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际背景
1.2 国内背景
我国能源的主要结构是富煤、 贫油、 少气, 这三大能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碳排放量的迅速增长,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阻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形之下, 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2020年, 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双碳” 目标, 显示出了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2021 年, 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小组正式成立, 为接下来实施开展一系列 “双碳” 工作做准备; 同年 7 月, 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 这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2022 年,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 “ 1 +N” 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我国的碳达峰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2023 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被列入国务院 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我国实现 “双碳” 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2. 影响分析
2.1 对煤炭需求的影响
煤炭行业需求的绿色趋势主要体现在煤炭需求量先上升、 后下降和在能源结构消费中占比逐渐减少这两方面。
2.2 对煤炭供给的影响
2.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3.1 产业集中度
环境规制政策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即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会造成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布的减少,由于煤炭产业政策提高了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以及技术水平要求, 这导致部分煤炭企业无法达到标准而不得不关停。如图 5 所示, 近 5 年, 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和煤炭产业政策的不断加强, 全国煤矿数量在逐渐减少, 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 可以预见, 未来在“双碳”目标的持续影响下, 煤炭产业集中度上升的趋势会延续。
2.3.2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3.3 装备水平
提升装备水平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有研究表明, 绿色信贷政策能够通过研发投入这一中介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如图7所示,近5年来, 煤炭行业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和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未来由于煤炭需求和供给的持续下降,以及各种替代能源的大力发展,总体上将导致煤炭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呈现出非石化能源 “反客为主” 的结构演变过程。
3. 驱动机理分析
3.1 有形驱动:环境规制、煤炭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
3.1.1 环境规制的推动力
“双碳” 目标下, 环境规制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对煤炭企业带来的硬约束也逐渐增多, 企业为达到相应的环境技术标准, 加大绿色投入成为其必然选择。对于研发能力不足的煤炭企业来说, 购买最新的生产设备, 进而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改造, 是其获取绿色技术的必经之路。因此, “双碳” 目标下, 政府利用环境规制带来的创新补偿效应, 可驱动煤炭企业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 从而实现绿色转型。
3.1.2 煤炭产业政策的拉动力
3.2 无形驱动:行业竞争
“双碳” 目标导致煤炭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一方面, 竞争压力对煤炭企业绿色转型产生正向驱动。 另一方面, 如果较多企业采用了新的绿色技术, 企业可能会面临政府提高排放标准带来的高成本风险, 那么企业为避免这一风险, 必然会提高主动采用新技术的意愿。
受 “双碳” 目标的影响, 传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逐渐被非化石能源所替代。这种竞争结构的变化会对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形成新的驱动力, 而这种驱动, 要求煤炭企业开发新能源产业, 实现 “煤炭+非石化能源” 业务组合, 或者投资其他新的绿色产业。
4. 实现路径
煤炭企业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机会, 认清煤炭行业绿色转型趋势, 以目标为引领,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设置目标体系, 以促进自身绿色转型发展。
绿色金融鼓励社会资本流向绿色、 低碳等相关行业, 通过绿色债券、 绿色股票等金融工具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 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4.4 以环境规制为引领, 构建可持续组织结构
煤炭企业在 “ 双碳”目标以及降碳政策的强制性约束下, 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其组织结构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共同推动企业新战略。
5.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