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存在降解与沉降作用

2024-04-01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与中国海洋大学包锐教授团队、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揭示了在海洋中,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的电化学降解与沉降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微液滴对火成惰性碳的电化学降解与沉降作用示意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生物质(秸秆、草原、森林等)每年通过不完全燃烧生成约2.6亿吨的碳,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碳通过河流和大气运输进入海洋,具有巨大的长期碳汇潜力。但是由于在海洋环境中仍存在未知的降解过程,该火成碳对海洋碳汇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理解海水与火成碳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对寻求碳中和的海洋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中,基于海洋表面在波浪能作用下雾化生成海水微液滴的现象,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研究海水微液滴与碳烟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发现海水微液滴的水-汽界面与水-碳界面之间存在电势差,进一步通过对碳烟氧化和海水产氢反应的确认,揭示了碳烟在雾化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此外,研究人员观测到氧化后的碳烟更加富集碳-13同位素,并发生快速沉降,为研究该类型的碳在海洋中的转化与埋藏提供了关键证据。(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丹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4c00290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论文标题:Study of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a self-assembled and ordered multi-dimensional heterojunction at atomic resolution 期刊:Frontiers of Optoelec...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