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马进功副研究员:基于变权模糊理论的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数学评价

2023-08-15


创新点
通过本文研究,首次实现了将掘锚一体机组在不同煤层地质条件的适用性由传统的经验感性判断转变为数据化的定量评价。
(1)创建了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的数学评价指标体系。总结数十个矿区、50多座煤矿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掘锚一体机组应用经验,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确定煤层地质赋存特征、掘进巷道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安全影响要素4个二级指标以及划分出21个三级子指标。
(2)首次建立了基于掘锚一体机组的模糊层次变权综合数学评价方法。建立4个评语子集,并基于梯形函数构建子指标所对应的评语集的隶属函数与模糊关系矩阵,然后引入对数函数和矩阵变换完成了常权权重的变权,最后通过两级评判得出不同评语集的隶属度值。
(3)引入在用矿井参数,成功验证本综合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引入3个不同矿井的地质及工程特征参数,进行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均呈现较好的隶属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践效果十分吻合,能直观、准确反映不同煤层地质、巷道条件下掘锚一体机组的适用程度。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基于变权模糊理论的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数学评价

作者:马进功1, 2, 3 ,宋德军1, 2, 3
单位: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2.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3. 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我国煤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掘进装备及工艺同地质条件的高匹配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表现在掘锚一体机组及工艺上。掘锚一体机组主要由掘锚一体机、锚运破一体机、带式转载机以及自移机尾等装备组成,是巷道掘进领域近5 a来发展最快的新装备、新工艺,同传统的综掘工艺与连续采煤机掘进工艺相比,其实现了掘锚钻同体、横滚筒全宽截割、掘锚同步、锚运平行、多锚平衡,即“时间平行、空间同步”,且更强调“割−锚”或“锚−锚”之间的协调与递进,从而保持高效的掘进工序;同时,从目前智能化的功能实现上,开展组合导航定向、路径规划、自动与自适应截割、自动锚护、多机协同、除尘联动、安全预警等智能功能的应用,更为容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使用掘锚一体机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已超过160个,是巷道掘进实现安全、智能以及快速的重要途径,尤其集中在我国中北部如山西、陕西、内蒙古这三大主力产煤区,其掘锚一体机组数量都呈线性攀升趋势,我国西部如新疆矿区、甘肃矿区已经有部分矿井应用成功。然而,应用的同时存在能否正确预判其适应性问题,进一步从我国不同矿区复杂多样的煤层地质赋存看,掘锚一体机组能否解决矿井紧张的采掘接续,往往是通过工程类比经验进行感性判断,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准确性存在较大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即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模型,将掘锚一体机组的影响因素或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层次化、确定隶属度和常权权重,经变权优化后使其结果转化为可靠的权重值判断其隶属区间,为掘锚一体机组的适用性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途径。近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应用在煤矿开采的多个领域,如陆刚针对衰老矿井残煤开采复杂性,采用变权理论和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变权模糊评价数学模型,较准确地判断了平煤大庄矿块段复采的可行性;黄温钢等针对煤炭地下气化的可行性,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权理论,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可行性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张健构建了基于层次变权理论——“合力与角力”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成功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周亮对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的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刘庄矿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数学评价。如上述国内文献检索可知,针对煤矿开采方向模糊评价的研究甚多,但针对掘锚一体机组适用性这一领域的数学模糊评价的研究甚少,但上述研究成果仍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为此,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和变权理论,基于掘锚一体机组实际经验,从煤层地质赋存特征、掘进巷道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安全影响要素等4个大指标21个子指标,构建了其适用性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已应用矿井案例进行评价、分析与验证,评价结果与现场应用效果一致,对指导掘锚一体机组的应用及煤矿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
 ABSTRACT

  掘锚一体机组具有掘锚钻同体、全宽截割、掘锚平行、锚运同步、多锚平衡等显著技术优势,具备远程操控和地面集中控制,满足日进百米要求,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煤炭行业实现中高级智能化高效掘进、缓解采掘接续的关键装备群。然而,国内近5 a、数十个矿区的应用表明,掘锚一体机组对掘进煤层地质条件有一定的适用性要求,若条件不匹配,其掘进效率、经济性方面相比传统悬臂式掘进机的提升并不明显。

因此,针对掘锚一体机组适用性程度的评估是亟需工作,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模糊数学以及变权理论等数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数十个矿区的应用实践经验建立了掘锚一体机组地质适用性程度评价的数学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包括煤层地质赋存特征、掘进巷道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安全影响要素等4个二级指标,并划分确定了21个三级子指标以及这些子指标所对应的特征取值条件,这些取值条件严格遵循并符合表征适用性程度的4种评语子集(“差、中等、较好、好”)要求,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子指标的判断矩阵与常权权重,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建立了子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引入对数函数与Hadamard矩阵原理实现了常权权重的变权(调低“好”因子权重、调高“差”因子权重,使其更符合实际),最后经过两级综合评判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值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即选择其最大值所属的评语子集,从而得出其适用性程度。至此,将创建完成的完整的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已经应用掘锚一体机组的3个不同条件的矿井特征值参数(简称为HB矿、HL矿、XZ矿),进行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在3个矿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很好揭示出各个矿井的指标在不同评语集下的表现与隶属程度,与现场实践的效果吻合,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赋值、矩阵构成、变权方法等计算模型的构建贴近现场实际,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量化表征了掘锚一体机组对某矿井煤层地质条件适用性程度,有助于矿井提前做出决策。

部分图片


 1    掘锚一体机组成套装备


 2    掘锚一体机组巷道掘进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马进功,男,19862月生,山西汾阳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一级建造师(矿业),现任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软岩采掘工艺研究所所长,负责掘锚一体机快速掘进工艺及其理论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等纵向项目8项,横向项目1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担任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以第一作者或独著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EI检索7篇,完成授权发明专利15件,负责起草能源行业标准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共5项,参编本专业著作1部。


研究方向

巷道快速掘进理论、连采短壁采煤方法与理论


主要成果

长期致力于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理论、连续采煤机短壁采煤及岩层控制等方面研究工作。基于掘锚一体机组,率先建立了不同煤层地质条件下成套设备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不同煤层地质条件下的不同设备配套与选型原则,为装备应用提供了坚实依据;基于连续采煤机,研发了基于全风压通风的旺格维利采煤新技术,并揭示了边角煤短壁开采过程中短壁采场窄煤柱群与顶板岩层耦合作用机理,为短壁采场类似于长壁的采空区周期性控制及短壁带式充填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为掘锚一体机、连续采煤机等新装备及其新工艺在我国不同地质条件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来源:

马进功,宋德军基于变权模糊理论的掘锚一体机组掘进适用性数学评价[J]. 煤炭学报202348(6):2579−2589.


责编:郭晓炜
编辑:赵泽维
审核:张晓宁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活动断层研究进展及其科学前沿问题讨论徐锡伟1, 李 峰2, 程 佳1,3, 刘保金4, 陈桂华5, 李 康3, 任俊杰1,3, 贾启超1,2 作者简介(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