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双碳背景下构建焦煤指数定价机制的应用研究

2023-09-13


基于双碳背景下构建焦煤指数定价机制的应用研究


张国祥 李元 胡仁淮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炭运销分公司
摘要:“双碳”背景下,煤炭位于煤电、煤焦钢、煤建材、煤化工等产业链供应链的最前端,建立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长期战略合作与保障机制,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长协价格机制,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自2016年以来,动力煤“基础价+浮动价”长协价格机制不断完善,长协机制“压舱石”作用逐步显现。随着2019年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以及中国焦煤品牌集群的成立,推动了“2+3+3”协商会议机制达成,有力推进了焦煤指数指导精煤定价的进程,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炭基本属性、煤炭价格体系、长协机制演变、中国焦煤指数发布、焦煤指导定价原则等内容。

关键词:双碳战略、价格体系、长协机制、焦煤指数定价

一、背景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我国能源供应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这是对先立后破、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学精准的要求和诠释。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支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我国自主可控、具有自然优势的能源资源,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国际能源市场话语权的根基,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仍不可替代。煤炭位于煤电、煤焦钢、煤建材、煤化工等产业链供应链的最前端,建立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长期战略合作与保障机制,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长协价格机制,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二、煤炭的基本属性

煤炭是指古代植物伴随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碳化反应而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为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最主要能源之一,因其高价值所以煤炭也被人们誉为“黑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煤炭仍是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根据《2021年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为27.2%,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56.8%,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地址条件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会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根据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煤炭的分类参数有两类,即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和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在实践中主要参考的指标分别为挥发分(Vdaf,以质量分数表示)和粘结指数(GR·1,简称G),首先按照挥发分比例可将煤炭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煤化程度依次提高;其次根据挥发分和粘结指数等指标进一类细分,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 焦煤、气肥煤等。在煤炭行业及公司的分析中,我们主要根据煤炭用途将煤炭划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和无烟煤三种。

不同煤种由于存在挥发分和粘结等特性上的不同,存在不同的下游应用场景。动力煤:从广义上讲,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动力煤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发电(主要是火力发电)、建材、供热等。炼焦煤:炼焦煤主要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目前炼焦煤 70%的下游消费为钢铁企业;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稀缺,在炼焦煤供给上相对依赖进口。无烟煤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高的煤种,主要对应下游行业为电力、建材和化工。煤炭产品本身价格仅占终端价格的60%左右,中间运输环节在终端价格中的权重接近40%。

三、煤炭的价格体系

煤炭的价格体系主要包括微观的煤炭价格指标、煤企与电厂的定价机制以及宏观的煤炭价格决定因素。由于我国煤炭具有“资源分布与需求分布空间错位”的特性,即下游需求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从煤炭出坑到运输至下游发电厂往往长达几千公里,并需要经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路运输等方式,因此运费对下游煤炭用户采购成本会有很大影响,根据煤炭的不同运输状态和销售时交割地点的不同,可将煤炭价格口径分为坑口价、车板价、平仓价等。

从价格差异上来看,在相同价格口径下目前炼焦煤价格最高,无烟煤次之,动力煤价格最低。在价格上,不同煤种主要关注不同指标。动力煤:由于动力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因此动力煤定价主要以热量为基准,然后在水分、硫分、挥发分、灰分等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到最终价格;炼焦煤:由于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因此炼焦煤定价时主要关注的煤质指标为灰分、硫分、挥发分等,灰分对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都有不利有影响,而硫分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转入焦炭中的硫会恶化高炉操作,降低生铁质量;无烟煤:无烟块煤和粉煤等的性质和用途差异较大,因此无烟煤定价时主要关注粒度大小,其次关注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等指标。由于三种煤炭的终端需求均主要来源于工业与制造业,均顺周期,因此三种煤炭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波动程度有所不同,导致有时会出现背离。 

我国煤炭定价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而确定的价格,二是经由国家相关部门干预而形成的价格。据此可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4 年的计划经济定价阶段、1985-2012年的价格双轨制阶段、2013-2015 年的市场化定价阶段、2016 年至今的长协定价为主阶段。以2016年以来长协定价为例,201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煤、电、钢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明确 2016年起开始建立电煤钢煤中长期合作基准价格确定机制,以长协基准价为基础建立价格预警机制,此后长协价有了较明确的制定机制。

四、煤炭长协价格机制演变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规模以上电力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实现全覆盖,且由于目前煤炭产量大多由规模以上煤企贡献,小型煤企则仍采用现货定价,因此目前我国煤炭交易市场上的定价机制格局为:以年度长协定价和月度长协定价为主,现货定价为辅。煤电交易中采用年度长协定价的比例略低于月度长协定价,两者总量占全国煤炭市场的70%以上。以中国神华为例,公司2019、2020年按年度长协、月度长协、现货三种方式销售的煤炭分别约占总煤炭销量的50%、40%、10%。

