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提档升级管理实践
![](/d/mmbiz/2023-12-15/xMy2J1UnTqpYZBExWqoxSd3mPfatHKUCrk2s9ZLMFPQia2pZIxKfLx2IkzpqCfVVqnnwmjpFrf73PE2c2aqRclA.png)
![](/d/mmbiz/2023-12-15/xMy2J1UnTqpYZBExWqoxSd3mPfatHKUCrk2s9ZLMFPQia2pZIxKfLx2IkzpqCfVVqnnwmjpFrf73PE2c2aqRclA.png)
![](/d/mmbiz/2023-12-15/xMy2J1UnTqro88wQYH0OeUiamYge4ia5tvyAzEVeORhq7iaIAX4VJPNXH52pOYPTTzY5Qv1TL4YlQZVNm6QwYcz9g.png)
近年来,新矿集团成立洗煤分公司,对各矿选煤厂进行托管,实施选煤专业化管理,实现了人员、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共享。但是由于各矿选煤厂的技术工艺、系统装备、作业运行、人员技能等标准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选煤厂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新矿集团充分利用选煤厂集中管理的体制优势,全面开展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认真分析选煤厂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明确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健全了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选煤厂标准化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标准化意识不高
选煤厂现场管理人员、员工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现象,缺乏统一、高效的工作标准,缺乏标准化的理念和意识,缺乏向标杆看齐和改变提升的主动性。有的单位有浅槽却开动筛,甚至仍然存在人工拣矸的问题,滚轴筛磨损严重,一个班堵七八次旋流器却无人问津。有的单位对煤质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低、管控手段落后,原煤含矸率、含杂率居高不下,精煤产品质量不稳定。
(二)标准化理解不到位
一些单位近年来也在推行选煤厂质量标准化,但对标准化的认识比较肤浅,理解不够深刻。传统思维认知里将标准化片面的理解为“管子刷漆、房屋刷白、地面扫净、玻璃透明”等内容,而忽略了标准化管理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没有从思维、体系、规范、作业去深入研究标准化内容,把质量标准化简单搞成了文明生产,把“皮带机不漏煤、不撒煤,设备不窜料,溜槽不漏料,各类管路不漏水、不漏风”当成评价标准,无法实现管理实质提升。
(三)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部分单位缺少细化的、可操作的各标准化体系,没有形成可有效对标的指标体系以及配套的制度体系、考核体系,没有形成良好的规范标准意识和对标氛围,现场各自闭门造车、各行其是,各选煤厂管理水平、运行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员对创造性推进工作思路不开阔,对现场执行、落实,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约束机制,方式方法单一,现场管控和考核流于形式,不落实、慢落实、应付式落实等问题突出。
二、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
质量标准化,是指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将最佳的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用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则,使工作变得合法合规、更为规范化、常规化和程序化。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出统一、高效的“安全、系统、工艺、设备、质量”等全流程标准,现场固化执行,实现让选煤厂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每一名员工的状态都能达到最佳,从而实现全流程的安全最高保障、系统最高效率、设备最佳效能,最终真正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质量标准化是一个全面系统、层次分明、科学先进、简便易懂、实用有效的完整体系,涵盖了安全管理标准化、环保管理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机电管理标准化、生产系统标准化、系统设计标准化、技术经济指标标准化、经营考核标准化、人员管理标准化、培训标准化、信息数据标准化、文明生产标准化等内容。
一个优秀的选煤厂,一定是方方面面都对标高水平、高标准的选煤厂,是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的选煤厂,是高度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合法化的选煤厂。优秀选煤厂的关键在于管理层的理念,其次是整体队伍的素质,再次是管控体系及措施的先进程度,然后是与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标准化已成为优秀选煤厂的工作模式和员工日常的行为自觉。
三、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运行体系
(一)全力推进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按照“管大系统、控大工程、查大隐患、防大事故、避大失误”的原则,厘清涉及选煤安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主要精力、优势力量,实施逐级分责管控,突出抓好重大灾害治理和重大安全隐患管控,构建重实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从设计源头抓实安全管控,从系统布局、装备配备、智能化无人化改造等关键环节消除重大安全风险点、隐患点,做到“本质安全”。
其中,洗煤分公司集中力量管“大事、要事”,制定重大隐患清单,抓超前调度管控,严格执行重大作业审批制度。选煤厂负责抓好常态化安全风险、隐患、质量标准化治理,坚持“平时用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的理念,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确保日常安全生产。选煤厂所在矿井负有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同时确保选煤厂安全投入到位,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二)全力推进系统管理的标准化
围绕“系统由臃肿向精干转变,岗位由固定向巡查转变,现场由就地操作向远程控制转变”目标,从全局统筹考虑、系统规划整个选煤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摒弃被动维修、临时性、打补丁式的改造方式,除日常维保外,所有系统改造尽量通过“集中诊断、整体设计、系统升级”一步到位,保证各环节系统协调运转,确保综合运行效益最大。
按照洗煤系统与矿井原煤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原则,整体性分析选煤系统不匹配、“卡脖子”问题,排定治理规划、明确完成时间,加快推进系统优化。从泵的投入标准化开始,加强设备的规范性管理,保持核心装备的状态完好,实现与系统能力的高度匹配。特别是对关键环节,通过“大马拉小车”予以重点保障,确保系统顺畅无阻、高效运行。
(三)全力推进工艺指标的标准化
分析明确每个工艺环节最好状态,制定出可衡量的最佳标准,确定分级、分选、降水等工艺最佳指标。强化选煤生产工艺管理,确保重介分选效率>95%,重介矸石含煤≤1%,重介中煤含精煤小于3%;粗煤泥尾矿含精煤<2%,浮选尾矿含精煤<5%,保证设备性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
