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深海金属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2024-08-10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深海金属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作者:金永平1, 2董向阳1, 2万步炎1, 2刘德顺1, 2
单位:1.湖南科技大学 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海洋资源探采技术与装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
 ABSTRACT

金属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在陆地稀有金属供应初显疲态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纷纷将资源战略瞄向稀有金属蕴藏丰富的深海。开展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的研发攻关,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高效开采的关键。首先,系统论述深海采矿科学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拖斗式、连续绳斗式、自动穿梭艇式、管道提升式技术特点,总结梳理国内外深海采矿车、深海扬矿装备、深海采矿船三类装备的发展现状;然后,以当前研究与发展动态为基础,围绕采矿、输运、支撑平台三个领域,梳理采集技术、牵引驱动技术、轨迹与规划技术、羽流演变评估技术四项采矿技术上取得的成效和进展,总结气力提升技术、水力提升技术、过流部件保障技术、力学行为分析技术四项输运技术的研究动态,探讨收放技术、升沉补偿技术两项支撑平台技术的研究方向及进展

最后,鉴于经济、环境、装备与技术三个维度目前的发展形势,提出深海采矿技术科学目标由装备可控转变为绿色采矿、安全采矿,为应对未来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安全挑战,分析提出有待于聚焦研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此凝练出绿色行进采集技术、超深安全扬矿技术、全局协同保障技术、数字环境评估技术四项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深海采矿装备体系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01

引言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长期开采利用而趋于枯竭,陆地金属矿产资源供给初显疲态,世界各国将矿产资源开发也从陆地扩展至海洋。更为特别的是,一方面,全球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兴起,航天航空、新能源、医疗等领域需要大量的铜、镍、钴等金属,尤其是稀有金属等战略性资源需求量激增,国际能源机构(IEA)根据2050年净零排放(NZE)预测铜、镍、钴的需求增长量为40%168%372%;另一方面,在海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三大洋富钴结壳潜在资源量为2162亿吨,全球新火山脊上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储量6亿吨,太平洋沉积物中稀土资源量相当于陆地储量的800~1000倍,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储量高达210亿吨,而这些矿产资源大多都赋存在水深1000米以上的深海海域。这样,世界各国纷纷将资源战略瞄向稀有金属蕴藏丰富的深海,以期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来解决日益紧迫的高端装备制造材料需求问题。

深海采矿装备是开发海洋矿产资源、解决全球资源供给所必备的技术手段。自20世纪50年代末认识到海洋矿产资源经济价值以来,世界各国便瞄准海洋矿产资源加紧采矿装备及其技术研究。目前,虽然世界各国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特征及结构特点,研究与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深海采矿装备,但是由于海洋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经济性制约,至今仍然未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而且,随着海洋生态环境受到高度关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约束更为凸显,绿色安全采矿成为世界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研究及开发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在回顾国内外深海采矿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基础上,梳理国内外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及其现状;然后,综合论述采矿、运输、支撑平台三个方面的深海采矿关键技术研究动态;最后,分析提出深海采矿装备研发与未来开采需要聚焦研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期为我国深海采矿装备研发和自主技术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02

深海采矿科学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

2.1 深海采矿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1957MERO首次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经济性以来,为实现深海矿产资源采输,世界各国提出了多种深海采矿技术1960年,MREO提出拖斗式采矿系统,如图1a)所示,由母船、拖缆、拖斗组成,海面母船通过拖缆拖动海底拖斗进行采矿作业。因此,操作难度大、可控性差、效率低,且矿产资源提升成本高,并不具备商业应用价值。
1967年,根据疏浚装备工作原理,日本孟田善雄提出了连续绳斗式采矿系统,图1(b)显示了船载的缆绳动力装置驱动间距为20~30 m的串联铲斗环状链,当某个铲斗拖过海底时采集到矿产,下一个铲斗继续重复操作,然后依次提升至母船,以此循环。单船连续绳斗式由于使用8 km托缆连接船首、船尾,容易发生拖缆缠绕事故。于是,法国提出两船相距1000~2000m的双船连续绳斗式采矿系统,缆索长度至少为水深的三倍,实施难度大。无论是单船还是双船的方式,铲斗采集轨迹均难以控制,容易发生矿产泄漏,并不能满足深海商业开采要求

......

