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政策是否能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如果该政策的确能降低碳排放,那么影响机制又是什么?该项政策是否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财力水平来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如果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有内在联系,探讨示范县政策的效应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对深入研究低碳发展路径和制定相关的低碳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下载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
——来自中国县域的新证据
作者:袁辉
单位:延安大学 乡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关键词
摘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该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尚未被考察。采用2011—2019年全国1749个县的面板数据,以2017年开始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试点该外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该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策显著降低了示范县的碳排放,且在中西部地区、县级行政单元、财力水平高与通高速县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示范县政策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财力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因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碳减排效果显著,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双重差分法;外生政策;碳排放;产业影响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本研究采用2011—2019年全国174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策为切入点,旨在探讨政策实施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示范政策推进可显著降低试点县域约0.134个单位的碳减排,具有促进作用。
2)政策实施对中西部地区、县级行政单元、财力水平较高以及通高速公路的试点样本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有助于当地的低碳发展。此外,在不同分位点上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尤其对高碳排放地区的碳减排效果更为明显。
3)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财力水平提升是试点县域在政策实施后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2 建议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策试点区域,因地制宜实施绿色发展策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的有机平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策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应在全国各地区分批落地试点,旨在探索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模式。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本地发展战略。同时,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区域分工协作,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地区产业绿色化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领域,以确保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需要加大财政倾斜支持力度,减少迁移企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促进生态环保和低碳发展。
3)加大绿色低碳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政府可以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绿色低碳主题的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同时,利用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环保理念,鼓励公众行动起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部分图表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表3 平行性趋势检验
表4 稳健性检验Ⅰ
表5 稳健性检验 Ⅱ
表6 机制检验
表7 异质性分析
图1 安慰剂检验
作者简介
袁辉,男,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发展。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