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IJCST) 成立首届科学编辑 (Academic Editor) 团队以来,科学编辑积极为本刊发展建言献策,参与本刊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踊跃为本刊审稿、组稿、投稿,为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IJCST编辑部向全体科学编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为了深化科学编辑团队合作模式,IJCST官方公众号特别策划“科学编辑风采”栏目,集中展示IJCST科学编辑的个人风采、研究兴趣方向等,敬请关注。
姜亮亮,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研究员, University of Adelaide、University of Houston、重庆大学等高校校外导师。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The Innovation、SusMat、Engineering、Energy Reviews、EcoEnergy、Natural Gas Industry B、Petroleum、Green Carbon、Green and Smart Mining Engineering、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 Engineering、天然气工业和煤炭学报等期刊副主编、编委和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煤制氢、清洁煤能源、煤炭地下气化、地热能、二氧化碳和氢气地质埋存、非常规油气清洁开发等方面研究工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The Innovation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Engineering、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uel、Energy Reviews和EcoEnergy等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含Energy Reviews创刊首个封面文章)。获ENI Award(能源诺贝尔奖)提名奖3次、Applied Energy优秀审稿人、Engineering优秀青年通讯专家、Energy Reviews优秀青年编委和High Impact Paper Award 2023等。
研究兴趣包括:煤制氢、清洁煤能源、煤炭地下气化、地热能、二氧化碳和氢气地质埋存、非常规油气清洁开发。
分析了世界上唯一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矿场试验数据,创新提出了同时后退水平井端的双后退地下气化开发方法,解决了中深部煤层低渗透条件下的井间连通难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大尺度3D地下气化数值模型,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了中深部煤层低渗透条件下气化的孔渗变化规律。
图1 一种适用于中深部低阶煤气化开发的双后退水平井技术和孔隙变化
为解决中深部低阶煤地下气化开发碳排放的难题,研究了气化腔体埋存CO2的方法,建立了含有煤层和煤焦层等复杂地质结构的大尺度3D模型,考虑了CO2吸附所致的煤膨胀和塑化效应,阐明了CO2在腔体内的运移规律和埋存机理,提出了CO2在气化腔体大尺度埋存的模拟和预测方法。
图2 中深部低阶煤气化腔体埋存CO2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分析了煤炭地下气化原位制氢的巨大潜力,阐明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实验数据,通过多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综合研究了中浅部煤层大尺度地下气化注水原位制氢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注水开发条件下煤层孔隙系统的演变规律,提出了中浅部煤层大规模气化高效长久原位制氢的新方法,促进煤炭地下气化成为一种理想的煤基低成本制氢路线。
图3 中浅层低阶煤大规模地下气化原位制氢的原理、新方法及孔隙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