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矿业转型的浪潮中,绿色矿业与智能矿山的构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矿业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深入探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新进展与挑战,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携手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科技大学及《中国矿业》杂志社,在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新进展”主题论坛,汇聚行业精英,共谋矿业未来发展蓝图。
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
是大势所趋
我国是全球矿业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世界矿业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北京科技大学矿产研究院智慧矿山研究所所长柳小波指出,各矿业企业虽然在设备大型化、自动化运行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面对国家降本增效、系统联动和管理等方面要求,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矿山生产迫切需要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为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达以辽宁为例,介绍了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瓶颈问题,如地质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大型矿产资源和大型成果方面有很大困难;小型矿山偏多,中小型矿山占主体地位,大型矿山建设占比较低;集约化开采程度低,技术和装备水平有待提升;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比较低。
张达指出,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是辽宁全面振兴对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矿山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放管服”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我国加速推进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我国矿业转型升级,绿色智能发展。2015年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智能矿山建设规范》《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我国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在政策引导下开始加速迈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全国建有164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859处,有30 余类2640台(套)机器人、1328台无人驾驶车辆推广应用,1.7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不过,柳小波也指出,矿山智能化建设当前也存在着一系列难题,如生产流程复杂,缺少顶层设计;生产过程不稳定,数据获取难;数据标准不一,矿山系统存在着信息孤岛;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体制和发展需求不协调适应;智能化技术存在短板,亟需攻关突破等。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行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开局起步关键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与发展并行,智慧矿山建设是大势所趋,急需持续的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核心装备,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柳小波说。
探索绿色智能矿山建设
新路径
尽管绿色智能矿山是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面对一系列问题,我国矿业智能化仍然任重道远。“与传统矿山相比,智慧矿山具有更长远的战略考量、更系统的管理思维、更快捷的反应能力、更深入的智能化的特点。必须将企业发展战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柳小波说。
柳小波认为,建设智慧矿山需要从战略、管理、技术等3个层面进行。战略层面注重顶层设计、注重系统思维、注重协同创新、注重本质安全。管理层面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技术,从智慧感知、智慧生产、决策、服务等4个关键环节入手,形成完整的智能化高效运营管理体系。技术层面,要抓好工艺与智能协同创新,如深部采矿技术、高效选矿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全球矿业界正积极探索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我国矿业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智能采矿工程系副主任张锦旺表示,智能化需要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结合传统采矿的知识,包括力学、数学、地质知识,最后实现绿色智能开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院长顾清华针对露天矿全生产流程智能化提出了解决方案。顾清华说:“我们通过研发设备资产管理平台、调度运输仿真系统等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露天矿的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主任寇云鹏详细展示了黄金矿山尾砂充填试验与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他表示,通过研发高效充填材料和工艺,有效解决了尾砂处理难题,实现了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微网业务副总经理张帝指出,通过提供智能微网解决方案,可以为矿山提供100%新能源供电方案,有效降低了矿山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了矿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张达认为,目前在政府层面构建的智能矿山,是以矿山的管控中心为核心,通过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这两个通道来保证有效的数据上传下达,进而通过绿色智能装备来实现绿色化和智能化。
辽宁省一直致力于推进绿色智能矿山建设。张达表示,辽宁将坚持底线思维,保障资源安全,加大财政投入;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严控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促进高效开发,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在改革中创新。
“到2025年,全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初步建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35年,基本实现矿业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控全面实现,更加集约高效地实现矿山的利用。”张达说。
展望未来,智慧矿山将呈现高度智能的无人生产、高效智慧的运营管控、高级可靠的安全保障,以及生态和谐的绿色矿山等特征。柳小波表示,整个矿业行业将打破企业和领域界限,聚合多种要素和产业,逐步向智慧化矿业转变,最终形成标准统一、资源集中、服务共享、产业协同的智慧矿业生态圈。(中国黄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