全面取消人工拣选作业,强化滚轴筛、浅槽分选机等关键设备投入和维护,确保原煤系统运行效果。突破传统原煤分级及排矸下限,原煤排矸系统执行“双20”原则:排矸系统入料粒度≤20mm,原煤排矸率在20%以上,实现矸石排出最大化。同时,积极推广井下煤矸分离系统建设,实现源头控矸,置换矿井有效产能和提高原煤质量。
(四)全力推进经济指标的标准化
分析明确选煤厂最佳经济运行指标,建立电耗、介耗、浮选油耗、干粉等主要经济指标等级标准。选煤厂的介质、浮选药剂、絮凝剂等主要耗材需明确采购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各选煤厂通过加强对标管理,整体降低洗煤生产成本。
结合井上下原煤仓的使用,坚定推广选煤厂集中生产,一定阶段内实现选煤厂集中满负荷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证质量稳定,降低生产事故率。
(五)全力推进机电管理的标准化
建立选煤设备生命周期超前管理机制,提高设备配件耐磨性、可靠性。结合“四位一体”管理,逐类建立洗选设备维修维护等级标准,逐台完善洗选设备维护档案,全面提升运行状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设备实现效能最佳、质量优良、保障到位,设备设施日常管理实现高标准,标识、防护措施符合规程规定。
结合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加大洗选设备运行状态参数自动检测、故障自动报警、性能自动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程度,从提高关键设备单机智能化水平逐步扩展到系统智能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的水平,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六)全力推进文明生产的标准化
制定选煤厂设备设施文明生产标准。所有选煤厂做到日常设备设施外观清洁,物料分类、集中码放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各类设备铭牌、警示标识规范、整齐划一。
开展选煤厂“跑冒滴漏”专项整治,重点检查皮带运输机漏煤撒煤、溜槽漏料、管道漏液、设备窜料、现场积煤积水等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确保选煤厂生产现场整体环境整洁,无积尘、积泥、积水、杂物等,杜绝“破窗效应”。
(七)全力推进煤质管理的标准化
实行煤炭产品质量全流程管理,立足源头控制,强化升井原煤质量管控力度,完善井下破碎、除杂等环节并确保常态化运行,杜绝超限矸石(≥300mm)、铁器、杂物升井。提高煤质抽查的覆盖度与时效性,从井下生产、洗选加工、发运各环节剖析煤质管控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整改,实现生产源头控质、洗选加工提质、煤质发运稳质目标,杜绝出现质量异议。
以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加强高价煤种的产品整体设计,由高价煤种倒推原煤生产、洗选,系统考虑区域性库存和整体配煤工作,推进矿井、矿区煤种煤质资源优化。生产矿井加强与煤研、营销等部门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密切关注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好生产接续合理布置,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和要求,生产适销对路、效益好的产品,最大限度提高企业效益。
(八)全力推进人员培训的标准化
建立重实效的精准培训体系,持续实施岗位技能清单制培训,坚持以师带徒、结对包保、引导激励、综合考评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分离、学用分离的问题,全面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培养一批在某项技能上掌握独门绝技、能有效解决选煤专业现场疑难杂症的专家人才队伍。
四、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保障机制
(一)培养标准化工作意识
结合日常教育、考核,从改变管理人员到一线职工传统观念出发,提高全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要性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体系标准”文件,做到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事事有标准可依、时时遵标准执行、件件按标准落实。
(二)健全标准化考核体系
按照“可对标、可操作”的原则,分区域分类别界定各选煤厂对标范围和项目,建立选煤专业对标考核体系。制定岗位标准化考核制度,将标准化执行情况纳入工资结算体系中,做到“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实现标准作业的常态化考核,并持之以恒、贯穿始终,实现现场工作标准、质量、效率的快速提升。
(三)开展标准化活动督察
每季度对各单位原煤系统、选煤厂进行现场覆盖检查评定,季度检查、通报、兑现考核,让活动开展排名靠前、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受表彰和激励,对活动开展不积极、文件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受到考核和问责。
(四)加强标准化学习对标
组织选煤相关人员外出调研,对外部先进选煤单位进行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先进工艺、装备、管理经验。加强公司、厂际之间对标学习,打造“学、赶、比、超”的气氛,提先进、促落后,整体提高集团选煤厂标准管理水平。
五、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成效
(一)选煤安全管理有效保障
各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分级建立起选煤专业权责明确、边界清晰、运行高效的责任管控体系,加强了安全分级管控和风险隐患排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安全管控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实现了洗煤安全生产。
(二)选煤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大力实施选煤技术升级改造,25项选煤重点项目全部按期完成,智能化选煤厂和百人选煤厂建设有序推进,精煤回收率达到72.01%,同比提高5.61%,全年创效2亿元。新巨龙选煤厂通过“中煤再洗”“煤泥深加工”技术,六级精煤的精煤回收率达到80%,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煤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强化了工作面源头煤质管理和监督考核力度,有效控制了大块矸石和杂物升井,原煤生产、洗选加工、储装运、采制化各环节煤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上级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原煤灰分降低了2%,杜绝了煤质纠纷异议,煤质管控成效凸显。
(四)选煤厂面貌焕然一新
各单位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选煤安全、工艺、系统、机电、文明生产等各环节标准体系有序建立,洗选管理、技术、环境、作业标准得到统一和规范,装备和系统得到大幅优化提升,员工精神状态、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六、结语
以全面开展选煤厂安全质量标准化提档升级活动为抓手,全面建塑洗煤专业的标准化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全力推动洗煤专业提质提效、规范运行,打造了体系完善、标准规范、技术领先、执行有力、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选煤新形象。
参考文献
(编辑:吕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