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技术与实践

2024-05-17



本论文创新点



1)针对生态脆弱区煤炭规模化高效开采对生态影响范围大、周期长、强度高的难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内涵、露天开采损伤传导途径,建立了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模型,提出了生态损伤定量分析和矿区生态修复决策方法,为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技术研发提供基础。

2)研发了露天矿节地减损开采、生态型地层重构、分布式水资源集−储−用技术、基于“生态修复窗口期”协同修复技术,建立了“减损−重构−保水−修复”的生态保护型露天开采技术体系。

3)研发了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控制、含水层生态功能恢复、装配式楔形地下水库坝体构筑、沉陷区分时分区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了“减损−保水−修复”的生态保护型井工开采技术体系。

题 目



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技术与实践


作 者



   
李全生1,2,3 ,李 淋1,2 ,方 杰3 ,郭俊廷3 ,李 军2 ,徐祝贺3 ,李晓斌3
单 位


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扫码阅读全文



摘   要



针对生态脆弱区煤炭规模化高效开采造成生态影响范围大、周期长和强度高,缺乏统筹开采全周期源头减损与生态全要素系统技术,导致矿区生态修复成本高、效率低和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理念,露天开采损伤传导途径和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模型、生态损伤定量分析方法和矿区生态修复决策方法,研发了露天矿节地减损开采、生态型地层重构、分布式水资源集−储−用、基于“生态修复窗口期”协同修复技术;研发了井工开采损伤传导控制、含水层生态功能恢复、装配式楔形地下水库坝体构筑、沉陷区分时分区生态修复技术。建成蒙东矿区生态保护型露天开采示范工程,宝日希勒露天矿示范区植被盖度由开发前30%提高到59%,胜利露天矿示范区植被盖度由开发前5%提高到39%;建成神东井工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示范工程,植被盖度由开发前不足10%提高到70%。研究成果为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提供了科技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李全生

教授级高工

博士生导师


李全生,男,1965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煤炭学报》等刊物编委。




研究方向


生态保护型开采
主要成果



 

致力于能源安全高效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部煤炭主产区集约化减损开采和生态修复技术等重大项目10余项,创新提出开采源头损、水资源立体保护和生态要素系统性修复理念,形成生态脆弱区煤矿源头减损开采和生态高效修复系列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5件,发表科技论文121篇(SCI/EI检索45篇),出版专著10部,编制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

引用格式




李全生,李 淋,方 杰,等.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技术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24,52(4):28−37.

LI Quansheng,LI Lin,FANG Jie,et 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al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 and engineeringprac-tice[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52(4):28−37.



END

责任编辑:黄小雨

整       理:冯春晖

审       核常   琛

  责任编辑:宫在芹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