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
甲醇期货替代动力煤期货进行动力煤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
2021年下半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创历史纪录地暴涨,分别涨至2500元/吨和1982元/吨。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郑州商品交易所遵照发改委要求,不断加大对动力煤期货的管控手段,导致动力煤期货的成交量严重下滑。2022年3月,郑商所对动力煤期货所有合约均实行“50%保证金、单日最大交易20手、交易手续费120元/手”的三项惩罚性管控政策;2022年4月,郑商所对动力煤期权所有合约实行的交易手续费150元/手的惩罚性管控政策。至此,动力煤期货沦为僵尸合约,动力煤期权交易量归零。曾在2020年创造国内所有期货品种最大年度总交割量618万吨纪录的动力煤期货就此无人问津。动力煤作为国内非常重要的大宗商品,如何对其进行价格预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成为了新的难题。考虑到甲醇是动力煤下游的重要煤化工产品,本文尝试用实证方式,结合产业背景和相关政策,讨论甲醇期货与动力煤期货的关联关系,为动力煤套期保值找到变通的方式。
1 文献综述
以往分别对动力煤或是甲醇进行期现结合研究的文章非常多。
从动力煤角度看,刘红(2017)[1]认为我国动力煤期现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期货价格变动对现货价格的引导性强,且期货价格变化对现货价格的冲击大,反应及时,动力煤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远远大于现货对期货的影响;王瑛珊(2017)[2]认为动力煤现货和期货的价格均受自身以及对方价格变动的影响,从时间上看,动力煤期货价格波动受自身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也比其他因素更大;王睿(2021)[3]研究发现动力煤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动力煤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 对现货价格具有引导和预测功能, 而现货价格不是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动力煤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力,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而增加,趋势性比较强。但在外部强制性的行政干预下,动力煤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会遭到破坏,如果短期内均衡状态无法修复, 就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从甲醇角度看,王珊珊(2015)[4]以其参与远兴能源2014年12月的甲醇套期保值方案设计的实践为基础,详细讨论了甲醇期货套保方案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主要环节,为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方案;苏江伟(2018)[5]通过研究2016年至2018年的甲醇价格波动趋势和基差变化趋势,并根据甲醇价格和基差分布的对MTO工厂进行甲醇套期保值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潘浩(2020)[6]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甲醇现期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说明了两者长期相互影响、相互引导,并证实了甲醇期货对现货价格发现的功能。
但对动力煤和甲醇进行关联研究的文章不多,而且时间较早,研究比较简单。蒋翔宇、李天财(2008)[7]从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和行业惯例出发,提出了煤制甲醇的基准价复合修正裕量定价模型,由价格委员会确定基准价,再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属于“基准价+浮动价”的传统定价模式。该文章简单提及了曾在上海石油交易所上市的甲醇期货走势对甲醇现货的影响,但因当年期货市场发展处于早期不成熟阶段,并没有做任何期现结合或跨品种研究(现在上海石油交易所已成历史,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11年以交易代码“ME”上市甲醇期货,2015年交易代码改为“MA”);王兰甫、杨昌明、王军(2012)[8]根据义煤集团煤制甲醇项目的风险特性,针对煤炭价格和甲醇价格等影响煤制甲醇项目动态收益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了预测煤炭价格和甲醇价格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不能充分解释现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
此外,研究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关联关系,并进行跨品种套期保值的研究非常少,主要在于:(一)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1年10月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经过10来年发展都已非常成熟,并且于2020年6月和2019年12月分别上市动力煤期权和甲醇期权,增加了期货和期权联动的功能,动力煤和甲醇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分别利用各自期货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手段已非常丰富,不需要考虑二者的跨品种套期保值;(二)2021年3季度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发改委要求下出台惩罚性管控政策,把动力煤期货和期权几乎作废,导致对动力煤的价格预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成为动力煤行业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新课题,这才衍生出尝试使用甲醇期货替代动力煤期货进行动力煤套期保值的研究需求。