1 深海采矿科学技术
2.2 深海采矿车

深海采矿车负责采集海底矿产资源,并输送至中继仓。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被沉积物覆盖的深海盆地,深海稀土与多金属结核产出环境相近;富钴结壳主要分布在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多金属硫化物分布在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的热液喷口区;各类矿产资源赋存环境有显著差异。因此,深海采矿车良好的行走性能成为保证商业开采的先决条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研发出拖曳式、自行式等深海采矿车。其中,拖曳式难以控制,依照预定路线采矿难,避障难,该行走方式被逐渐放弃。自行式分为阿基米德螺旋式、螺旋桨推进式和履带式。国外多项海试证明拖曳式、阿基米德螺旋式、螺旋推进式采矿机难以适应稀软底质环境其中,阿基米德螺旋式存在沉陷量大、牵引力小、转弯困难、易打滑等问题。螺旋推进式牵引力小,容易导致结核被扬起沉积物埋没。因此,30年,针对不同的矿产资源,各个国家的组织机构主要进行了履带式采矿车研发,如图2所示,近5年,多家组织机构进行研发和海试,研究速度明显加快。

......

图2  国内外研制的履带式系列采矿车

2.3 深海扬矿装备

在采矿车完成采集并输送到中继站后,深海扬矿装备负责将中继站中的矿产颗粒与海水混合物输送至采矿船。1978年,海洋管理公司(OMI)、海洋矿业协会(OMA)海试证明了水力、气力提升方案具备技术可行性[15]。随着海试发现,气力装备输运效率低、且部件质量大。因此,水力式扬矿装备发展迅速。
......

3  深海提升泵

2.4 深海采矿船

深海采矿船是整个采矿系统的综合保障平台和控制中枢,需要处理由海底提升而来的矿物。此外,还要负责水下装备的布放回收,也要保障深海作业的稳定性。因此,船上搭载着A型架及吊放设施、收放系统(月池区域)、扬矿管道储架、升沉补偿等采矿子系统辅助深海采矿作业,详细结构如图4所示

......

4  深海采矿船

03

深海金属采矿关键技术研究动态

3.1 采矿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采集技术主要分为集矿技术和剥离切割技术。多金属结核赋存在海底沉积物表层,采集时无需剥离切割,仅需要集矿技术。集矿技术包含机械式、水力式、水力-机械复合式等,如图5所示。机械式有滚筒铲斗式、链带齿耙式,均由于运动部件过多,导致集矿阻力大、集矿口易堵塞、可靠性低。可通过应用响应面法(RSM),分析底质切割深度、集矿装置角度、牵引速度对集矿效率、耗能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设计参数。水力式对海底环境扰动相对较小,环境适应力强,得到广泛使用。水力-机械复合式组合方式多样,典型方法为冲采式-齿链复合式,虽然功耗比水力式低,但其集矿参数难以确定。Hong分析了底部压力分布特征和集矿效率的关系,为复合式集矿装备提供了设计参数指导。

......

5 多金属结核集矿方式

6 水力式集矿提升过程

7 “开拓一号”轨迹控制

图8  沉积物羽流演化过程

图9  沉积物羽流测量

3.2 输运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早在1978年,OMIOMA公司就率先应用了气力提升技术。气力提升过程遵循内部动量守恒的原理,当压缩空气进入提升管道,气体膨胀释放能量造成注气点上下方密度差异,气液之间发生滑移现象,致使提升管道内海水提升,若固体矿产颗粒沉降速率小于海水提升速率,可将固体颗粒输运至采矿船。气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三相耦合,流动介质形态多变,呈现出5种状态,分别为气泡流、弹状流、搅拌流、环状流、雾状流,如图10所示。一些研究表明,弹状流、搅拌流利于矿产颗粒提升,且弹状流和搅拌流之间存在过渡流,气泡变形破碎产生压力波,有效推动内部流动。环状流和雾状流的压差常等效为搅拌流,环状流并不具备提升矿产颗粒能力,且稳定性不足。高气体流速下,气力泵性能主导因素是雾状流,当雾状流厚度达到管径的0.2倍时,保证了输出速率

......

