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如何科学防控与预警巨灾风险?

2022-12-06

  1.   巨灾概念与特征

  

  巨灾(Catastrophe)一词源于法语(Roopnarine,2008),学术界至今仍没有统一其定义和划分标准.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表达为频率与规模的函数,巨灾为频率-规模曲线末端的低频极端事件,本文将位于灾害频率-规模曲线(全球尺度)中大于95%的端元,并造成1 000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或1万以上人口死亡的灾害称为“巨灾”.巨灾是地球内、外动力驱动下多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人类圈)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地球表层灾变过程,涉及复杂的巨量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包含物理、化学、资源、环境、生物、地质、人文、社会等复杂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与时空关联;具备典型的超低频率、超大规模、超大范围和巨大强度等特点,表现出多介质与多过程复合叠加、多灾种衍生链生等特征.全球范围对人类文明造成重大威胁和影响的巨型灾害主要包括:Ms 8.0级以上地震、大规模火山喷发、海啸、风暴潮、飓风、大洪水、大范围干旱、极端气象与气候事件、两极冰盖消融以及超大水库/堰塞湖溃决等特大复合链生灾害.

  

  巨灾形成演化时空跨度大,不仅具有典型的“黑天鹅”事件特点,还可能具有明显的“灰犀牛”效应,呈现出高度的系统性、复杂性、非线性特征与放大效应,甚至造成整个地球系统的突变.例如巨型洪水破坏温盐环流,导致全球性的非轨道降温事件,1963年3月印度尼西亚阿贡火山和1980年5月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造成次年太阳直接辐射减少量都在15%以上,北半球平均温度下降(Ackerman et al., 1980).

  

  2.   巨灾风险及其影响

  

  巨灾风险是巨型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生产要素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研究表明巨型灾害是造成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乃至人类文明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玛雅文明的突然消失极有可能与拉美地区发生干旱有关;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火山灰淹没了整座庞贝古城;公元前780年关中大地震可能是导致强大的西周王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事件和巨型灾害多发、频发,巨灾距离现代人类社会越来越近,其波及区域之广、破坏程度之大、灾害损失之重,往往超越和颠覆人们的常规认知.如若不稳定的西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完全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15 m,中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关键经济带及世界上主要经济重镇将会被淹没,面临的风暴潮风险骤增.面对不断增大的巨灾风险,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以及科技、产业与社会各界必须协同努力,科学防范化解对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全球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巨灾风险,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巨灾风险防范面临的科学挑战与应对途径

  

  目前,人类对地球系统过程认知水平不足,加之对深空、深海和深地的探测技术手段有限,巨灾信息感知短板突出,圈层间链生机制与“蝴蝶”放大效应仍是系统认知巨灾风险的难题,巨灾社会与经济风险评估模型缺失,风险应对预案编制依据不充分,从而导致巨灾风险防范面临巨大挑战.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对巨灾的影响是多圈层、多因素、多尺度、多模态、多载体、准周期与非线性叠加系统的复杂过程.认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巨灾孕育、形成、演变与致灾过程及其机理,实现巨灾孕灾成灾条件的系统性感知与风险超前识别,揭示巨灾风险复合链生演化规律,进行巨灾风险的精准监测预警和预测评估,科学应对与处置巨灾风险,提高全社会抵御巨灾防范能力等,是目前地球科学系统领域尚未突破的难题,也是限制巨灾风险防控成效的瓶颈.

  

  为此,开展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巨灾形成演化与致灾机理的研究,构建巨灾风险防控理论与技术体系,能够高效科学防控与预警巨灾风险,减轻巨灾影响和损失.亟需针对巨灾及其风险跨时空孕育、形成、演变、传播的系统性、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典型特征,聚焦不同类型巨灾孕灾、成灾、演化与致灾过程,充分利用“深空”、“深地”和“深海”探测技术和现代电子传感技术,研发针对不同类型巨灾过程的“天-空-地-海-体”立体协同、多维耦合、智能耦联的巨灾风险感知识别和动态监测关键技术,采用电子传感、现代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建巨灾全天候、全时域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体系,推进巨灾超前精准预测预警和定量评估;揭示巨灾跨时空形成演变、物质传输和能量转化规律,深化地球科学、物理学和数学学科融合,突破内外动力耦合条件下跨圈层、多尺度、多介质、多过程、复杂作用的巨灾物理过程认知,构建巨灾风险模拟系统与情景库,实现巨灾孕灾成灾致灾全过程的科学精准描述;研制适宜极端环境条件的专业化、功能化、便携化、智能化应急处置救援技术装备体系,建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融合的巨灾风险管理与韧性社会理论技术体系,实现巨灾风险精准防范和高效应对.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 讨论了电催化反硝化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元素掺杂方法对电极材料催化活性中心的调控效应并总结了其对电催化反硝化反应路径的影响;提出了元素掺杂是提高电极...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