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和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化可以看到,以往分别对动力煤和甲醇进行期现研究的文章比较多,但对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进行关联性研究的文章非常少,因为没有跨品种套期保值的需求。现计划通过VAR模型,针对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进行关联性研究,为动力煤的价格预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计划按以下步骤进行实证研究:(1)根据煤制甲醇的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情况,选择研究数据;(2)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关于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VAR模型;(3)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3 数据选择
通过动力煤期货与甲醇期货的历史K线叠加图,见图1,可以大致看出:(1)2018年以前,动力煤期货与甲醇期货的走势有相似性,但差异相对较多;(2)2018年以后,尤其是2020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响跌出低点后的2年之内,动力煤期货与甲醇期货的走势同步性非常高。
二者走势自2018年后逐渐趋同,主要在于煤化工行业自身产业格局发展变化的原因。甲醇的传统下游是甲醛、醋酸、二甲醚等,在2010年之前非常普遍。2010年,神华包头世界首套180万吨煤基甲醇制60万吨烯烃装置投产开启了煤制烯烃历史,到2017-2018年左右,甲醇制烯烃所使用甲醇在甲醇总消费占比中重首次超过甲醇制甲醛,甲醇制烯烃逐渐发展成为甲醇的最大消费下游,2021年约占甲醇消费市场50-55%,同时,2021年煤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原油制甲醇,各占国内甲醇产量的比例已达到8:1:1。“煤—甲醇—烯烃”的煤化工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决定了动力煤与甲醇的关联度日益紧密,期货走势也呈现更大的同步性。2020年新冠疫情后,煤炭价格主导全球能源价格的格局出现,更强化了动力煤期货与甲醇期货的关联性。对比原油期货与甲醇期货的历史K线叠加图,见图2,就能说明甲醇尽管身为化工品,但其价格走势更贴近动力煤,而不是原油。林耿堃、龚庆(2021)[9]也通过实证发现国际油价价格变动对国内甲醇价格影响不大。
考虑到2022年3月以后,动力煤期货所有合约每日总成交量已不足1万手,基本沦为僵尸合约,没有参考价值,故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完整的2年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收盘价,作为研究数据对象,见图3。
由于动力煤和甲醇期货价格的性质、量纲、数量级、波动区间等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现通过将动力煤和甲醇的期货价格进行对数化,转化为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异的标准化数值,消除不同指标之间因属性不同而带来的异方差性影响,从而使结果更具有可比性。用LnC、LnM分别表示动力煤期货价格、甲醇期货价格,见图4,D(LnC)、D(LnM)分别表示动力煤期货价格、甲醇期货价格的一阶差分。
4 实证分析
4.1 平稳性检验
分别对LnC、LnM、D(LnC)、D(LnM)采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见表2。
从检验结果得知,LnC和LnM的原始序列有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但二者在滞后一阶情况下没有单位根,即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的一阶差分序列D(LnC)和D(LnM)是平稳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是一阶单整序列,即服从I(1),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4.2 协整关系检验
利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法对LnC和LnM进行协整检验,见表3。从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迹统计量大于临界值,LnC和LnM至少存在一对协整关系,说明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二者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成立,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4.3 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得出,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后,进一步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见表4。两个原假设均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说明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即二者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可以相互影响。对应到煤制甲醇的煤化工产业链上,动力煤影响甲醇的成本,甲醇影响动力煤的需求。
4.4 VAR模型的建立
建立关于LnC和LnM的VAR模型。根据AIC、SC最小及LR准则,见表5,选择最佳滞后期为1。在最佳滞后阶数下,构建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的VAR模型,参数估计见表6。
