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NOx排放建模

2024-01-04

循环流化床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炉内物料分布不均、温度变化剧烈,NOx排放波动大,加大SNCR控制难度,建立精准的NOx动态排放模型对SNCR的控制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与SNCR反应过程,建立一种NOx排放动态模型,模型不仅能够适合于变负荷工况的动态过程,而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NOx排放建模

刘 春1 ,高明明1 ,张洪福,张国华,岳光溪2


1.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清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创新点

1)基于循环流化床机理特性,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NOx动态排放模型。模型在稳态负荷工况与变负荷工况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模型重点考虑NOx排放动态过程,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过程的动态特性,为优化控制提供控制对象。

3)NOx动态排放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校表时间段内也能预测。

研究背景

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并网,循环流化床作为燃煤机组不断进行调峰消纳新能源,随着负荷变动,炉内NOx原始生成波动大,造成SNCR控制不佳。建立能够反映NOx排放动态特性的模型,有助于SNCR的优化控制过程。

循环流化床机组NOx排放建模主要集中在静态过程或动态稳定工况,变工况下NOx排放动态模型亟需构建。


研究内容

通过对机理抽象简化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循环流化床机组NOx排放动态模型。详细考虑燃料中氮元素析出与CO的自还原过程以及SNCR反应过程,对其进行合理简化搭建了炉内燃烧、NOx生成、NOx原始排放以及SNCR动态模型,最终建立了SNCR出口NOx排放动态模型。以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为研究对象,在300、150 MW以及变负荷工况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进行了不同工况的输入变量的开环阶跃试验。


研究结论

1)基于NOx生成机理与SNCR反应机理,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NOx排放模型,并在300 MW亚临界CFB机组进行动态验证。

2)建立的NOx排放模型在典型负荷工况与变负荷工况下预测效果良好,300 MW典型工况、150 MW 典型工况与变负荷工况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5、1.2、5.7 mg/Nm3,并在校表时间段仍能准确预测,为现场运行提供参考。

3)开环阶跃试验表明:送风量增大,NOx排放质量浓度上升;给煤量上升,NOx排放质量浓度下降,且NOx排放质量浓度对送风量响应更快,模型能够反映实际动态特性。



重要图表

图1 变负荷过程NOx模型计算值与机组实际值对比结果

图2 300 MW给煤量阶跃时NOx质量浓度

图3 300 MW送风阶跃时NOx质量浓度

通讯作者

高明明,男,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电过程状态监测与优化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消纳,智能灵活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与运行优化等研究工作。研究了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即燃碳”、“活性石灰石”等理论,解决了世界首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控制中的难题。近期重点研究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调频、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智能灵活发电、人工智能与应用等技术。先后负责纵向课题3项,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0余篇。

作者简介

    刘春,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流化床机组NOx排放建模与优化控制。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活动构造研究的关键环节与发展趋势袁道阳1, 王有林2, 李树武2, 王万合3, 李林元3, 邹小波4, 文亚猛1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 ...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