年度长协定价机制:是指供需双方约定的执行期限在一年及以上、有明确数量和价格机制的煤炭购销方式合同双方按年为周期对煤炭进行约定交易的交易模式,定价模式为基准价+浮动价;定价周期为每月一次

2020神华定价为例,目前大多数煤企年度长协定价公式与此基本相同,分区域挂钩指数有所变化,华东部分区域挂钩BSPI和CCTD指数。

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及“双碳”目标的引领,煤炭长协价格机制也将随着发生变化。2021年12月份在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新动力煤长协价格机制(意见征求稿)。经过4个月试运行之后,国家发改委明确自2022年5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动力煤定价机制,即电煤长协执行“基础价+浮动价”机制(实行月度定价),其中,基础价为675元/吨,浮动价挂钩BSPI、CCTD、NCEI指数,下水煤价格区间为570-770/吨。

总体来看,长协定价机制的最大目的在于弱化煤价的波动,煤炭现货价格的波动只有50%会引起年度长协价的变化。由于监管政策的规定,大规模煤炭企业必须以签订长协合同为主。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企业销售均价受到短期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减少,对于稳定煤企与上下游企业的营业收入有巨大的作用。同时长协机制通过稳定供需,能够对波动中煤炭价格形成牵引;基准价格作为政策调控的锚点,也限制了煤炭价格的大幅波动。

从后期来看,随着动力煤长协机制在平抑市场波动、稳定市场预期“压舱石”作用的逐步显现,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协会等部委、机构也高度重视焦煤指数指导精煤定价机制的推进。随着2019年12月4日山东日照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会上中国焦煤指数的正式发布直接带动了精煤指数定价的进程。用好焦煤价格指数、指导精煤长协定价,成为摆在煤炭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五、中国焦煤价格指数推进历程

2016以来,在国家发改委、新华社、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焦煤先后发生几件大事:一是是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的正式发布,代表着中国焦煤价格指数的诞生;二是成立中国焦煤品牌集群,代表着中国1/3年度炼焦煤资源量的品牌联盟诞生;三是建立“2+3+3”联合协商的焦煤指数指导定价机制,代表着焦煤指数指导精煤定价迈出了实质性意义。三件大事奠定了中国焦煤的基础地位,规范了焦煤市场的秩序,也提升了与下游客户协商定价的话语权。

1.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牵头指导,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焦煤价格指数编制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山西“焦煤在线”平台实际交易数据为基础,中价·新华山西焦煤价格指数编制发布工作率先启动。在对龙煤集团、沈煤集团、开滦集团、平煤神马、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及山东能源等国内其他大型焦煤生产企业进行多次调研和充分沟通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和科学论证,完成了指数由“区域”向“全国”的升级。

2.中国焦煤品牌集群:稀缺宝贵的焦煤资源是钢铁工业不可替代的原料,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引领下,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山西省品促会积极推动,山西焦煤、龙煤集团、淮北矿业、山东能源、冀中能源、平煤神马、开滦集团、沈阳煤业中国八家领先焦煤企业发起创立中国焦煤品牌集群,聚焦“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五大要素,致力提升中国焦煤品牌价值。

3.“2+3+3”会议机制:为夯实煤钢合作共赢的战略型伙伴关系,推进焦煤指数指导精煤定价,贯彻落实以指数为参考的价格机制,“2+3+3”(煤协、钢协+山焦、山能、淮北+宝武、鞍钢、华菱)联合协商的焦煤指数指导定价机制,会议机制的确立有力推进了焦煤指数定价的进程。

六、焦煤指数指导定价原则

按照“2+3+3”联合协商定价机制的指导思路,按照基本原则、测算方法、测算模型、调价机制等进行试算、推演和实施,推进焦煤指数指导定价机制的进入实质性阶段。

(一)基本原则

为了煤焦钢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在利用指数指导产品定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长协运行稳量稳价。对于煤焦钢产业链而言,稳定是基础条件,稳定是最大的效益。自2016年底签订长协以来,稳量稳价的炼焦煤长协运行机制已经在行业上下游达成了共识。

2.测算方法科学合理。在指数应用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采用科学可行的定价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利用指数进行产品定价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跟踪完善。

3.尊重市场运行规律。指数的选取,需要尽可能覆盖目前市场的主流品种,客观、如实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符合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保证行业内各企业的健康正向发展。

4.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当市场调节不再有效时,需要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让行业重回正轨,因此在利用指数定价时,必须要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现长远发展。

(二)指数定价测算方法

1.测算原理

利用指数指导产品定价的一般原理是:将指数的最新值,与基准指数相比,计算出变动百分比,作为下一期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依据。

如何选择最新指数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最新指数的选择应满足三个条件:①具有代表性,充分覆盖目前焦煤产品的主流市场和主流品种;②具有有效性,充分反映当前市场信息,是市场达到均衡、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价格;③满足无套利条件,因为这是长协合约开始执行的价格,因此在起步阶段与市场价格间不能存在套利机会,否则必有一方会对价格不满,导致长协合同难以履行。

