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研究揭示鄂尔多斯盆地盖层断裂十分发育且控制油气藏空间分布

2019-05-09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兴雨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盖层断裂十分发育,断裂大多继承、追踪基底断裂的走向及变化;盆地中部的伊陕斜坡(陕北斜坡)区域发育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大量发育节理裂隙密集带;断裂规模和差别较大,具有长期活动性特征。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盆地被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克拉通盆地,从古生代起随华北克拉通升降,盆地内部不易发育断裂。特别是盆地中部的陕北斜坡被认为是整体一块,不会有断层形成,所以至今未见全盆地盖层断裂构造图发表。近年来,随着盆地勘探和研究程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盆地盖层内断层很发育。


  徐兴雨团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重、磁、区域地质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油气勘探、野外考查等资料,分析了盆地主要地质构造时期的演化过程及其力学机制,认为盆地盖层断裂十分发育且断裂大多继承、追踪基底断裂的走向及变化。


  断裂根据规模可分为盆地级、坳陷级、区带级和圈闭级等4类;根据力学性质可分为张剪型(东西向断层)、挤压型(南北向断层)和剪切型(北西和北东向断层)。这些断层倾角大多较陡,多具走滑性质,地震剖面上同相轴错断不明显,隐蔽性较强,常常难以发现。


  研究指出,加里东运动奠定了断裂构造的基本格局,现今断裂体系的展布是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盆地周缘构造应力场和基底断裂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对油气运聚成藏方面,断裂不仅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各个地质时期沉积相带和储集体的分布,而且提供了油气的运移通道并控制了油气分布,密集的节理裂缝带和多组断层交汇部位是油气富集区带。可以说断层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及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这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金支持。研究成果以《鄂尔多斯盆地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为题发表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剖面特征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论文标题: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ALGAL BIOMASS IN ERHAI LAKE AND I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MPLICATIONS(洱海水质和藻类生物量的...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