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于井上与井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优势,阐明了井上下联合防突“时空转换、优势互利”的内涵;针对近距离煤层群层特征,提出了近距离煤层群“孔群覆盖、协同抽采”井上下联合防突典型模式,实现了瓦斯突出治理的超前规划、提前施工、整体消突。针对远距离煤层群特征,提出了远距离煤层群“强化增透、递进抽采”井上下联合防突典型模式,实现了瓦斯突出治理的强化卸压、递进消突。研发的近远距离煤层群井上下联合防突关键技术在沙曲一矿及朱集西矿成功应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突出煤层群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模式与关键技术
图 1 水平煤层群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模式构建思路
图 2 地面井瓦斯抽采
图 3 井下钻孔瓦斯抽采
图 4 近距离煤层群井上下联合防突典型模式、方法及其衔接模式
图 5 远距离煤层群井上下联合防突典型模式、方法及其衔接模式
图 6 多种地面井组合分区联抽防突
图 7 设计参数对多分支水平井抽采效果的影响
图 8 煤巷条带分段卸压防突技术示意
图 9 井上下联合防突衔接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图 10 贝叶斯网络和专家打分方法相结合框架
图 11 沙曲一矿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模式
图 12 沙曲一矿防突接替合理性贝叶斯网络
图 13 构建的 2 种井群布井方式优化技术
图 14 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及其井孔空间布置技术
图 15 2 种水力切缝、压裂联合工艺技术模式
图 16 朱集西矿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模式
图 17 朱集西矿防突接替合理性贝叶斯网络
张永将,男,1981年4月出生,安徽宿州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重庆研究院瓦斯研究分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吉林省、陕西省特聘安全生产专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曾任“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长,主持纵向科研30余项、重大横向科研8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项、国际专利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25篇,出版专著3部,编写行业标准8项。
研究方向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
主要成果
致力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及装备研究,研制了超高压水力割缝装置,实现了煤层钻-割-封-抽一体化快速卸压增渗,可用于解决煤巷条带、石门揭煤、工作面回采区域等卸压增渗难题;针对深井突出煤层群提出井上下联合防控方法与技术,研究形成了深井煤与瓦斯动力灾害评估、鉴定、区域预测及防治措施为一体技术体系;为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来源:
张永将,邹全乐,杨慧明,等. 突出煤层群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模式与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2023,48(10):
3713−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