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铁纳米颗粒封装C-N复合电极铁空气电池的性能

2024-03-18

论文标题:Performance of iron-air battery with iron nanoparticle-encapsulated C–N composite electrode

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作者:Can FANG, Xiangmei TANG, Jiaoyan WANG, Qingfeng YI

发表时间:01 Oct 2023

DOI:10.1007/s11708-023-0913-5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主要内容

高效稳定的铁电极对于铁空气电池(IAB)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聚苯胺为C-N源,通过热解合成了纳米铁颗粒封装的C-N复合材料(NanoFe@CN)。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 NanoFe@CN 在不同电解质(碱性、中性和准中性)中的电化学性能。IAB以NanoFe@CN作为阳极,IrO2+ Pt/C作为阴极组装而成。文章还研究了不同的充放电电流密度和电解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中性K2SO4电解液可以有效抑制铁电极的钝化,电池在180次充放电循环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与纯纳米铁(NanoFe)电池相比,NanoFe@CN电池无论在KOH还是NH4Cl + KCl电解液中都具有更高的循环稳定性。

本文通过使用硝酸铁和聚苯胺的简单热解方法合成了铁纳米粒子嵌入的CN复合材料(NanoFe@CN)。研究了NanoFe@CN在不同电解质(碱性、中性和准中性)中的氧化和还原过程,结果表明,0.5 mol/L K2SO4 电解质可以优化反应步骤并抑制含铁催化剂的钝化。以 NanoFe@CN 作为阳极组装了可充电 IAB。对于催化剂NanoFe@CN来说,其合理的氮掺杂碳层封装结构固定并保护了铁纳米颗粒,使其无论在碱性还是中性电解质中都具有高稳定性。

与NanoFe电池相比,NanoFe@CN电池在碱性(KOH)、准中性(KCl + NH4Cl)和中性(K2SO4)电解质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放电电压。特别是在0.5 mol/L K2SO4电解液中,NanoFe@CN保持稳定的电压180次充放电循环后效率良好,进一步证明0.5 mol/L K2SO4电解液可以降低析氢反应的影响,抑制铁电极的钝化。这些结果表明,C-N复合材料包覆的铁纳米颗粒是一种合适的IAB负极材料。该研究为IAB阳极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思路。

图1 NanoFe@CN制备和IAB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2 NanoFe@CN的(a,b)SEM图像,(c)EDS谱,(d)X射线衍射图。

原文信息

Performance of iron-air battery with iron nanoparticle-encapsulated C–N composite electrode

Can FANG1, Xiangmei TANG1, Jiaoyan WANG1, Qingfeng YI2*

Author information

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2.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terials for New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Xiangtan 411201, China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metallic composites, nanocomposites, iron-air battery, iron anode

Cite this article

Can FANG, Xiangmei TANG, Jiaoyan WANG, Qingfeng YI. Performance of iron-air battery with iron nanoparticle-encapsulated C–N composite electrode. Front. Energy, https://doi.org/10.1007/s11708-023-0913-5

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Frontiers in Energy (SCI),能源领域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于2007年创刊,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刊之一 (Transactions of CAE)。翁史烈院士和倪维斗院士任名誉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周守为、苏义脑、彭苏萍任主编,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校长、教授Radenka Maric、法国普瓦捷大学教授Nicolas Alonso-Vante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巨永林任副主编。

出版能源领域原创研究论文、综述、展望、观点、评论、新闻热点等。选文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和交叉性”,涉及领域包括:能源转化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先进核能技术,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新型能源系统,能源与环境,能源经济和政策。

期刊优势

1. 国际化投审稿平台ScholarOne方便快捷。

2. 严格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

3. 免费语言润色,有力保障出版质量。

4. 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

5. 不限文章长度。

6. 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保证文章尽快发表。

7. 通过Springer Link平台面向全球推广。

在线浏览

http://journal.hep.com.cn/fie(国内免费开放)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708

在线投稿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fie

联系我们

FIE@sjtu.edu.cn, (86) 21-62932006

qiaoxy@hep.com.cn, (86) 10-58556482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天然裂缝多特征组合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刘建锋1, 何 鑫1, 薛福军1, 代晶晶1, 杨建雄1, 黄浩勇2, 侯正猛31. 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