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十四五”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前沿趋势与发展战略

2022-06-22

作者:徐建明,刘杏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这一分支学科作为“十四五”土壤科学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 致力于治理与改善耕地土壤质量以应对粮食安全危机。文献计量结果表明,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年呈现加速上升甚至有超越的趋势。随着气候及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热点集中于环境监测、土地利用、施肥管理、污染修复(重金属、抗生素、有机农药和病原微生物)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学科以土壤质量、土壤污染和粮食安全为重点研究方向, 通过与地理信息学、环境科学、应用数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借助同位素源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性理论与技术, 未来将解决区域土壤质量监测、养分质量管理、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风险、土壤-作物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及阻控修复等关键科学问题。


亮点论述:


  2 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前沿趋势

  

  2.1 关键科学问题

  

  综合文献检索与文献计量分析, 北美、欧洲在土壤质量和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早,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该方面研究起步晚, 但后期发展较快, 产出颇丰。此外, 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也表现不凡。我国“十三五”期间首次将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列为约束性指标, 逐渐形成环境质量控制与污染总量控制并行的新形势, “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其中就包括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问题, 集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有土壤质量管理与食物安全评价、区域化土壤质量与养分管理、污染物在土壤-作物系统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阻控与修复技术、土壤生物污染防控、土壤区域污染特征与环境风险、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风险[40]。

  

  (1) 土壤质量管理与食物安全评价。根据土壤、作物的监测调查结果, 需要构建土壤质量控制和调节的方法以及优化食物品质和数量安全的评价体系[41-42]。

  

  (2) 区域化土壤质量与养分管理。即在选定农业研究区域内进一步进行细分, 以针对性的短期、长期农业施肥措施为基础进行精准土壤养分质量管理[43-44]。

  

  (3) 污染物在土壤-作物系统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最大的风险在于污染物在作物中积累并危及人类健康, 需明确土壤与作物复杂的交互作用对污染物迁移和积累的影响, 以便制定应对措施[4, 25, 45-46]。

  

  (4) 土壤污染阻控与修复技术。强调以降低有机、无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为主要目的的修复过程, 使污染物尽可能少地进入农产品中, 主要包括物理(客土、整地)、化学(钝化、淋洗)修复技术和新兴的生态修复措施[11, 47-48]。

  

  (5) 土壤生物污染防控。不同于有机、无机污染, 外源和土著病原体及其所携带的抗性基因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监测相对比较困难, 外源病原菌一旦进入土壤等自然环境, 将极易造成生物污染, 其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越长, 则对农产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就越大[49], 亟需明确其在土壤中的成活时间、传播途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子, 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50]。

  

  (6) 土壤区域污染特征与环境风险。过去的研究对土壤质量分区的科学性不足, 分类过于粗糙、缺乏统一规范, 为土壤污染分级管控带来困难, 在“十四五”期间需重点对污染区域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空间类型与空间单元划分, 以便实施进一步的精细化管治措施[51], 如对典型污染区域中土壤污染物进行源解析, 明确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成因, 了解污染物持续输入或消减的过程中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风险[6]。

  

  (7) 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风险。由于土壤中的有机、无机、生物污染物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影响作物品质和安全, 且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积累, 过量时引起健康危害, 因此相应的模型评估及管控措施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要尽快统一食物安全风险评估标准[52-53]。

  

  2.2 国际研究趋势及理论前沿分析

  

  2.2.1 土壤质量的研究前瞻在

  

  土壤质量研究方面, 国际上对土壤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38]、评价模型方法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同时也开始注重改善土壤质量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工作[54-55]。当前, 有机农业与农业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且以生物质炭为研究主体的土壤修复与土壤质量关系研究迅速崛起[56]。此外, 土壤质量监测及其对土壤修复、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国际上土壤质量方面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42]:(1)发展中国家将在土壤质量研究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土壤质量对土壤修复、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应对措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3)不同国家及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区域土壤质量的监测、评价、修复研究,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保障土壤管理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我国在“十四五”期间也将继续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 重点攻坚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 引进国际人才的同时加强本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 全面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标准, 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加强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食物安全风险, 特别是发挥农田土壤在农业空间中的生态功能等[57]。

  

