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武强团队构建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系统

2017-11-10

  

1510297320819361.jpg

  系统架构


  这是武强团队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徐华共同构建的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识别、网络传输、智能应用三部分。


  确定最佳逃生路线是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井下遇险人员的关键问题。但长期以来,矿井水害发生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等诸多原因,导致井下遇险人员无法及时得到地面调度工作人员统一指挥,非突(透)水采区作业人员不清楚突(透)水地点所发生的灾害事故,突(透)水地点作业人员不了解井下采掘总体情况和逃生线路,造成井下遇险人员未能及时撤离或选择了错误的逃生线路,而不幸遇难。


  在该系统中研究人员利用各类传感器、网络摄像头、定位系统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识别,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分析。


  矿井地质环境与井下场景的构建主要包括:利用钻孔、地质构造、3D 地震剖面、遥感影像构建3D 地质体(包括地层、构造等);主要采用点云、导线点、巷道线构建3D巷道网络模型;利用硐室、井、障碍物数据建立各种设备模型;以及来自3DMAX 的人员模型。


  在VR 仿真环境中进行应急疏散模拟及可视化分析,实现个体或群体行为动态过程模拟,生成安全迅速的井下人员最优疏散路径。


  经过在河北省张家口区域的某煤矿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较好,为矿井灾害情景下的人员合理疏散、应急救援和人员培训等提供辅助决策支撑平台。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论文标题:Clean air captures attention whereas pollution distracts: evidence from brain activities 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