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里,远处,旷野中的天空灰白。近处,一条蓝色栈桥连接着一座孤独的塔楼。铁路上停着一列吞云吐雾、披红挂彩的列车。列车的前方,三位身着喜庆衣服的礼仪正端着大红花,笑容满面。
这是镜头里大柳塔环线装车站的剪彩仪式,也是60后装车员刘慧芬印在记忆深处的日子。
刘慧芬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长大的一代。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刘慧芬从青年到中年,经历了装车系统从人工到自动化的变革,也见证了运煤列车从蒸汽火车到内燃机的变迁。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上世纪90年代,正值青春年华的刘慧芬从陕西绥德老家一路北上,来到矿区。彼时,映入刘慧芬眼帘的是一片荒滩,漫天黄沙,住的是简易帐篷。
“呜——呜——”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身披大红花的列车由大柳塔车站徐徐开出。三节、四节、五节……在众人的围观中,刘慧芬缓缓地操作装车漏斗,将一节节空车皮装满。
刘慧芬也开启了矿区首批装车员的装车之旅。
尽管煤种单一、车型单一,但是装车、计量需要大量人工参与,早期装车员工作起来费时费力。
随着神府东胜煤田大规模建设,大柳塔环线装车车间701塔楼正式投产,进口装车系统配煤精准、垂直溜槽密封性好、内燃机车对讲机控制,装车正式从手动升级为自动装车。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煤炭储存、称量、装车的全程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的精确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装车效率。”刘慧芬说,日装车量也从原来的几天装1列,到一天装5至6列。
时光像是坐上了崭新的电力机车,一路向前。2011年,24岁的李琴正在读大三,常常在家乡与学校之间往返。那一年,神东大柳塔煤矿产能取得巨大突破,享誉世界。
为满足快速装车的需要,2012年,大柳塔环线711外环和712内环装车系统投入运行。同年2月,电气化装车专用线通电运行,首列万吨火车装车成功。
是年,大学毕业后的李琴正式进入神东大柳塔选煤厂,她想在因煤而兴的家乡,为万家灯火贡献一份力。
“与其他选煤厂不同,大柳塔选煤厂的装车系统最多、装车车型最多、生产煤种最多、外运数量最多,这对装车员的考验挺大。”李琴说。
每个工作日里,李琴都在四座塔楼中穿梭。从花信年华到成家育子,经年累月的一线沉淀,李琴掌握了不同车型、不同系统的装车技能,李琴所在的“巾帼智能装车班”也传承了前辈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她先后参与了厂里近百次系统升级改造,成功解决了配煤不精准、溜槽卡阻、保护不完善等多项技术问题。
如今,神东大柳塔选煤厂可生产神优2、神优4、神混等5类煤种,4套自动化装车系统多塔联动,可满足C80及以下所有车型。
时光的指针匆匆滑向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能源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神东保持行业领先领跑的长远之策。
作为煤炭洗选加工的主责单位,神东洗选中心以科技创新从“新”发力,以提质增效向“质”而行,启动高级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智能装车系统是其中一项。
“AI投入,开始自动装车……”在大柳塔选煤厂装车塔楼,随着装车员轻点鼠标,溜槽就能自动移至装车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完善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决策的建设体系,实现少人无人干预、智能装车。
矿区开发建设以来,在一代代装车员的传承接力中,大柳塔选煤厂累计装运煤炭超6亿吨,创日装车最高纪录26列,如果以C80运煤车型为例,可以装满近9万公里长的列车车厢。
装车从手动到自动、再到智能,火车牵引从煤到油、再到电的变迁,是一部神东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每一次的变革,都让人民群众离“煤”好未来更近一步。而在这变迁中,不变的是神东人对“煤”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