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过渡金属改性HZSM-5催化转化煤油共炼重油制轻质芳烃的研究

2023-10-13

第一作者简介:

姚昕壮,工学硕士,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研究领域:煤及煤焦油催化转化。

通讯作者简介:

孙鸣,博士,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在研及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项目1项,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参与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获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20余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煤炭、生物质资源的转化与利用;(2)焦油梯级分离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3)焦油催化转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马晓迅,博士,西北大学化工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主持在研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课题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化工传质与分离、天然气化工、碳一化工、粉-粒流化床/喷动床、大气污染控制(烟气脱硫、脱硝)、化工过程优化和全生命周期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

题目

过渡金属改性HZSM-5催化转化煤油共炼重油制轻质芳烃的研究

2

作者

姚昕壮1 么秋香2 何 磊1

刘永琦1 马 丽3 孙 鸣1 马晓迅1

3

作者单位

1.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国家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710069 西安

2.西京学院理学院,710123 西安

3.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710021 西安

4

研究背景

煤焦油催化转化产物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BTEXN)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煤油共炼悬浮床液体产物作为煤油共炼的初级产品,其组成与煤焦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芳烃等化学品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过渡金属改性的HZSM-5分子筛具有较高的中强酸酸性和更大的介孔比表面积,能够大幅提升焦油催化转化效率。此外,通过红外快速加热炉获得产物液相产率,可对Py-GC/MS获得的BTEXN产率进行校正,得到重油制备BTEXN的实际产率。因此,本文以煤油共炼悬浮床加氢裂化产物的重油(H-CT)为研究对象,采用Py-GC/MS考察了裂解温度、升温速率及催原比对裂解产物中BTEXN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HZSM-5负载过渡金属(Mo、Fe、Ni、Mo-Fe、Mo-Ni),研究了不同金属对H-CT催化转化制BTEXN的特性。并通过裂解产物中芳烃分布,研究了H-CT的催化转化路径。此外,由于Py-GC/MS无法对焦油裂解产物三相产率进行准确的定量,本文利用红外快速加热炉对Py-GC/MS实验结果进行校正,获得了相对准确的BTEXN产率。该研究为煤油共炼产物的高值化提供了借鉴,并且Py-GC/MS联用红外快速加热炉为准确定量BTEXN产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5

摘要 

煤油共炼技术为煤炭和重质油清洁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但其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为实现煤油共炼液体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煤油共炼重油(H-CT)为原料,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通过单、双金属改性的HZSM-5对H-CT催化转化制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BTEXN,B—苯,T—甲苯,E—乙苯,X—二甲苯,N—萘)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探究了裂解温度、升温速率和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对BTEXN峰面积和选择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快速加热炉对H-CT的Py-GC/MS结果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单、双金属负载使HZSM-5的强酸酸性减弱,中强酸酸性增强;Mo,Fe及双金属Mo-Fe的负载增大了HZSM-5介孔比表面积;H-CT裂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00 ℃、升温速率5 ℃/ms,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8∶1,在此最优条件下,催化剂按转化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Mo-Fe,Mo-Ni,Mo,Ni,Fe,HZSM-5;HZSM-5和Mo-Fe/HZSM-5催化转化制备BTEXN的总选择性分别为39.78%和60.30%,修正后的BTEXN产率分别为197.3 mg/g与339.0 mg/g。过渡金属改性HZSM-5促进了BTEXN的生成,金属与HZSM-5的结合加速了催化转化过程中氢转移、脱羟基、开环、脱烷基和其他反应。

6

结论

1) 在裂解温度为700 ℃、升温速率为5 ℃/ms、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8∶1条件下,HZSM-5催化转化H-CT制备BTEXN的效果最佳,焦油中BTEXN的总选择性为39.78%。

2) 过渡金属改性HZSM-5可以更好地调控产物分布,提升BTEXN含量。Ni/HZSM-5使产物中芳烃选择性提升至80.48%,且BTEXN总选择性为53.89%。Mo-Fe/HZSM-5可使BTEXN总选择性提升至60.30%。

3) Py-GC/MS校正结果表明,在HZSM-5与Mo-Fe/HZSM-5催化转化下,H-CT催化转化制BTEXN的产率分别为197.3 mg/g与339.0 mg/g。过渡金属改性HZSM-5促进了BTEXN的生成,金属与HZSM-5的结合加速催化转化过程中氢转移、脱羟基、开环、脱烷基和其他反应,显著降低了不良裂解产物的选择性,如多环芳香化合物和杂原子化合物。相比于单金属,双金属Mo-Fe强相互作用促进了金属物种在分子筛上的分散,进而提高了H-CT裂解效率,促进了BTEXN的生成。

7

部分图片

图1 红外快速加热炉装置

图2 负载不同过渡金属的

HZSM-5的XRD谱

图3 Mo/HZSM-5和Fe/HZSM-5及Mo-Fe/HZSM-5的SEM照片及元素映射

图4 Me/HZSM-5分子筛的NH3-TPD曲线及Mo-Fe/HZSM-5的分峰拟合曲线

图5 Me/HZSM-5的N2等温吸脱附曲线及孔径分布曲线

图6 H-CT在不同裂解终温下裂解产物BTEXN的峰面积与选择性

图7 H-CT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裂解产物BTEXN的峰面积与选择性

图8 不同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条件下H-CT裂解产物中BTEXN的峰面积与选择性

图9 Me/HZSM-5催化转化H-CT产物

总峰面积和族组分选择性图10 Me/HZSM-5催化转化H-CT产物芳香烃的环数分布

图11 Me/HZSM-5对H-CT催化转化

产物BTEXN选择性的影响

图12 H-CT可能的催化转化路径

图13 H-CT催化转化产物三相产率


全文链接

http://ebcc.tyut.edu.cn/paper_show.aspx?id=1739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侯正猛 1,吴旭宁 1,2,罗佳顺 1,2,张烈辉 2,李早元 2,曹 成 2,吴 林 1,2,陈前均 1 作者单位(1.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