办刊、严谨审稿和持续创新的肯定,也彰显了期刊在煤炭地质勘探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编委、青年编委的倾力付出,就是这些凝结着汗水与心血的辛勤付出为期刊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作者与读者的支持、反馈和建议也是期刊持续改进、提高品质、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眺望未来,远方锦绣,无畏而往。《煤田地质与勘探》将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继续坚守办刊初心,继续不懈砥砺前行,不仅为地球科学领域和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尽心竭力、执著进取。

 

关于征集“中国选煤创新发展论坛暨纪念《选煤技术》创刊50周年大会”学术报告的通知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选煤技术》是1973年创刊的我国唯一一家以选煤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促进选煤技术与“双碳”战略深度融合,助力选煤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与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拟于本年度11月下旬在广东省东莞市联合主办“中国选煤创新发展论坛暨纪念《选煤技术》创刊50周年大会”,会议主题是“助力绿色发展 共襄选煤未来”。

 

学术会议

Conference

 

第一届非煤矿山机械连续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10月21日,第一届非煤矿山机械连续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矿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龙出席会议并致辞,集团副总经理马彦卿出席会议并主持会议交流研讨。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了对非煤矿山机械采矿领域的行业现状、国家需求和发展规划的认识,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相关技术的未来趋势与方向,强化了领域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集团信研中心、矿山所承办本次会议。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设备厂商等260余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领导参加会议。

 

2023中国国际煤炭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2023年10月25-26日,2023中国国际煤炭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书记李延江,世界煤炭协会会长尼德洛吾、执行会长曼努克,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会长王显政,协会驻会领导解宏绪、刘峰、王虹桥、张宏、孙守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世森,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永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赵福堂,山西焦煤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强,以及来自世界煤炭协会理事会成员、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波兰等国家驻华使节代表、中外煤炭企业家和展商代表出席开幕式和论坛相关活动。开幕式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李延江主持。

 

第十四届全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IJCST期待与您相聚武汉

促进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期刊建设,第三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期刊论坛将于第十四届全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23年10月27-30日,武汉)期间举办。IJCST将在会议期间参加期刊展览(T91展位),期待与您相聚武汉!

 

快讯|洁净煤“碳”索(九)——“煤气化的灰化学”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CCAJ煤炭周报》总第137期(20231021—1027)

024年10月20—21日,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和山西省化工学会共同主办,《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共同承办的“洁净煤‘碳’索(九)——煤气化的灰化学学术沙龙”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