10 气力提升过程流态变化

图11 10~40mm矿物颗粒回流

12 中继仓和浮力块位移轨迹

3.3 支撑平台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无论采用母船上的何种系统或方式进行收放作业,均存在共性问题:收放过程与装备可靠性问题。因此,收放技术围绕共性问题开展研究。极端海况波浪载荷可能对装备造成局部损伤,若实现安全收放,要确保收放技术具备安全可靠性,应验证关键零部件在波浪激励下的可靠性。脐带缆作为连接支撑平台和水下装备的纽带,是可靠性验证的重点,也关乎数千米的深海采矿长期运行。
......

13 升沉补偿负载位移对比效果

04

科学目标与技术挑战

4.1 科学目标
与海洋科考装备相比,深海采矿装备属于工程装备,其发展必然受到更多方面的制约和阻碍。就深海采矿装备的经济性发展来说,随着鹦鹉螺矿业公司的退市,饱受争议的多金属硫化物商业化开采计划宣告失败,意味着环境问题的重视及解决程度直接影响商业开采进程;就深海采矿装备的环境科学研究而言,深海采矿装备环境引起多类污染,如沉积物、光污染、噪声等,2021Patania II号海试后,全球首个国际海域的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环境影响报告问世,报告暴露出深海采矿装备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意味着深海装备与相关环境科学问题稍显薄弱。就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研究来说,三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共同组成了技术架构,关键技术与深海环境均有不同程度联系,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然围绕极端环境展开,在具备短时6级海况开采能力的同时,高度集成装备与技术在高围压低温海水环境的安全可靠性验证势在必行所以,从上述经济、环境、装备与技术三个维度来看,深海采矿科学技术的研究目标,已由最初的装备可控,转向为绿色采矿、安全采矿。两个目标能否实现是评价装备与技术是否具备工程应用价值的标准。

4.2 面临的挑战

多金属结核开采要求:采集率不小于85%含泥率小于15%。采集率与含泥率的要求,都说明了开发低扰动采集的必要性。

富钴结壳装备应适应地形坡度10°~20°的地形。结壳平均厚度4 cm,厚度范围2~12 cm,富钴结壳物理力学特性与煤类似。因此,自适应截割技术成为采集效率与贫化率控制研究的切入点。
......
4.3 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以两个目标和两类挑战为指导,提出采矿装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存在的问题,凝练出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如图14所示,涉及到深海采矿车、扬矿装备、深海采矿船引起或多因素共同引起的问题。

14  关键技术示意
05

结   语

开展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的研发攻关,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是解决全球资源供给难题的必备手段。经过数十年发展,深海采矿科学技术的研究目标,已由装备可控转变为绿色采矿、安全采矿。我国深海矿产装备与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已完成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系列装备海试,但尚存在深海采矿全工艺流程装备不全、不配套问题,以至于还无法开展全流程综合海试。同时,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产业应聚焦深海,加快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研制及创新应用,这说明海底区域活动主体正从勘探逐步转向开发。所以我国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正处于赶、并、超的关键时期,深化深海采矿装备及其技术研究、加快高效安全环保采矿装备开发、建立自主的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体系已刻不容缓。
在未来的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中,应瞄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稀土等矿区特征,聚焦超深水、多地形、低扰动、安全可靠、全局协同等研究方向,完善和突破绿色采集、安全扬矿、全局保障、环境评估等关键科学技术。这些关键科学技术将有利于实现绿色采矿、安全采矿两大目标,有利于推进安全应急技术与配套装备研发,有利于推进深海采矿装备协同应用,有利于构建全作业阶段深海绿色开采体系,对于提高我国深海资源开发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

万步炎,1964年1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获“国家卓越工程师”“时代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海洋技术领域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技术咨询专家。主要学术兴趣为海洋资源勘探装备与技术、海洋采矿技术与装备等。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40 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侨界贡献一等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授权专利1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作者简介

金永平,1984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是科技部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咨询专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骨干、我国中长期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成员、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入选湖南省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湘潭市高端人才、湘潭市莲城青年英才。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项目/课题1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湘潭市青年科技奖各1项。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来源:

金永平,董向阳,万步炎,等.深海金属采矿装备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J/OL].煤炭学报,1-20[2024-08-09].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0220.

  责任编辑:宫在芹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