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制定印发《钢铁碳达峰方案》 指导钢铁行业有序开展碳达峰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福建省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格局,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福建省钢铁行业绿色化、低碳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确保行业实现碳达峰,福建省工信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福建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方案》目标“十四五”期间,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行业碳达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到2025年,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全省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电炉钢产能占全省钢产能比重20%以上,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十五五”期间,能源利用效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2030年前实现行业碳达峰目标。
  《方案》部署严禁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全面推动绿色布局、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强低碳创新发展能力等六项重点任务。
  要求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和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有关规定,坚决遏制钢铁产能盲目扩张。落实钢铁行业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差别化调控政策,引导骨干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推动装备升级。加强钢铁冶炼项目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引导省内钢铁企业加快装备绿色改造,实施兼并重组,推动产能集聚、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产品结构。
  引导企业加大余热余压利用,应用高效节能电机、水泵、风机产品等,对标能效先进水平实施产品设备更新改造,推广先进节能工艺技术。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管理的创新应用,推动能效管理智能化升级。
  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严控煤炭消费增长,鼓励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和非高炉冶炼技术,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流程结构。
  《方案》还要求,全面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低碳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建设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建立健全废钢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废钢回收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产业链式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助力行业核心关键降碳技术研发。加强主流工艺节能降碳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成本。(中国煤炭资源网)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配煤对煤灰熔融性及黏温特性的影响
  • 2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方法实践
  • 3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 4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测定的技术探讨
  • 5混合介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碳酸盐CO2含量
  • 6光伏驱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 7煤炭智能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发展方向与创新路径——王国法院士在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 8基于FLAC模拟的矿井动力灾害机制分析
  • 9量热仪性能验收方法简析
  • 10基于Simulink的起重机防摇控制仿真分析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粉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的成灰和磨耗特性实验研究
  • 3对数字、数据和算法的若干哲学思考
  • 4煤矿井下重点场所5G覆盖性能研究及验证
  • 5亚临界H2O-CO体系改性贫瘦煤的配煤炼焦特性
  • 6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
  • 7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及扰动拨流控尘技术研究
  • 8随钻钻进参数优化下煤体原位应力响应特征解析
  • 9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 10蛇舞新春至,祥光映福门| 中国煤科智能公司给您拜年啦!

24小时内最火

  • 1双泵并联充填
  • 2双泵充填
  • 3控制理论与技术
  • 4王勇澎
  • 5山东煤矿机电装备安全检测中心
  • 6控煤构造
  • 7煤矿全过程
  • 8能源经济
  • 9充填
  • 10黄海峰

24小时内最火

  • 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 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 4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 5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6华中科技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7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8安徽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9徐州徐工重型车辆有限公司
  • 10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