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保持高生产率水平是采矿公司的首要任务之一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上的Stavchansky Yakov‍


机器人技术将促进采矿业

向更多的地下采矿和远程矿床转型

同时减少矿工进入危险区域的必要性



对于矿业公司而言,实施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和云计算等技术有一系列好处,包括提高生产力、增强安全性和降低成本。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矿业中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矿业中使用的机器人技术——包括无人机、自主运输系统(AHS)和遥控机器——已经给该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矿业公司在各种采矿作业中部署机器人技术,从露天采矿到地下挖掘和矿产加工。由于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它们可以为矿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带来好处。例如,无人机可协助勘察矿区并收集地形和矿层分布等数据,而遥控机器则负责钻探和爆破。此外,矿业中的现场机器人(如自主运输系统)将矿物从现场运输到加工厂,对于提高开采和加工的生产力尤为有价值。

就中国而言,自2019年原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5类38种《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以来,至2023年全国应用煤矿机器人2640台、无人驾驶矿卡965台。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错误,而机器人则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因此,机器人技术是该行业优先投资的技术领域之一。

在2024年6月Mining-Technology.com网站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共收到了288份回复,其中58%的受访者表示,机器人技术对采矿业的最大影响是提高生产力。保持高生产力水平是矿业公司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确保这一点,他们必须采用最新技术,这些技术允许他们以较低的单位产出成本实现自动化并持续监控运营。机器人在许多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运输、钻探、爆破和勘探。常用的机器人包括自动驾驶卡车、钻探机器人和机器人输送系统。

安全性影响紧随其后,57%的受访者在调查中选择了这一选项。当危险任务在无人情况下执行时,安全性就会提高。机器人将人类工人从物理、生物和人体工程学危害中解救出来。它们还擅长在狭窄或危险区域(如不稳定的岩层)进行钻探等任务,而自主运输系统则显著降低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煤矿通过智能化建设,井下作业人员减少37万人。

新矿藏的发现量和矿石品位都在下降。因此,确定可行的新矿山并确定已知资源的经济可行性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需要专门的技术。26%的受访者表示,机器人技术可以对资源开发产生最大影响。机器人技术将促进向更多的地下采矿和远程矿床转型,同时减少工人进入危险区域的必要性。最后,16%的受访者表示,机器人技术的最大影响在于减少排放。全球对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加,而排放面临的严格监管压力意味着所有行业的公司都需要实现零排放战略。许多矿业领导者制定了长期的零排放目标,将2050年设定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年份。

通过自动化设备优化消耗是可持续实践的核心。例如,在地下部署机器人而非人类工人,可以减少与通风和照明相关的能源需求。机器人还用于环境监测,检测机器人可以使用摄像机和传感器在更偏远的位置识别不同的矿物。有趣的是,机器人勘探技术的进步有望减少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勘探机器人能够在不进行大规模钻探和挖掘的情况下,协助确定矿藏的位置。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准东二矿智能矿山建设实践与应用成果
  • 2基于透明地质的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开采研究
  • 3煤矿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研究综述
  • 4基于BIM 和GIS 的矿山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 5井工煤矿运输系统智能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66~10 m厚煤层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及其工作面系统自适应智能耦合控制
  • 7三道沟煤矿数字孪生综采工作面协同控制系统研发及应用
  • 8煤矿井下飞行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 9综放开采下组煤首采面上覆老空水探查及突水危险性评价
  • 10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运动致灾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重点论文推荐】刘建功教授:煤矿立体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 2《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 | 王建良编委:统一框架下不同净零氢气生产途径成本比较研究
  • 3网络首发||瞿赞研究员:CVOCs对吸附剂低温吸附零价汞的影响
  • 4煤可可的科普之旅 | 矿井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 5快来认识一下!我们煤矿的“沂蒙二姐”们
  • 6国内首批 | 矿山中控通过可信AI煤炭行业智能化低代码平台专项评估
  • 72024营收1780 亿!新质生产力驱动云南铜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据条例》出台,助力油气煤炭矿业数据发展
  • 9国重计划“基于大数据的地下金属矿开采全流程一体化集成优化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 10解密“移山的高铁”——中车大同220吨矿山运输“巨无霸”

24小时内最火

  • 1GB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 2基于BIM 和GIS 的矿山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 3煤矿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研究综述
  • 4基于透明地质的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开采研究
  • 5采动上覆瓦斯卸压运移的“三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6激光燃烧
  • 7激光燃烧法在煤质在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8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
  • 9工作面冲击地压
  • 10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岩溶水水害区;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3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5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7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8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9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10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