综合上述三个条件,可以选择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作为基准指数。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CCP)是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牵头指导,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具体负责,采集“焦煤在线”平台真实交易合同数据编制而成,能够全面、准确反映产地焦煤价格变动情况,为焦煤市场提供准确的价格信息。CCP综合指数覆盖范围广,但价格基本不变的长协占比太高,难以实时反映市场变化;CCP竞价指数公开透明,能充分反映目前的供需状况,但有时容易暴涨暴跌,不利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CCP现货指数+竞价指数既能反映季度内真实的市场情况,又能体现近期的价格变化,更利用供需双方接受。

模型采用的滚动基期反映上季度的市场变化情况,相对滞后一季度;为了更好地实现煤焦钢联动发展,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可以把钢材指数涨幅考虑进来。目前钢材成本中焦煤占比为22%,在测算模型中计入,未来如果发生变化,可以进行调整。

2. 测算模型

① 以CCP(现货+竞价)+CSPI(综合指数)季度均值的环比基期测算

备注:1)CCP季度变化率环比=【(t-1)(现货*0.85+竞价*0.15)季度指数均值-(t-2)(现货*0.85+竞价*0.15)指数均值】/(t-2)(现货*0.85+竞价*0.15)指数均值*0.78;(2)CSPI季度变化率环比=【(t-1)季度综合指数均值-(t-2)季度综合指数均值】/(t-2)季度综合指数均值*0.22;(3)测算调价幅度=t季度长协价均值×【CCP季度变化率环比+CSPI综合季度变化率环比】

该方法测算说明:CCP长协、现货、竞价指数权重分别为63%、32%、5%,考虑到长协指数受长协调价循环影响,该测算模型中去除长协指数权重。因此,设定现货、竞价指数权重为85%、15%,更能反映季度内的市场变化。

②以CCP竞价指数+CSPI综合指数季度的环比期末测算

备注:1)CCP竞价指数环比变化率=【(t-1)季度末CCP竞价指数-(t-2)季度末CCP竞价指数】/(t-2)季度末CCP竞价指数*0.78;(2)CSPI综合季度变化率环比=【(t-1)季度末CSPI指数-(t-2)季度末CSPI指数】/(t-2)季度末CSPI指数*0.22(3)测算调价幅度=(t-1)季度长协价均值×【CCP综合指数季度变化率环比+CSPI综合指数季度变化率环比】

该方法测算说明:竞价指数反映了目前产品的竞价情况,同时满足有效性和无套利条件,因此长协价格应尽量向竞价价格靠拢,这样可以保障长协合约的履行。用上季度末的CCP竞价指数减去上上季度末的CCP竞价指数,如实反映了上季度产品的涨价幅度。该方法简单易算,而且符合科学,大多数经济指标,如CPI、PPI都是类似原理。

(三)调价机制

目前焦煤产品实行的是季度定价,即在每个季度末确定下个季度的长协价。但市场瞬息万变,在采用指数定价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同时兼顾行业长远发展。

1.季内价格波动在±5%以内:该种情况下,市场平稳或小幅波动,价格调整在±50元以内。

2.季内价格波动达到±5%以上:如果季内价格发生大幅波动,超过±5%,但在±10%以内,根据幅度变化,进行±100元的调整。

3.季内价格波动超过±10%:当市场短期内发生剧烈波动时,启动季内调价机制。经双方协商,产实行新的定价,定价方法同前。

4.设置熔断机制:在极端环境下,如果价格很低,跌破了焦煤企业的成本线;反之,如果价格很高,钢企可能亏本,这时启动熔断机制,实现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炼焦煤价格为例,鉴于2021年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美元国家大幅放水、输入性通胀严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复杂情况,以中国焦煤品牌集群为代表的炼焦煤企业, 保持定力坚持长协机制,炼焦煤长协价格的涨价幅度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根据焦煤指数指导定价来看,指数涨幅为一季度涨价116元/吨、二季度122元/吨、三季度181元/吨、四季度207元/吨(全年涨幅626元/吨);实际涨幅为一季度涨80元/吨、二季度涨20、三季度未涨、四季度涨500元/吨(全年涨幅600元/吨)。

七、综合效益

综合来看,在双碳背景下,煤炭价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稳定煤炭价格,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建立上下游企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非常明显。实践表明,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中长期合同和长协政策的指导下,国内煤炭市场更加稳定、煤炭价格更加具有坚挺且更加贴近市场。以中国焦煤品牌集群为代表的炼焦煤企业在实际与下游协商定价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不越底线、不碰红线,保持定力坚持长协,有力引导了市场稳定和市场预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责任担当,切实起到了稳定煤炭市场“压舱石”作用。

本文第一作者:张国祥,煤炭运销分公司营销策划部主管、工程师。


(编辑:吕晴)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活动断层研究进展及其科学前沿问题讨论徐锡伟1, 李 峰2, 程 佳1,3, 刘保金4, 陈桂华5, 李 康3, 任俊杰1,3, 贾启超1,2 作者简介(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