通过参数估计可以看到:(1)LnC和LnM的交叉影响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二者之间互为正向影响;(2)从LnC和LnM的交叉影响系数大小观察,一是二者的交叉影响系数均大于10%,说明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互相影响的效果比较显著;二是LnC对LnM的影响系数比LnM对LnC的影响系数更大,即动力煤期货价格对甲醇期货价格的影响更大;
对VAR模型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特征根的倒数全部都在单位圆内,说明该VAR模型稳定有效。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下面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
4.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捕捉VAR模型的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的动态影响路径,通过绘制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动态影响。
图5是甲醇期货在动力煤期货冲击下的脉冲响应图,表示当动力煤期货在本期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甲醇期货快速做出正向响应,在第3期达到峰值,反应系数为0.0948,表示当动力煤期货上涨1%时,甲醇期货为随之上涨0.0948%,影响时滞为3个月,此后其效应逐步减弱,维持在0.007左右,总体为正向响应。图6是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脉冲响应函数图,表示当甲醇期货在本期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动力煤期货逐步做出正向响应,在第5期达到峰值,反应系数为0.0582,表示当甲醇期货上涨1%时,动力煤期货为随之上涨0.0582%,影响时滞为5个月,此后其效应逐步减弱,在第12期转为负向响应,最终响应趋于0。
通过图5和图6对比可以发现,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和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冲击效应,在总体趋势和节奏上类似,但在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动力煤对甲醇更多是成本端,冲击效应较快且正向持久;甲醇对动力煤是需求端,冲击效应较慢且需求走弱时会有负面作用。
4.6 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用来考察各扰动项因素对VAR模型各内生变量的相对影响程度,表示各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反映各因素随机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图7表示甲醇期货变动方差由动力煤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在第9期达到了峰值,大约48.6%的甲醇期货变动方差由动力煤期货变动解释。图8表示动力煤期货变动方差由甲醇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在第7期达到了峰值,大约29.2%的动力煤期货变动方差由甲醇期货变动解释。
通过图7和图8对比可以发现,甲醇期货的变动方差由动力煤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和动力煤期货变动方差由甲醇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在总体趋势和节奏上类似,但在峰值时间和贡献幅度上有差异。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影响相较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影响而言,前者的影响时间更长,所占贡献率更大。
综合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看,由于本文数据选取的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这2年时间内国内煤炭长期偏紧,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更多时间处于成本支撑状态,只有2021年10月之后甲醇和煤制烯烃因成本过高严重抑制下游需求,导致甲醇期货早于动力煤期货见顶下跌。此后2个月时间内,甲醇期货和动力煤期货联动下跌,反映出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需求抑制作用。所以,在动力煤基本面偏紧的背景下,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比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冲击效应更快更强更久;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影响相较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影响时间更长,所占贡献率更大。从产业上看,在动力煤供应偏紧的格局下,甲醇除了自身供需基本面的利多影响外,动力煤的成本推动是甲醇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5 结论、不足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对煤制甲醇的煤化工产业链发展进行梳理,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的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数据作为研究标的,先后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等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关于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对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1、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成立,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在产业上的原因是2018年后,煤制甲醇在国内甲醇产量占比中居于首位,同时,甲醇制烯烃所使用甲醇在甲醇总消费占比中居于首位,“煤—甲醇—烯烃”产业链成为国内煤化工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这在期货上表现为2018年后动力煤期货与甲醇期货的走势的同步性非常高。
