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5期 | 王震教授:能源企业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2024-06-2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导  论

能源转型既是发展方式的问题更是发展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进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内部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来到一个新起点产业体系和结构将迈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导的轨道从外部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生产组织模式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将快速推进能源和大宗商品供给需求关系持续调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带来了新的机遇能源转型将倒逼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谁能在能源转型中占得先机谁就把握住了发展的主导权内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聚焦技术革命性突破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深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催生新质生产力

如何把战略性新兴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同步整合是保证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维持竞争力的关键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必须承担起促进能源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能源企业要以新质生产力为根本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发展路径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一是利用好科技革命带来的新要素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在技术和组织层面的深度融合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已成行业共识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最关键的领域之一的人工智能是推动能源企业数字化的核心作为新生产要素的数据就是AI算法的 饲料”。能源企业应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来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国际能源公司都在积极建设数据湖”,整合数据资源治理模式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能源企业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孕育新应用场景

二是利用好能源转型带来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采用了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提供新产品以更好满足社会成员新需求自然也将形成新业态和新结构能源企业既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同时也要守住保供底线。“双碳目标将推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高控制力和高影响力环节延伸社会和经济体系的发展以能源资源的供应为基础而能源产业作为众多产业链的前端是所有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大能源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低碳零碳负碳业务成为关注点大力提高天然气比重将其作为低碳转型过渡能源综合能源站可再生电力制氢、CCUS等业务和技术的出现推进了传统能源行业与新业务的有效融合乌克兰危机以来能源转型过程面临复杂和困难的局面能源安全成为各国能源政策中的首要议题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具有压舱石的地位我国油气需求仍然处于增长期预计石油需求天然气需求分别在2030年前、2040年左右达峰达峰之后石油在航煤化工原料等领域中短期难以替代天然气发电还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伴侣油气需求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传统能源企业要持续加大投入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高质量可持续夯实安全支撑保障

三是利用好金融创新带来的新助力历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伴随着金融创新美国页岩革命取得成功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得益于技术和资本地高效率结合其发达的金融市场不可或缺金融创新将在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金融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气候风险等非传统金融风险成为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关注的一项重点议题目前全球的投资导向越来越向低碳行业产业倾斜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绿色消费方式也在倒逼生产领域进行减排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节能和低碳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绿色金融市场更要从需求侧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不断降低绿色金融成本将碳成本等转型指标纳入企业投资决策激励能源企业增加低碳投资行为选择可持续发展产业




作者简介


王震 

《煤炭经济研究》编委  

     王震,英国能源学会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美国富布赖特访问研究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与绿色金融、战略管理等。曾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等学术职务。在《Energy》《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发表文章50多篇,曾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九届全球金融学年会优秀论文、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



引用来源

王震. 能源企业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思考[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5):1.

整理:付家宁(实习)

编辑:刘萌萌

审核:柳  妮

电话:010-84261852

邮箱:mtjjyj2015@126.com

网站:www.mtjjyj.com

声明:《煤炭经济研究》已刊发此文,享有本论文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煤炭经济研究》依法保留追究权。

扫码关注 | 煤炭经济研究

今日专家

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地压治理、地...

亮点论文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枣庄市为例作者:张凤,张雷,胡建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文章刊发:《煤炭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摘要:为揭...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