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袁亮院士:绿色煤炭资源量的内涵及预测

2018-04-08

  一、基本概念


  基于我国资源赋存特征,为科学开采煤炭资源,释放先进产能,提出绿色煤炭资源量和绿色煤炭资源指数的概念。绿色煤炭资源量是指能够满足煤矿安全、技术、经济、环境等综合条件,并支撑煤炭科学产能和科学开发的煤炭资源量。


  绿色煤炭资源指数是指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煤田地质区或煤田中,保有煤炭资源量中绿色煤炭资源量所占比例。


  二、绿色煤炭资源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为了保证指标的客观性与决策的可靠性,评价绿色煤炭资源量的指标应尽可能采用公认的标准,防止主观判断、成分过重的指标,主要原则如下:可行性原则所选指标应尽可能描述绿色煤炭资源量的本质特征,指标应具备可得性,评价指标在内涵、计算范围与口径上尽量保持协调一致,使得绿色煤炭资源量在时空上具有可比性全面性原则所选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但是一定要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进行选定,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对绿色煤炭资源量的状况进行全面反映,既能够反映绿色煤炭资源数量的变化也能反映其质量的变化,既能反映其经济效益也能反映生态效益,既能反应技术程度又能反映其安全状况可操作性原则所选指标都应在符合绿色煤炭资源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指标的遴选,以较少的综合性指标,较为规范、准确地反映其评价程度,便于应用与推广,提高效率。


  (2)评价指标的确立


  绿色煤炭资源量受煤矿安全、技术、经济、环境四重效应约束,以“科学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具有“竞争、共生、自生”的机制,据此构建绿色煤炭资源量的评价模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量和绿色煤炭资源指数的内涵,提出绿色煤炭资源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资源安全度(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自燃倾向、水文地质)、资源赋存度(埋深,煤层倾角、厚度,地质构造)、生态恢复度(生态恢复、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市场竞争度(矿井全员工效、吨煤成本)等4个方面,16个二级指标,结合专家意见,得到绿色煤炭资源量评价指标及对应权重见。


  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我国五大区(晋陕蒙宁甘、华东、东北、华南、新青)绿色煤炭资源量的分布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对我国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绿色煤炭资源量进行了分析预测,并给出了3个可能情景。


  情景一:煤炭开采技术未取得重大突破下,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全国绿色煤炭资源量分别为50865亿t,424425亿t和30054亿t。生态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将会很快耗尽。


  情景二:煤炭开采技术和装备取得一定突破,绿色煤炭资源量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分别为5 00918亿t,476273亿t和40102亿t。煤炭行业基本摆脱高危、低效和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


  情景三:科学有序开发+技术重大突破,全国绿色煤炭资源量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分别为514865亿t,55483亿t和54866亿t。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绿色煤炭资源未来的存量并不富裕,绿色煤炭资源量的合理规划与开发是煤炭行业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对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绿色煤炭资源精准开采国家级研发平台、绿色煤炭资源开发复合型人才和煤炭高效回收及精准开釆的政策方面提出战略性建议。


  附件:我国绿色煤炭资源量概念、模型及预测.pdf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论文标题:Clean air captures attention whereas pollution distracts: evidence from brain activities 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