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应力松弛效应的黏弹性煤层地应力分布模型及在突出煤层中的应用

2024-07-16



创新点
(1)煤层具有黏弹性力学特性,建立了煤的分数阶麦克斯韦应力松弛模型。
(2)构建了基于应力松弛效应的黏弹性煤层地应力分布模型。
(3)揭示了典型突出构造煤层的地应力趋向于静水压力状态。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基于应力松弛效应的黏弹性煤层地应力分布模型及在突出煤层中的应用

作者:李 伟1, 2, 3 , 邓 东1, 2, 3 , 郭敬杰1, 2, 3 , 周梦琦1, 2, 3 , 王海锋1, 2, 3 , 程远平1, 2, 3
单位:1. 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矿业大学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2022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达56.2%。随着煤炭浅部资源的枯竭,我国煤炭的开采深度以每年10~25 m的速度向深部延伸,平均采深已达700 m左右,华东地区的一些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 400 m,90%以上的煤炭来自于井工开采,井下采掘工程与地应力环境密切相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等动力灾害以及巷道变形等首要影响因素就是地应力,尤其是原始地应力场。因此,研究煤矿地应力场对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是煤岩体自重应力和构造运动,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形成及其分布特点影响最大。煤岩体自重引起的自重应力场相对比较简单,而影响构造应力场的因素则非常复杂,它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属于非稳定应力场。目前,常用于确定现今地应力状态的方法包括天然地震震源机制解法、钻孔崩落法、钻井诱导裂缝法、岩石声发射实验法、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测井资料估算法以及数值模拟法等。原地应力测量是获取煤矿应力状态最直接的途径,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测量数据对煤矿地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垂直应力随埋深增加总体线性增加,但数据存在离散性,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总体也与埋深呈正相关,但数据离散性更大,离散性分布范围随埋深增加而下降,弹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水平应力越高,弹性模量越低、泊松比越大的松软破碎岩层,水平应力较低。煤层地应力方向容易确定,但测量昂贵且技术上具有挑战性,很少有实测数据可用,因此,煤层地应力分布预测模型的构建显得十分必要。
岩层各向同性假设下,EATON基于泊松比计算水平主应力,上覆岩层荷载施加到具有横向约束岩层时,水平主应力增加,称为伊顿模型。50多年来,许多学者对伊顿模型进行修订,NARR等考虑温度、孔压、上覆岩层及构造荷载建立岩层应力分布变化,分析了地质作用对应力分布的几种贡献。在热力学约束条件下,AMADEI等考虑均质、横向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岩体中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场性质。THIERCELIN等考虑构造应变、岩体孔弹性、各向异性及热弹性,进一步完善地应力预测模型。修正的伊顿模型称为扩展伊顿(EE)模型。基于岩石处于剪切破坏平衡状态的临界应力模型可确定水平主应力界限。
针对煤矿开采以及煤层气开发的地应力测试是岩层,无法实现对构造软煤直接测试,且对煤层尤其是突出构造煤层的应力状态还认识不清。现有基于构造效应和泊松效应下的煤岩体弹性变形对地应力影响的研究,以扩展伊顿模型为主。然而,煤层流变过程的非弹性变形不利于弹性应力积累,煤层尤其构造软煤在地质时间尺度的非弹性变形对地应力的影响考虑不足,需在现有模型基础上,考虑煤层黏弹性特性,构建适合煤层的地应力模型,并对煤层中的地应力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
 ABSTRACT

地应力是控制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核心因素,现有地应力模型主要基于弹性煤岩体属性而建立,而对于黏弹性煤层介质不适用,需要建立适合煤层属性的地应力分布模型。煤层尤其是构造煤呈现显著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特性,基于此,构建了黏弹性煤层分数阶麦克斯韦应力松弛数学模型,对扩展伊顿模型中构造应力项改进为黏弹性煤层的应力松弛项,建立了黏弹性煤层地应力分布模型。

结果表明,在地质时间尺度内,煤层黏弹性对差应力有显著影响,煤体蠕变和应力松弛程度随黏性系数和分数阶因子的增加而增加;并随弹性模量下降,泊松比、构造比及瓦斯压力增加,煤层应力特征表现为静水压力状态分布趋势,其中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垂直主应力与水平应力之间差异贡献较大,构造比对水平应力之间差异贡献较大,瓦斯压力对3个主应力贡献相等,应力松弛效应可改变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相对大小及降低应力各向异性。基于临界应力模型,在不同地应力状态下同样获得了摩擦因数降低及瓦斯压力升高的煤层趋近静水压力分布。构造煤力学属性更有利于在地质时间尺度中趋向于静水压力状态。运用地应力模型验证了现场实测结果,并对构造煤瓦斯富集和渗透率降低提出了新的认识。

部分图表






 1    构造煤宏观流变和微观流变特征


 2    煤的瞬时力学和蠕变力学特性示意


 3    麦克斯韦、开尔文、分数阶麦克斯韦、分数阶开尔文模型示意


 4    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分数阶麦克斯韦模型蠕变变形量随时间变化及与实验数据对比



 5    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分数阶麦克斯韦模型蠕变速率随时间变化


 6    多级恒定应变条件下煤的应力松弛实验


 7    分数阶麦克斯韦模型的松弛模量随时间演化


 8    正断层应力场、走滑断层应力场及逆断层应力场环境下的岩层和煤层地应力分布演化 (垂直主应力为 14.214.4 MPa)


 9    弹性 EE 模型和黏弹性 FM 模型预测煤层差应力


 10    构造煤拉张微裂缝和剪切微裂缝分布


 11    2 种瓦斯压力和 种摩擦因数不同组合的应力多边形


作者简介


李伟,男,19836月生,河南睢县人,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

煤矿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主要成果

专注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防控基础与技术研究。研究了构造煤细观结构和力学特征,揭示了构造煤对瓦斯圈闭机制、强耗散特性和能量的转化特征。开展了对煤岩系统应力场的研究,揭示了断层破碎带对应力主轴的转向作用和典型构造煤层的静水压力状态,厘清了对构造煤层原始应力状态认识不清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瓦斯-应力-煤岩损伤的多元参数煤与瓦斯突出监测预警系统,提出了基于煤岩系统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来源:

李伟邓东郭敬杰基于应力松弛效应的黏弹性煤层地应力分布模型及在突出煤层中的应用[J]. 煤炭学报202449(3):1447−1462.

  责任编辑:宫在芹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