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基于变权模糊理论的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数学评价
掘锚一体机组具有掘锚钻同体、全宽截割、掘锚平行、锚运同步、多锚平衡等显著技术优势,具备远程操控和地面集中控制,满足日进百米要求,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煤炭行业实现中高级智能化高效掘进、缓解采掘接续的关键装备群。然而,国内近5 a、数十个矿区的应用表明,掘锚一体机组对掘进煤层地质条件有一定的适用性要求,若条件不匹配,其掘进效率、经济性方面相比传统悬臂式掘进机的提升并不明显。
因此,针对掘锚一体机组适用性程度的评估是亟需工作,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模糊数学以及变权理论等数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数十个矿区的应用实践经验建立了掘锚一体机组地质适用性程度评价的数学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包括煤层地质赋存特征、掘进巷道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安全影响要素等4个二级指标,并划分确定了21个三级子指标以及这些子指标所对应的特征取值条件,这些取值条件严格遵循并符合表征适用性程度的4种评语子集(“差、中等、较好、好”)要求,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子指标的判断矩阵与常权权重,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建立了子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引入对数函数与Hadamard矩阵原理实现了常权权重的变权(调低“好”因子权重、调高“差”因子权重,使其更符合实际),最后经过两级综合评判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值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即选择其最大值所属的评语子集,从而得出其适用性程度。至此,将创建完成的完整的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已经应用掘锚一体机组的3个不同条件的矿井特征值参数(简称为HB矿、HL矿、XZ矿),进行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在3个矿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很好揭示出各个矿井的指标在不同评语集下的表现与隶属程度,与现场实践的效果吻合,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赋值、矩阵构成、变权方法等计算模型的构建贴近现场实际,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量化表征了掘锚一体机组对某矿井煤层地质条件适用性程度,有助于矿井提前做出决策。
图 1 掘锚一体机组成套装备
图 2 掘锚一体机组巷道掘进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
马进功,男,1986年2月生,山西汾阳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一级建造师(矿业),现任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软岩采掘工艺研究所所长,负责掘锚一体机快速掘进工艺及其理论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等纵向项目8项,横向项目1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担任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以第一作者或独著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EI检索7篇,完成授权发明专利15件,负责起草能源行业标准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共5项,参编本专业著作1部。
研究方向
巷道快速掘进理论、连采短壁采煤方法与理论
主要成果
长期致力于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理论、连续采煤机短壁采煤及岩层控制等方面研究工作。基于掘锚一体机组,率先建立了不同煤层地质条件下成套设备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不同煤层地质条件下的不同设备配套与选型原则,为装备应用提供了坚实依据;基于连续采煤机,研发了基于全风压通风的旺格维利采煤新技术,并揭示了边角煤短壁开采过程中短壁采场窄煤柱群与顶板岩层耦合作用机理,为短壁采场类似于长壁的采空区周期性控制及短壁带式充填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为掘锚一体机、连续采煤机等新装备及其新工艺在我国不同地质条件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来源:
马进功,宋德军. 基于变权模糊理论的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数学评价[J]. 煤炭学报,2023,48(6):2579−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