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纵观当前研究,能源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能源与气候、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能源产业的粗放式发展不仅会直接引起气候变化,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威胁生态环境。即使是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充分将生态系统功能纳入其中,也会付出巨大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因此,研究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问题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下载全文
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探索——以山西为例
作者:韩芸,高宇轩
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所
摘要/关键词
摘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产业生态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山西是典型的能源资源省份,近年来,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深化能源革命中不断推动能源产业生态化效率和质量双提升。但是,能源产业生态化仍存在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生态遗留问题较多、新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能源产业生态化;双碳目标;能源革命;生态文明
发展路径
1)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加快推动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更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变发展思路,履行好重大责任。政府要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者,义不容辞承担起绿色发展责任,担当绿色发展的掌舵者、引路者。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优惠、技术和信息支持,为产业生态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持续推动能源产业向生态友好型方向发展。敏锐把握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历史机遇,搭乘高质量发展快车。一是引导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设立绿色奖惩机制,着力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引导企业积极运用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运营理念,制定绿色产品、超低能耗产品、零碳产品等绿色标准,形成超低能耗、零碳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探索绿色生产、智慧生产等新型生产方式,实现全产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持续深化传统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以清洁生产、低碳生产、绿色消费为新导向,推动重点用煤、用油等产业减量限量,加大资源回收利用力度,有序推进传统供给替代物生产。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建设,遴选一批可操作性强的产业,探索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能源产业清洁生产、高效利用、高端转化、转型发展、低碳发展。搭建资源回收再利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废旧产能回收再利用链条,实现产业节能、降碳、转型一体化推进。
3)建立切实可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可倒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进行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促使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碳交易市场参与度,在煤炭、 焦炭、电力等能源领域提升碳配额流动性,结合山西实际,完善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二是优化碳排放核算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山西行业企业、重点产品为重点,统计核算碳排放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建立统一的工作要求和机制框架。引导科技企业与监管部门合作形成第三方监管和制约,提升碳核算的规范性与强制性,有效规避碳交易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三是提升碳金融基础服务。建议银行业将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平台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对接,为交易企业提供碳资产交易资金的清算、结算服务。结合山西碳排放现状与碳交易市场运行情况,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有效引导能源产业绿色低碳生态化转型。
4)加快培育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新动能。绿色创新是绿色技术创新链条的源头,是推动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引擎。一方面,要提高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强度。加强财税扶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拓宽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围绕山西煤炭产业特征和碳捕集利用需求,攻关新一代大规模、低能耗、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再次,推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装备发展。聚焦燃煤发电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超高参数超临界发电、高效燃煤发电、清洁低碳燃煤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以及可再生能源—燃煤集成互补发电技术,实现核心技术、装备与系统的自主研制与应用推广。
5)加强相关政策支持。一是加强财税支持。通过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高效推动山西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 污染程度高和能耗高的企业征税力度、降低环境友好型企业税务压力。二是大力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给予绿色项目侧重支持, 优化绿色项目审批流程,鼓励银行业多绿色企业和环保工程提供低利率贷款等。三是健全绿色体制机制。从“ 经济优先”转向“ 环境优先”,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模式的相关法规,以满足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需求。四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明确行政主体和受监管主体,确定补偿方式,建立评价体系,对难以定量的问题设计专门审计体系。五是加大产业生态化监督。建立生态保护问责制,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
作者简介
韩芸 副研究员
《煤炭经济研究》青年编委
韩芸,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和生态经济、产业规划与政策咨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山西哲学社会规划课题等各类课题10余项,在各类期刊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社科基金、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级各部门委托研究课题和国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50余项,多篇决策建议获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山西省经济学会理事、《煤炭经济研究》青年编委。
引用来源
韩芸,高宇轩. 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探索——以山西为例[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2):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