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下,对每种化石能源需求的预测都低于《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的预测。这主要是由各国当前政策、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期下调和2022年全球能源危机持续影响等因素推动的。
国际能源署预测,在既定政策情景下,从现在到203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都将达到峰值。这是以前的同类展望报告中不曾出现过的。国际能源署指出,这一变化凸显了低碳能源和电力在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同时,能效的提高减缓了能源需求的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同时指出,到203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下,即便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将在73%左右。
报告预测,在既定政策情景下,从2025年至2050年,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每年将减少3艾焦(EJ)。相应的,能源相关碳排放将提前至2025年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署指出,即便化石能源消费量按照预测速度下降,也远未达到净零排放情景(NZES)的要求。
报告指出,全球对化石能源需求下降的同时,在适应能源需求模式变化的过程中,能源安全依然面临挑战。
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一直保持高位。未来几年,在发电和钢铁生产用煤消费量下降的推动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发电行业和钢铁行业是当前煤炭消费量最大的两个行业,分别占煤炭消费总量的65%和16%。
2006年,燃煤发电在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所占份额达到45%的高点,此后,这一占比平稳下降,到2022年,已经降至11%。2012年,燃煤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峰值,超过100吉瓦。
2022年,受对燃煤发电投资迅速减少影响,这一数值降至50吉瓦。与此同时,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成为推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的主力。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燃煤电厂从主要电力供应商转变为提供灵活性服务的备用电厂。因此,燃煤电厂的平均容量系数在过去10年比再之前的10年降了近10个百分点。
钢铁生产的变化也是推动煤炭需求下降的重要因素。2003年,在中国快速工业化的推动下,全球煤基钢铁产能达到峰值,超过1.3亿吨。11年后,尽管全球钢铁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但全球钢铁生产用煤需求达到峰值,超过9.5亿吨煤当量。自此,钢铁生产用煤需求开始下降。自2015年以来,电炉钢份额的上升及用于生产铁的高炉替代品(如天然气基直接还原铁)产量的增长是推动钢铁生产用煤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
日本最后一个井工矿钏 路煤矿(Kushiro CoalMine)的工人在井口工作
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煤炭需求在2007年已经达峰。预计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发展,加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
在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随着新电厂和其他用煤行业新产能上线,煤炭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但将被其他地方的下降所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