2、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可以相互影响;由于二者的交叉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均大于10%,说明二者之间互为正向影响,且效果比较显著。对应到煤制甲醇的煤化工产业链上,动力煤通过成本来影响甲醇,成本上升时推高甲醇价格,成本下降时拉低甲醇价格;甲醇通过需求来影响动力煤,需求旺盛时拉升动力煤价格,需求不足时拖累动力煤价格。
3、由于本文数据选取的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这2年时间内国内煤炭处于长期偏紧格局,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更多时间处于成本支撑状态,只有较少时间处于需求不足状态。从产业上看,在动力煤供应偏紧的格局下,甲醇除了自身供需基本面的利多影响外,动力煤的成本推动是甲醇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导致动力煤期货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动力煤期货更能影响甲醇期货:
(1)LnC对LnM的影响系数比LnM对LnC的影响系数更大,即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影响程度,比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影响程度更大;
(2)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和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冲击效应,在总体趋势和节奏上类似,但在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比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冲击效应更快更强更久。
(3)甲醇期货的变动方差由动力煤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和动力煤期货变动方差由甲醇期货引起的贡献率,在总体趋势和节奏上类似,但在峰值时间和贡献幅度上有差异。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的影响相较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的影响时间更长,所占贡献率更大。
事实上,除了煤化工产业链自身快速发展,在统计学意义上表现出上述关联关系外,近年来发改委出台的针对动力煤价格的管控政策,直接或间接从供应端和需求端,也进一步强化了动力煤和甲醇的关联关系。
1、供应端的政策强化作用。2018年初签定煤电年度协议时,发改委就要求煤炭采购比例为“市场煤:长协煤=3:7”,造成了市场煤占比低的偏紧格局。甲醇等化工煤的采购大多没有长协煤,只能走市场煤途径,偏紧的市场煤源格局造成动力煤价格对甲醇价格的支撑非常强。市场煤(化工煤)受政策影响导致的供应收缩,是2018年后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走势的同步性非常高的重要原因。2022年初签定煤电年度协议时,发改委再次调整煤炭采购比例为“市场煤:长协煤=2:8”,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煤的紧张格局,也间接强化了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走势的同步性和动力煤期货对甲醇期货在供应端的影响程度。
2、需求端的政策强化作用。发改委在2022年初签定煤电年度协议时,对作为原料的化工煤价格没有限制,为化工煤可以高价销售留出了政策空间。此后,发改委在2022年5月首次以热值和流向为标准界定动力煤和非动力煤,规定热值低于6000大卡、主要用于发电供热的煤炭视为动力煤;而化工煤热值多在5500大卡以上,以6000大卡以上的高卡煤为主,主要作为化工原料而非发电供热,不受发改委限价政策束缚。由于动力煤的定价核心在高卡煤,所以发改委对作为原料的化工煤定价不予管控,对现有以高卡煤为核心的动力煤定价体系没有实质上的影响,反而间接强化了甲醇期货和动力煤期货的走势的同步性和甲醇期货对动力煤期货在需求端的影响程度。其结果是,2022年俄乌战争推动国际原油暴涨,带动油制化工品暴涨,引发煤制化工品暴涨,在“煤—甲醇—烯烃”的煤化工产业链传导之下,国际原油暴涨间接传导到高卡的化工煤暴涨,拉动国内动力煤定价体系易涨难跌,导致发改委在2022年全力打压煤价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5.2 不足
由于2022年3月之后动力煤期货基本沦为僵尸合约,导致此后的动力煤期货数据没有分析意义,也没价格预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的价值。研究数据的缺乏导致本文有2个不足。
1、此后关于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关联关系的研究就不能采用眼下的研究方法。
2、如果未来国内动力煤的供求关系由当前的长期偏紧格局转为长期宽松格局,导致煤价进入下跌周期,本文研究的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影响关系可能发生反转,甲醇期货代表的需求因素可能在二者关系中可能将处于主导地位,甲醇期货可能更能影响动力煤期货。但这需要考虑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做后续研究。
5.3 政策建议
1、可以适时使用甲醇期货替代动力煤期货进行动力煤套期保值。
(1)由于甲醇期货和动力煤期货关联性非常高,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动力煤期货沦为僵尸合约无法交易后,可以适时使用甲醇期货替代动力煤期货进行动力煤套期保值。
(2)根据煤制甲醇的产业规律,一般生产1吨甲醇需要使用2.2吨动力煤(包含1.7吨原料煤和0.5吨燃料煤),所以,为100吨动力煤套期保值大约等于为50吨甲醇套期保值。根据期货合约规定,动力煤期货交易单位为100吨/手,甲醇期货的交易单位为10吨/手。换算的结果是:用甲醇期货为动力煤期货进行跨品种套保时,按1手动力煤期货对应5手甲醇期货即可。
