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原位MOF化聚乳酸纤维膜制备及空气过滤性能

2023-11-09




创新点
(1)提出了原位MOF化改性聚乳酸纤维膜的技术路线,赋予纤维膜良好的结构规整性、极高的表面活性和优异的电活性。
(2)利用MOF化聚乳酸纤维膜的良好压电性,采用机械极化方法使其表面显著荷电,大幅提高静电过滤能力。
(3)测试分析了纤维膜的表面电势和介电常数,首次量化了聚乳酸体系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4)该聚乳酸纤维过滤膜力学性能优异、表面电势高,对PM0.3展现了优异的过滤效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全降解环境友好型空气过滤材料。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原位MOF化聚乳酸纤维膜制备及空气过滤性能

作者:李欣雨,朱桂英,王存民,朱金佗,徐 欢,何新建1
单位:1.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与物理学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炭消费量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比58%而固体燃料的燃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如 SO2NOxCO和 PMs(颗粒物)。其中PMs在空气中悬浮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体的支气管和肺部。尤其是在煤矿等开放性粉尘源较多的场景在空气对流质量浓度梯度等作用下粉尘易扩散而造成 PMs 质量浓度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尘肺病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危害工人身体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据统计截至 2020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 90.4 万例而 60%以上为煤工尘肺因其死亡人数已远超各类煤矿生产事故总死亡人数。因此为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健康亟需高性能空气过滤材料以有效控制 PMs 危害。近年来空气过滤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对 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2.5 μm 颗粒物的控制研究PM0.3颗粒更小穿透性更强空气停留时间更长传播范围更广其危害与防范难度远远大于PM2.5。‍‍
大多数空气过滤材料采用聚丙烯驻极体熔喷膜同时利用机械过滤和荷电纤维的静电力捕捉 PMs以提高过滤效率。但聚丙烯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使用中产生的微 塑料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作为一种最具代表 性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PLA) 具有优异的生物 相容性力学性能和加工性在空气过滤领域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为提高PLA 纤维膜的过滤效果, 通常利用电晕充电方法使其纤维表面荷电。例如, ZHANG通过电晕充电技术获得 PLA 驻极纤维 膜过滤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 LEE利用电晕充 电处理 PLA多孔纤维膜增强了对PMs过滤和SO2吸附。由于分子链的螺旋结构特性PLA 呈现剪切压电性无需外加电场的极化处理通过机械作用即可产生表面电荷并形成空间电场具有简单高效易于实现规模化制备的显著特征。
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金属有机框架 (MOFs) 是一种新兴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极高比表面积可控孔尺寸优异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沸石咪唑酯框架-8(ZIF-8) 是一类典型的MOFs 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高吸附性等特点。更重要的是ZIF-8 的极性官能团和高ζ电位有助对 PMs 的静电捕获因而成为空气过滤领域的新兴材料。 但 ZIF-8 晶体一般为粉末状态需要结合基底材料才能有效发挥性能优势。目前主要通过 种方法 将 ZIF-8 负载于基底材料静电纺丝雾化喷涂和 原位生长。静电纺丝法会使 ZIF-8 晶体包裹在聚合物纤维中导致孔隙和反应位点的无效利用;雾化喷涂法可以均匀分散 ZIF-8 于纤维表面但结合不紧 密ZIF-8易脱落;原位生长 ZIF-8(也称原位 MOF提供了直接负载并最大程度保持 ZIF-8 结构 和活性的有效方法
笔者通过原位生长法使ZIF-8 晶体均匀锚定于PLA 纤维表面 (PLA@ZIF8)并结合机械极化技术制备用于高效过滤PM0.3的 PLA空气过滤膜。采用扫 描电子显微镜 (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 (EDS)、 X射线衍射分析仪 (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万能试验机静电测试仪和电介质测试仪对 制备的 PLA 空气过滤膜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利用自主搭建的过滤测试系统评估了 PLA@ZIF8 复合膜对 PM0.3 的过滤性能在不影响压降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其过滤效率并且利用机械极化使纤维膜表面荷电考察 ZIF-8 晶体在静电过滤中的作用。该复合纤维膜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可生物降解且不含对人体有副作用的有机溶剂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空气过滤材料。
摘要
 ABSTRACT
颗粒物 (PMs) 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PM0.3 颗粒小、穿透性强、危害性大。传统空气过滤材料难以有效去除PM0.3,且不可降解,易产生塑料 污染和微塑料危害。为此,开发了一种高力学性能、高表面电势、高PM0.3过滤效率、低空气阻力且可生物降解的原位MOF化纤维过滤膜。提出了原位MOF化改性聚乳酸纤维膜,同时结合机 械极化增强纤维膜表面荷电,提升静电过滤能力。
通过调控MOF化时间,探究其与纤维膜综合性 能之间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能量色散 射线光谱仪(EDS) 进行微观表征;采用 射线衍射分析仪 (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分析晶体结构;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 性能;采用静电测试仪和电介质测试仪检测表面电势和介电常数,探究极化特性;通过自主搭建 的过滤测试系统研究纤维膜的过滤性能并探讨其过滤机理。结果表明MOF化聚乳酸纤维膜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过滤效率:拉伸强度增幅高达27%(4.4MPa),而断裂伸长率最高增加6倍 (36.1%), 断裂韧性可提升8倍 (1.46MJ/m3)PM0.3过滤效率最高提升17.1且不影响滤阻;经极化后,复合纤维膜的表面电势最高近4kV,过滤效率可再次提升 4.3%~7.7%。提出的全降解环境友好型多功能纤维膜在超细颗粒物的过滤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部分图片




 1    原位 MOF 化 PLA 纤维过滤膜的制备流程


 2    空气过滤测试系统示意


 3    原位 MOF 化不同时间后 PLA 纤维膜的扫描电镜 (SEM) 观察图像


 4    原位 MOF 化 PLA 纤维膜的元素面分布和 EDS 能谱


 5    原位 MOF 化 PLA 纤维膜的红外光谱示意 (FTIR) 与 射线衍射示意 (XRD)


 6    原位 MOF 化 PLA 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7    PLA@ZIF-8 纤维膜的极化特性与表面电势


 8    PLA@ZIF-8 纤维膜对 PM0.3 的过滤效率

作者简介


李欣雨,女199954日生,山东临沂人,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


研究方向

职业安全健康


主要成果

致力于气溶胶科学、个体防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聚乳酸基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研发,为超细颗粒物过滤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策略,对保障接尘人员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李欣雨朱桂英王存民原位 MOF 化聚乳酸纤维膜制备及空气过滤性能[J]. 煤炭学报202348(10):3885−3894.


责编:王晓珍
编辑:赵泽维
审核:张晓宁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侯正猛 1,吴旭宁 1,2,罗佳顺 1,2,张烈辉 2,李早元 2,曹 成 2,吴 林 1,2,陈前均 1 作者单位(1.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