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百万吨死亡率为0.027,而我国2016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159。虽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好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日,北京科技大学诸利一等的研究指出,2007—2016年,煤矿较大和重大事故被有效遏制,但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并容易反弹;顶板事故最为频发,瓦斯是造成一次伤亡最大的煤矿事故;贵州煤矿安全形势最为严峻。
研究是基于国家安监总局煤矿事故统计数据展开的,研究人员从事故级别、类型、地点3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般将事故分为4个级别: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过去十年,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5 起,其中最严重的2009 年发生3 起,死亡人数达216 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2006—2017年,顶板、运输、瓦斯事故总量最大。顶板和瓦斯事故是近10 年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占比分别为35.5%和27.8%。瓦斯事故发生频率虽低于运输事故,但死亡率是其2 倍之多,因此,顶板、运输、瓦斯是控制事故总量的重点。火灾发生起数只占0.49%,死亡数占7.32%,反映了火灾是容易发生特重大事故的一类。因此瓦斯、火灾是控制大型事故的关键。顶板事故乡镇煤矿发生最多,运输事故主要发生地点是井筒和车场,除了钢丝绳断裂的一些坠罐事故,绝大部分是跑车事故。火灾事故主要有电缆短路和压缩机高温作业引起木支护燃烧造成中毒窒息。机电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但并不是由于井下机电化带来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是因为管理制度不严格,工人麻痹大意引起。
数据显示,2007—2016 年全国煤矿事故中高发省份分别是贵州、湖南、云南、山西、四川、重庆、黑龙江。从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看,贵州省最为严峻。我国的云贵川地区煤矿事故发生频率极高,主要由于西南地区的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煤层薄,同时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容易造成水灾。数据显示,山西省发生特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位居全国第一,总死亡人数第二。主要由于瓦斯事故造成,一次性死亡人数较多。同时山西省存在一大批落后产能和较多私营小煤矿,生产技术及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盈利目的强,生产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造成了山西省煤矿事故频发,死亡惨重。
这项研究得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金支持,研究成果以《2007—2016 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及发生规律研究》为题发表于《煤矿安全》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