(3)由于甲醇期货和动力煤期货走势同步性非常高,可以通过对甲醇期货进行技术分析,间接对动力煤期货进行价格预测和拐点判断,从而把握好套期保值的时间。一般判断的原则是:偏强的期货品种见底后,会带动相关联的偏弱的期货品种见底;偏弱的期货品种见顶后,会带动相关联的偏强的期货品种见顶。典型案例:2021年动力煤期货疯涨到10月19日见顶之前,相对偏弱的甲醇期货于10月12日就提前见顶,然后同步跌到12月中旬见底。10月12至10月19日有充分时间给动力煤套期保值做准备和实施工作。
(4)由于甲醇期权也非常活跃,还可以使用期货与期权配合,对动力煤进行跨品种的风险管控。
2、当前各种对动力煤价格的限制政策和对动力煤期货的惩罚性管控措施违背了经济规律。
(1)当前各种煤价管控政策并没有遵循“市场化”规律。根据我国煤炭价格发展历史,可以将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53~1984年的完全计划经济定价阶段、1985~2012年的价格双轨制阶段、2013~2016年的完全市场化阶段和2017年至今的“基础价+浮动价”的中长协与市场价并行的价格双轨制阶段。2016年煤炭供给侧改革以来,中小煤矿和中间环节存煤被大量清理,大量有蓄水性质的隐性煤炭库存被清零,大量贸易商退出煤炭圈,导致有效市场煤资源大大降低。发改委在2022年先是调整煤炭采购比例为“市场煤:长协煤=2:8”,进一步加剧市场煤的紧张格局;后是人为按6000大卡发热量和是否用于发电来区分动力煤和非动力煤,一方面导致高卡煤更倾向于转为化工煤销售,另一方面导致火电厂花高价只能买到大量中低卡煤,煤质下降不耐烧,形成“劣煤驱逐良煤”的恶性循环,火电厂即使库存不低但仍担心夏冬两季煤耗太快,而不得不持续高价购煤。由于日渐稀少且流动性不足的高卡煤主导着动力煤的定价体系,近年来与“市场化”规律不符的各项管控政策,最终导致煤价居高不下和暴涨暴跌。事实上,通过梳理过往煤价双轨制对煤炭行业和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出,煤价双轨制容易滋生行业乱象,导致价格信号失灵、投资匮乏和供给释放乏力,并加剧市场煤炭价格的波动,所以,国务院才在2013年《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取消动力煤价格双轨制,而2013~2016年的完全市场化阶段恰恰是煤炭供应充分,煤价稳定下跌的时间。
(2)当前各种急于打压煤价的政策,违背了经济周期客观规律。根据“美林时钟”,在经济发展四个阶段“复苏——过热——滞胀——衰退”里,我国在2016年以来,已经历了“复苏——过热——滞胀”阶段,现在正进入衰退期。大宗商品在衰退期价格下跌的次序是:越接近消费端的下游品种越先下跌,像棉花、红枣、玻璃,越接近生产端的上游品种越后下跌,像动力煤、原油、天然气。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在大宗商品下跌次序中,只可能是最后一批下跌的品种。所以,发改委在不能有效增加煤炭供应的前提下,一味想优先把动力煤价打下来,这本来就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
(3)应该适时恢复动力煤期货和期权,让煤企在煤价下跌周期有正常的套期保值渠道,以抵御即将到来的煤价下跌的系统性经济周期风险。2021年三季度以来,发改委把矛头指向动力煤期货,认为是期货炒作做多导致煤价暴涨,这和2015年股灾把矛头指向股指期货,认为是期货炒作做空导致股市暴跌的作法如出一辙。经过一年多时间事后来验证,现在煤价依然居高不下,而曾在2020年创造国内所有期货品种最大年度总交割量618万吨纪录的动力煤期货,以及培养2~3年已比较成熟的动力煤期权,却早已奄奄一息,被无情错杀。根据“美林时钟”,我国现在正进入衰退期。2022年2季度以来,受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影响,大宗商品见顶并暴跌层出不穷。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最后一批下跌的品种,预判动力煤和国际原油在2022年4季度将同步迎来趋势下跌的重要拐点,并开启漫长熊途,而此时动力煤期货和期权的缺失,让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煤炭行业,失去了重要的价格预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工具。在经济周期走向衰退的系统性风险面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没有任何金融工具可以使用,的确是非常遗憾。虽然理论上可以借用甲醇期货进行跨品种套期保值,但毕竟二者基本面不同,价格区间、波动率都有差异,不可能做到风险充分覆盖。更麻烦的是,以煤为主业的国有煤炭企业,要以甲醇期货来实施套期保值方案,根本都不会得到国资委的批准,只有民营煤企或煤炭贸易商才可能使用本文建议的跨品种套期保值。所以,适时恢复动力煤期货和期权,为国有煤企提供套期保值工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刘红,张鹏.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动力煤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7,37(3):15-19.
[2] 王瑛珊. 价格波动下的动力煤期货市场投资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7,37(9):11-15.
[3] 王睿. 动力煤期货和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1,41(12):32-40.
[4] 王珊珊. 远兴能源甲醇套期保值方案设计[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5:34-41.
[5] 苏江伟. MTO工厂经营风险管理策略研究-以甲醇期货套期保值方案为例[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8:43-47.
[6] 潘浩. 中国甲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 时代金融,2020,18(5):40-46.
[7] 蒋翔宇、李天财. 煤基甲醇定价机理与方法的研究[J]. 西北煤炭,2008,6(3):10-13.
[8] 王兰甫、杨昌明、王军. 大型煤制甲醇项目动态经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J]. 煤炭工程,2012,24(8):138-140.
[9] 林耿堃、龚庆. 上游产业链视阈下甲醇期货价格均值溢出效应分析[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18(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