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底抽巷炮掘水间隔装药结构与炮眼布置优化 | |
刘少伟1,2,隋纪胜1,贾后省1,付孟雄1,于 涛3,姚丙傲3 | |
1.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3. 河南省新郑煤电有限公司 | |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岩巷钻爆法施工单次循环进尺较短、掘进面超欠挖等问题,以赵家寨矿14206工作面底抽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有效应力、振速、岩石损伤以及掘进面爆破效果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装药结构下岩石破碎特征。研究表明,全长装药和水间隔不耦合柱状装药结构的破碎半径相同,均为60 cm;通过巷道全断面爆破数值计算,揭示了2种炮孔间距下岩石阶段性破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内部掏槽孔和崩落孔的布置间距应小于炸药有效破碎半径。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装药结构,其炮孔利用率达90%,进尺深度由1.5 m提高至1.8 m,整体装药量下降了5%。 | |
关键词:深埋岩巷;爆破掘进;装药结构;炮眼布置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2074102 ) | |
刘少伟,隋纪胜,贾后省,等. 深埋底抽巷炮掘水间隔装药结构与炮眼布置优化[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3,5( 6 ):063529. LIU shaowei,SUI Ji sheng,JIA Hou sheng,et al. Optimisation of solid-hydraulic coupled charge structure and borehole arrangement in deep buried bottom draw lane gunnery[J]. Journal of Mining and Strata Control Engineering,2023,5( 6 ):063529. | |
深埋底抽巷炮掘水间隔装药结构与炮眼布置优化 1 底抽巷掘进面概况及存在问题 2 水间隔装药结构及爆破效果分析 2.1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2.2 单孔爆破计算模型构建及装药结构方案 2.3 模型材料及本构方程 2.4 爆破动态损伤特征 2.5 应力传播特性分析 2.6 爆破后围岩振动特征分析 3 底抽巷掘进面爆破数值模拟 3.1 模拟方案 3.2 模型构建 3.3 爆破效果分析 3.3.1 方案1爆破效果分析 3.3.2 方案2爆破效果分析 4 工业性试验 5 结 论 | |
作者简介:刘少伟,男,1977年3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现任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在本领域出版学术专著3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E-mail:lswxll@126.com | |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由康红普院士担任主编,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双月刊,双月25日出刊。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目录收录。 2021年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2022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2023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2023版显示,《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在“矿山工程技术”学科的25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为2.735,学科排名第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3版)》显示,《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在“矿山工程技术”学科的75种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为5.102;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3.908。 |
|
办刊宗旨:介绍采矿工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工程及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为推动采矿工程、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
|
刊登范围:采矿工程、工程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绿色开采、智能开采等方向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最新研究理论与成果。 |
|
| |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视频来自原帖转载或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编辑整理:学报编辑部 审核:许书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