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焦玉勇教授团队:咸水层毛管力圈闭机制及对非纯CO2封存效率的影响|“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题

2023-08-15


创新点
1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在垂向上呈现出一定的物性差异,严重影响CO2的运移分布和封存效率。笔者采用随机统计建模方法,研究了垂向多层系咸水层中非纯CO2气体运移和封存过程,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针对性。
2毛管力非均质分布不仅会圈闭CO2,更会圈闭伴随的杂质气体,影响CO2封存效率。本文采用Leverett J函数刻画储层非均质毛管力分布,定量分析了CO2和杂质气体的运移规律和封存演化机制,对实际咸水层非纯CO2气体运移分布预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3基于非纯CO2气体-地层水两相流动和CO2地质封存机理,提出毛管力和残余封存指标,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咸水层各因素下非纯CO2气体封存效率,最后给出适宜封存CO2的深部咸水层条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咸水层毛管力圈闭机制及对非纯 CO2 封存效率的影响

作者:崔国栋,胡 哲,宁伏龙,王延永,焦玉勇1
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工程学院;2. 成都理工大学 能源学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肆利用,CO2等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增加,目前大气中CO2气体浓度已经升高到421ppmppm为百万分之一),是工业化前的150%以上。CO2浓度上升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北极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温室效应,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了4倍,经济成本增加了7,每年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的损失高达全球GDP2%。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不仅加剧了各地的旱涝灾害,也导致了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气候变暖会导致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将使得大量物种无法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灭绝。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已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但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减排时间短,在诸多减排措施中,CO2地质封存被认为是现有阶段最有效可行的CO2减排手段。CO2封存场所主要包括枯竭油气藏、不可开采的煤藏、深海以及深部咸水层。与其他封存场所相比,咸水层具有分布广、体积大、距离CO2排放源近等优势,使得咸水层成为最具有前景的CO2地质封存方式。CO2注入地下咸水层后,自由态CO2在横向和纵向上持续运移,不断与水接触溶解形成碳酸,并与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发生矿化反应。
        目前普遍认为,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形式包括:构造封存、残余封存、溶解封存及矿化封存。实际咸水层由于微观孔喉的差异会导致储层中毛管力的非均质分布,不仅会影响CO2封存机制,更会严重影响CO2的运移路径。HESSE等人认为,正是咸水层毛管力的非均质性导致了第五种类型的封存,他们称之为毛管封存。当上升的CO2运移毛管力大于CO2前端压力的区域时,CO2会无法进入该区域而在该区域下方积聚,以残余气的形式封存在下方的岩石骨架颗粒之间。
        然而,实际捕集的CO2中含有多种杂质气体,会在CO2注入和封存过程中影响注入气体的密度和粘度,进而可能严重影响CO2运移路径和封存效率。针对咸水层毛管力作用下杂质气体对CO2封存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模拟研究。WANG等研究了不同杂质种类对CO2封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2O2等不凝性杂质会增加CO2向上运移的浮力,但会降低CO2的溶解封存以及残余气封存量,进而降低CO2的地质储量。LI等研究了N2H2S对层状地层CO2运移形态分布以及封存量的影响。同时他们在后续的研究中增加了对含有天然H2S气体的地层中注入含N2CH4等杂质气体共同耦合下的CO2封存的研究。WEI等基于压力-体积-温度以及毛管力曲线等特性模拟了N2等不凝性杂质与CO2共同注入后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N2降低了CO2的封存储量,含N2的非纯CO2气体比纯CO2气体羽流速度快,同时具有更高的气体饱和度。可见,非纯CO2气体中的杂质气体会影响CO2运移过程和封存效率。
        实际储层受水动力条件差异影响,会在垂向上形成物性差异的咸水层,使得不同咸水层在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中表现出明显层间差异。多层系咸水层的垂向物性差异性会导致毛管力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CO2的注入后的封存过程。但是,针对非纯CO2气体咸水层封存过程,目前还未开展咸水层垂向毛管力差异影响分析。因此,明确非均质毛管力作用下,非纯CO2气体在多层系咸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及其封存演化规律,对实际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实施和CO2羽流预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结合随机统计建模及非纯CO2气体-盐水两相渗流数值模拟,研究了非均质毛管力下非纯CO2气体在多层系咸水层中的运移分布规律以及封存效率,明确了毛管力、垂向物性差异以及杂质浓度等因素对非纯CO2气体封存效率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实际咸水层呈垂向多层分布,物性差异大,毛管力非均质性严重。非纯CO2气体封存过程中,毛管力不仅会圈闭CO2,更会圈闭伴随的杂质气体,影响CO2运移和封存。但是,垂向多层系下毛管力的圈闭机制还不清楚,其对非纯CO2气体封存效率的影响亟待分析。为此结合随机统计地质建模和非纯CO2盐水两相渗流模型,建立了垂向多层系咸水层非纯CO2封存运移模型;研究了毛管力作用下CO2和杂质气体的运移过程及其羽流发育规律,并对非纯CO2气体垂向运移速率和毛管力圈闭能力进行了量化计算;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阐明了毛管力大小、非均质程度、杂质体积分数等因素对非纯CO2气体封存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非均质毛管力可有效圈闭非纯CO2气体,增加非纯CO2气体在横向上的波及体积;随着毛管力大小和非均质程度增加,毛管力圈闭量升高,毛管力封存系数增大,但CO2垂向运移速率降幅明显,与杂质气体垂向运移速率的差异幅度增加。毛管力自上而下递减时,底部毛管力圈闭减少,更多的非纯CO2气体将运移到地层上部的各个区域,使得非纯CO2气体毛管力封存系数增加,非纯CO2气体残余封存系数减少,CO2垂向运移速率增大,与杂质气体垂向运移速率的差异幅度减小;随着杂质气体体积分数增加,非纯CO2气体浮力增加,垂向运移速率增大,更多非纯CO2气体运移到地层顶部,非纯CO2气体毛管力封存系数降低,残余封存系数增加。因此为保证封存安全性,应尽可能选择含杂质少的非纯CO2气体注入毛管力大、非均质性强以及垂向毛管力自上而下先递增后递减的咸水层。

部分图片





毛管力封存示意图

多层系咸水层地质封存基础模型示意


3 不同毛管力大小下非纯CO2气体运移分布图


4  不同毛管力下气体运移至咸水层顶部所需时间





第一作者简介


崔国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副教授,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副主编,国际著名期刊Gondwana ResearchEnergy Reports客座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科技通报等期刊青年编委,国际Eni Award提名奖获得者。近五年,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O2地质封存和利用论文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篇,中科院一区论文8篇。研究工作成果被Renewable Energy Global Innovations作为Key Scientific Article进行了特别报道,促进了CO2地质封存和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简介


焦玉勇,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院长、首席教授,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DDA专委会主席IJRMMSTUSTIJOG编委,主要从事深地工程与深部采矿、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工程研究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SCI论文140余篇,H-index=32


‍‍‍‍‍‍


来源:

崔国栋,胡哲,宁伏龙,等咸水层毛管力圈闭机制及对非纯 CO封存效率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2348(7):2791−2801.


责编:郭晓炜‍‍‍‍‍‍‍‍‍‍
编辑:赵泽维
审核:张晓宁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活动断层研究进展及其科学前沿问题讨论徐锡伟1, 李 峰2, 程 佳1,3, 刘保金4, 陈桂华5, 李 康3, 任俊杰1,3, 贾启超1,2 作者简介(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