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埋深小于2 000 m 的煤层气资源量为( 30 ~ 35) ×1012 m3,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其大力开发和利用,对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重要。
鉴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煤层气开发包括井下抽采和地面钻井抽采两部分。煤层气井下抽采的立足点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抽采的煤层气浓度在1% ~ 30%,利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经济性较差; 煤层气地面钻井抽采的立足点是煤层气资源开发,较井下抽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但抽采的煤层气浓度可达90%以上 ,便于直接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我国煤层气开发目前以井下抽采为主,在《煤层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 2020 年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40 亿m3,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100 亿m3、利用率90% 以上,截至2015 年底,地面煤层气产量缺口达56 亿m3。
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炭去产能要求,“十三五”期间需减少煤炭过剩产能8 亿吨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40 亿吨以下,而井下煤层气抽采量与煤炭产量直接相关,在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下,井下煤层气抽采量不可能继续增长,因此“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在地面煤层气的开发方面。
地面井单井产量低,需要小井距、密井网,开发成本高。各地面井之间通过管道进行集输,考虑到管道铺设的难度及成本,在平原地区可大规模集输,但在山区只能小规模集输。我国煤层松软、透气性差导致煤层气抽采难度大,为提高煤层产气量,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需要采用增透手段,因此地面开发投资相应增大。
一般选择地面井开发的煤层都是近几年规划不采的煤层,有利于进行整体抽采设计和施工。地面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在时间上会有冲突,若在煤炭需求旺盛时期,煤炭企业从“优先产煤”的角度出发,往往不倾向于采用耗时更长的地面开采煤层气方案,而是采用井下抽采煤层气方案,这也是制约煤层气地面开采的一个原因。
近年来兴起的页岩气开发热潮,也和煤层气开发形成竞争关系,分散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煤层气的开发步伐。
煤层气开发只有在合理的利用途径下才能产生更好的效益,以利用促抽采,实现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健康发展。我国地面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山西,煤层气利用遵循“就地利用,余气外输”的原则。目前,地面抽采煤层气( 瓦斯浓度大于等于90%) 的利用方式包括就近民用和用于生产LNG 或CNG,在能源价格较低的背景下,就近民用或生产CNG 更为经济可行。
(作者简介:姚成林,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煤矿安全与煤层气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