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煤矿相对于非煤矿山,灾害种类多且较为严重,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灾害一应俱全,且随着开采强度、深度不断加大,各类灾害的威胁还在增大,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如贵州、四川、重庆)煤炭赋存条件差、安全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瓦斯、水害灾害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老国有煤矿多、管理粗放、下井人数多,时常发生重特大事故;中西部地区(如河南、山西、陕西)是全国重点的产煤省份,因为产量较大,个别地区事故在一些年份反弹明显。
《煤炭科学技术》最近发表的由来自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丁百川撰写的“我国煤矿主要灾害事故特点及防治对策”的综述文章对2011—2016年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煤尘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灾害特点进行了分类论述,对各类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和教训进行了详细分析,据此提出了防治重大灾害的“五个转变”措施建议,即由局部治理为主向区域治理为主转变,由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物防综合治理转变,由“单打独斗”向群防群治转变,由灾害管控为主向风险预控为主转变,由过程防治为主向源头预防为主转变。
文章来源:丁百川.我国煤矿主要灾害事故特点及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7,45(5):109-114.
作者简介:丁百川(1977—),男,四川平昌人,硕士。E-mail:dingbc@chinasafet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