  2.2.2 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的研究前瞻

  

  在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方面, 国际研究者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食物需求的基础上, 以食物安全性作为研究热点, 主要表现为控制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 降低人体健康风险[58]。超过土壤承载和自净能力的土壤污染是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59], 对其污染来源、过程、环境行为、效应及修复机理的研究应当予以深入, 并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导向[51, 60]。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紧张, 一直受到环境问题和粮食问题的双重困扰。进入21世纪以来, 粮食问题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更引发了各国对土壤质量的关注, 致力于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际研究的趋势和理论前沿包括:(1)土壤污染源解析[61-62]; (2)土壤区域污染特征与人体健康风险; (3)土壤污染过程与机制; (4)土壤污染生态效应; (5)土壤污染修复机理及应用推广。例如, 在土壤重金属区域污染特征与源解析的研究中, 现有手段仅对部分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辨识能力与精度[63-64], 但借助不断发展的同位素分馏[65]等先进技术, 有望更接近真实地表征实际污染土壤中复杂的污染特征, 以更精确地判断污染源。同时, 在典型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污染过程、效应与机制的研究中, 后续工作一方面迫切需要在宏观尺度上着眼于生态系统网络的复杂效应, 进一步强调多要素-多界面-多过程的耦合,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微观尺度下借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重点关注土壤生态功能(包括作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基因水平上的介导机制[66]。此外,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技术方面, 应以植物生长与土壤污染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突出多种措施的联合应用, 特别是对植物生理与分子机制方面的修复效果给与更多的关注[67]。值得注意的是, 谈及土壤污染修复, 土传病原微生物等造成的生物污染往往容易忽视, 未来的重点在于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传病害、寄主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选育抗病作物品种和接种拮抗微生物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手段实现生物防控[68]。

  

  2.3 学科交叉优先领域

  

  由于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这一分支学科的基础数据涵盖了农业、环境、化学、医学等方面, 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地理及生物信息)和工程手段来实现研究目标, 因此这些学科与本学科经常相互借鉴、交叉和融合, 从而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当前条件下, 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解决重大污染、生态和灾害问题的优先领域主要为以下两个部分:

  

  2.3.1 学科内部交叉的优先领域

  

  主要是与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土壤肥力与养分循环、土壤污染与修复的交叉, 围绕土壤污染过程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探究土壤污染背景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的演变及生态效应变化, 在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上揭示重金属、有机和生物污染物对土壤关键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长期动态演化过程[69]。其次, 利用同步辐射、同位素标记及基因组学等先进技术手段, 探究微观尺度下重金属(如镉、砷等)、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等)、病原生物(如大肠杆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等)与土壤矿物-有机质-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多界面过程与机理[70]。在明确植物和微生物系统中响应污染的相关功能基因表达机制基础上, 利用转基因技术修饰改造植物或微生物, 获得污染土壤的生物高效修复技术[71]; 同时在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根据土壤微生物的响应特征, 尽可能降低原位修复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扰动。

  

  2.3.2 与其他学科交叉的优先领域

  

  这些领域涉及广泛, 主要为应用数学、医学、地理信息学等。全球土壤污染问题呈现恶化趋势, 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产量和污染物含量)以及摄入后的人体健康风险[72]。相比于有机污染物在农产品表面的残留,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及病原菌更容易通过作物摄取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但目前缺乏对人体健康风险的精准评价手段, 现阶段使用的评价模型单一[73], 较少考虑人体消化系统(如肠道致病性微生物的毒害)和新陈代谢等复杂生理活动, 对人体内污染物的吸收、转运、积累的机制缺乏明确认识。因此, 与医学的交叉可获得污染物在人体中传输转化的毒理学规律, 同时利用多种模拟预测的数学模型, 结合地理信息获取的大数据, 理清污染源-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作物)-人体传输过程中的耦合作用及交互机制, 可实现污染源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的量化评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可建立区域污染物的“源-汇-人体”全过程动态风险预测链模型[58], 从而实现针对性管控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 降低人体健康风险, 为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提供新的重要思路和应对机制, 促进区域环境与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针对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平台分子催化转化过程中活性金属容易长大和流失,导致目标产物选择性低、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缺陷...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